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德育管理論文>論德育“多維”視角下的高校法制教育體系構建

    論德育“多維”視角下的高校法制教育體系構建

    時間:2023-02-25 06:47:08 德育管理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論德育“多維”視角下的高校法制教育體系構建

      論德育“多維”視角下的高校法制教育體系構建
      
      黃樹彬
      
      (宜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 宜賓644000)
      
      摘要:我國高校法制教育,其內容、形式與其目標價值存在實質的二元背離,使得高校法制教育制度保障缺失,隊伍建設不力,教育效果虛無。在教學科研上也只側重于一門或幾門學科的教學研究,忽略了“法制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的基本定位。如何從學校德育工作的角度出發,在制度保障、隊伍建設、時間空間、形式載體等方面,多維度地探討,嘗試構建一個全方位的、綜合的、持續有效的法制教育體系。
      
      關鍵詞:法制教育;定位;問題;“多維”體系
      
      中圖分類號:D90 - 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 -723X(2012)10 -0052 -03
      
      作者簡介:黃樹彬(1970-),男,四川宜賓人,宜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承載著社會的先進文化和先進生產力,決定著社會發展的文明程度。培養知法、守法的新時代文明大學生,是高校法制教育的主要目的。目前,我國高校法制教育的現狀并不能很好地實現這一目的。因此,討論我國高校法制教育的現實運作及體系構建顯得尤為必要。
      
      一、高校法制教育的定位回歸
      
      學界對于我國高校的法制教育的定位爭論從未停止過,有人認為“學校的‘法制教育’從屬于‘德育’,并沒有自身獨立的地位”,指出“‘法制教育’次第于‘道德教育’的認識及定位是不大合理的”。甚至強調“以思想道德教育的套路來開展法制教育課,不僅難以達到法制教育的教育性目的,還將使法制教育遭到埋沒”。也有人認為“‘法制教育’性質定位——德育性”,指出“我國學校法制教育從性質上講應是‘德育’而非側重法學知識的‘智育”’;“‘法制教育’內容定位——思想性”,指出“法制教育內容定位只能重法律意識、思維、價值、觀念、信仰等思想層面的教育”。
      
      顯然,前一種觀點混淆了德育與思想道德教育,并把法制教育同思想道德教育對立起來,忽略了二者內在的聯系,與“05方案”中把《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合二為一的初衷也是相悖的。后一種觀點中不乏合理性,但如果脫離法律知識來強調“法律意識、思維、價值、觀念、信仰”,那只能是空中樓閣。一部分學生并不清楚某個具體行為是否合法,由于對法律程序以及相關的法律規范缺乏了解,他們并不能利用法律武器來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
      
      要正確認識法制教育的地位需處理好三個層面的問題:一是不要將法制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對立起來。德育“從廣義上看它包括政治教育,即政治方向和態度教育;思想教育,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人的行為準則或道德規范教育。”2004年10月教育部印發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對德育的界定增加了法制教育”。由此可見,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地位相同,同屬德育范疇,并非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二是要區分法學教育與法制教育,“對于大學生而言,法制教育既不同于一般普法教育層面的單純傳授法律知識,也不同于法學教育重在學習法學理論,而在于通過對基本法律知識的學習,培養法制觀念和法律信仰,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質。”三是要明確高校法制教育的框架體系。高校法制教育并非僅指某一門或幾門課程的教學工作,也不是單純的某個職能部門舉辦的一兩次法制講座,而是融于學校德育工作的系統工程。
      
      隨著我國高校教育體制改革,高校教育商業味越來越濃,法制教育逐漸成為一種“應勢”的教育形式。我國高校法制教育在內容上偏重法律知識傳授,形式上以學科教學為主。這與形成法制觀念,增強法律意識,培養法律實踐能力的法制教育目標存在實質上的二元背離現象。如何整合學校的德育工作,形成一套全方位的、持續有效的法制教育體系,對于培育新時期文明守法的大學生,對于構建社會和諧都有著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我國高校法制教育體系的“多維”構建
      
      “法制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只有明確了法制教育這一基本定位,才能從多個維度去構建我國高校法制教育體系。
      
      (一)構建制度維度,由¨軟”變“硬”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要使高校法制教育真正做到切實有效,應從制度保障方面進行有益探索,形成料學合理、客觀量化的制度保障。校長堅持“依法治校”,教師堅持“依法執教”,這是法治觀念在實踐中的具體體現。依法治校有法律為依據,具有可操作性,而高校法制教育作為德育的重要內容,其制度建設大多是虛的,執行起來也是軟的,多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而搭建的花架子。如何才能使法制教育的制度建設由“軟”變“硬”呢?
      
      首先,完善組織領導制度建設是實施法制教育的基礎環節。 (范文網 www.baimashangsha.com) 既然法制教育是德育工作,黨委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就必不可缺。黨委領導不能只是停留在一紙文件上,成立黨委書記掛帥的學校法制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黨委副書記要親自抓法制教育工作,把法制教育作為學校黨委的常規工作來抓,將法制教育與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工作銜接。這樣,法制教育這項工作由“虛”變“實”,由“軟”變“硬”就有了前提保障。
      
      其次,建立具體可行的操作制度是落實法制教育的核心環節。并且通過具體的制度來明確學校黨委、各二級學院黨總支、各相關職能部門以及相關人員在法制教育方面應完成的任務及指標,這些指標既要具體,又要可量化。通過任務指標制度化,讓操作者明確自己要做什么,考評者也明確考評的依據,方可確保法制教育的有效實施。
      
      再次,確立法制教育經費保障制度是落實法制教育的關鍵環節。設立法制教育專項經費,統籌安排,確保法制教育的順利實施。沒有經費支撐,法制教育的各項活動開展只能是紙上談兵,無法得到有效的落實。法制教育經費保障還必須制度化,如果經費保障只是現用現申請,或是個別領導的偶然行為,那也只能是曇花一現。對專項經費,必須設立專項賬戶,統籌規劃,科學管理,合理使用,確保錢用在“刀刃”上。
      
      最后,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監督制度是保障。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在對高校進行監督檢查時,對高校法制教育的情況檢查一定要“硬”,不要只聽匯報,查看文字,更應廣泛開展學生訪談,查看法制教育的影像資料等,并將其作為高校辦學考核的重要內容。校內建立黨委領導下的法制教育領導小組也必須對各職能部門所開展的法制教育活動進行客觀考核,并納入各職能部門的年度考核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考核評價也要改變單純考核書本知識的現狀,應注重學習過程、學習態度、日常行為表現的評價。
      
      (二)構建隊伍維度,由“寡”變“眾”
      
      不少學校并沒把法制教育作為德育工作來抓,而是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替代學校的法制教育工作,這使得全員參與的法制教育工作,變成了少數幾位或十幾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師的工作。“法制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而“一切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要增強法制教育的實效性,就不能僅僅依靠幾位法律課教師,應組建起由學校黨委書記牽頭,包括宣傳部、團委、學生工作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單位、各二級學院黨總支負責人,各班學生輔導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師在內的法制教育隊伍。此外,包括理科各學科教師在內的所有任課教師,學校全體教職員工,都應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工作中,適時、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工作。必要的時候,還可以通過外聘專家、學者或法律工作者作為法制教育工作隊伍的有益補充。
      
      (三)構建時空維度,由“小”變“大”
      
      一些高校把法制教育局限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里,大學幾年時間中,法制教育的時間和空間就被壓縮在十幾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堂中,對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提升法律素養是極為不利的。要使法制教育形成長效機制,必須對其時間和空間進行拓展。從空間上突破課堂教學,充分挖掘校本資源和區域資源,利用學校宣傳欄、學校廣播站、校園電視、校園網絡、模擬法庭、標語、文化墻、雕塑等開展法制教育活動。在校外,充分利用當地的社區、法庭、監獄、律師事務所等對大學生開展法制教育活動。除了相關課程學習以外,每學期可以利用一至二次主題班會、團會,每學年可開展一次法制報告現場會、法律知識競賽等活動,從時間上延伸到大學生活的始終。
      
      (四)構建載體維度,由“死”變“活”
      
      學科教學中要改變法律知識的呈現載體。“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確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以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從學生根本出發,確立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就要在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上做出改變。整合教學內容,刪除部分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較遠的法律知識,注重學生的實際需求,多用專題式教學,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把過去那種說教式、灌輸式教學方法改為培養學生能力、激發學生興趣的活動式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在案例討論與體驗中去感知、體會、學習法律知識,強化法律觀念,提升法律素養。
      
      積極開拓第二課堂,利用當地法院的庭審、監獄服刑人員的現身說法,參觀監獄,收看《今日說法》、《法律講堂》等電視節目,開展模擬庭審等,在生活環境中了解法律知識,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律信仰。
      
      注重與學校德育工作的整合。把法制教育活動,與學校開展的學生養成教育結合起來。“學校紀律實質上是一種不可替代的道德教育工具”,法律、紀律和道德本質上是一致的,守紀與守法是一脈相承的。把法制教育滲透到日常的宣傳教育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中,通過學校的校規、校紀的約束力量,使學生形成自覺守紀的良好習慣,為學生將來形成一種自覺守法習慣打下基礎。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利用辯論、競賽、學生活動等,增進學生對法律知識的了解學習,形成良好的法律學習環境和氛圍。
      
      法制教育是一個全員參與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作為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的高校,則更應形成多管齊下、多種途徑、多種方式、綜合的、全方位的、持續有效的法制教育體系,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論德育“多維”視角下的高校法制教育體系構建】相關文章:

    論高校廉政教育評價體系的構建08-26

    談法治的多維視角08-12

    構建物理教學論新體系08-17

    論新形勢下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08-13

    社會學視域下的軍校學員隱性德育教育體系構建08-05

    論水權體系和水市場(下)08-06

    構建網絡德育體系 培養e時代少年08-17

    構建適應素質教育的德育管理體系08-07

    以成才教育為主線構建大學德育教學體系08-0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色窝窝AV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29 | 亚欧美无遮挡HD高清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免费 |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