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貧困落后地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淺談貧困落后地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云南省大理州鶴慶縣第二中學 洪順喜
新的課程,新的理念,促使語文教學必須以新的姿態、新的面貌來迎接新的挑戰,貧困落后地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也不例外。在新課程的背景之下,為了培養貧困落后地區學生閱讀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賞力、評價力和創造力,更需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貧困落后地區語文閱讀教學,一方面要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重點,重視學生自身的閱讀體驗,注重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交流分享,以及學生在理解、認同的基礎能創造地解讀文體;另一方面教師要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靈活地處理教材,創設情境組織問題,要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步驟,鑒賞的認知策略和途徑,為學生提供閱讀的內在支撐條件,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處于積極運作狀態;第三要發揮好學校閱覽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給學生自由閱讀的時間,以擴大學生閱讀范圍。
一、轉變教學方式,激發學習主動性
從“權威教學”到“共同探討”。傳統的居高臨下的教師地位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已在課堂教學中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站在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交流,教師的職能不再僅僅是傳遞、訓導、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勵、幫助、參謀。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滿倉庫,而是要點燃火炬。在教學中,要大膽放手,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如《孔乙己》這篇課文,學生對文章的主題產生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說,從孔乙己的結局來看,他的人生是悲哀的,小說就是要表現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的孔乙己的人生悲劇,以達到控訴罪惡的封建科舉制度的目的;有的補充說,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對封建制度的否定,揭示了封建制度的必然崩潰;有的說,孔乙己本身根本沒意識到他已被封建制度所奴役,他思想保守,毫無覺悟,像這樣的人必然被社會所淘汰……我肯定了學生的理解,并在最后進行總結,對本文主題的多重認識做出說明,使學生明白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文章,可以得到不同的體會,鼓勵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努力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這樣的思考與練習,充滿著生活的情趣,雖然中間有老師的點撥,但學生感受到一種自求和發現的快意,同時也是增加吸引力的有效措施。
二、轉變觀念,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師的真正本領主要不在于講授知識,而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并鞏固知識。在教學中,應注意根據不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結合貧困落后地區學生的特點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創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情境。課堂上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權利,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三、重在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能,遠比教給學生正確答案更有價值。理解分析文章是閱讀教學的重點,不少貧困落后地區學生讀了文章后不知該怎樣做,有的甚至不知道文章寫了什么。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及文體特點讓學生明確本課寫了哪些內容,要分析理解哪些內容,為什么要分析理解這些內容,然后重點告訴學生分析這些內容各自應如何入手,并引導學生按此方法操作。如小說的閱讀教學:首先是了解小說的三要素,整體感知文章。感知小說題目,進行必要猜讀;弄清故事線索,大致理清情節;迅速瀏覽小說,初步了解人物;篩選關鍵信息,解讀典型環境;確定小說的主旨。(論文范文 www.baimashangsha.com)然后把握小說特點,做出精當鑒賞。領會小說中的景物描寫;感悟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體會小說中的重要細節描寫,對于重要細節的鑒賞或作用分析應該注意思考方向。總之,學生明白了具體的閱讀方法,進行多次嘗試性的實踐訓練,讓方法逐步成為操作習慣,哪怕多幾次專題訓練,也要達到學生能自然操作的程度。
四、開展綜合性學習
新的《課程標準》更強調“綜合性學習”。開展綜合性學習,既能挖掘語文與其它課程之間的共享資源,又能綜合利用各科知識技能,推動學生走向社會,在社會的大課堂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閱歷,增長才干。如我在教學《春》時,可以組織有關“春”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搜集有關春天的成語、對聯、諺語、詩歌、文章等,經過取舍加工,編成小報,舉辦語文綜合性學習“走進春的世界”;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春天,享受春天的陽光,親吻春天的和風,沐浴細細的春雨,或放飛多彩的風箏,嬉戲河里活潑的游魚,親吻那柔柔的小草;最后讓學生用自己喜愛的形式吟春頌春,或作文、或吟詩、或繪畫、或譜歌。學生在活動中加深對“春”的體驗,豐富了“春”的語言。這樣的練習,充滿著生活的情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還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習慣。
五、關注學生的課外閱讀
盡管學生在課堂上學到了一定的閱讀技能,具備一定的閱讀素質,但如果不從事持續的閱讀實踐,那么其相應的能力和習慣是不會得到發展的。因此,關鍵是要讓學生以學習主人的姿態在閱讀實踐中歷練,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揣摩字詞,品味優美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并寫出自己的體會,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閱讀習慣里,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對貧困落后地區的初中學校來說,由于學生的視野較窄、見識有限,普遍缺乏課外閱讀的條件,因此發揮好學校閱覽室的作用是擴大學生閱讀面的最好方式。
語文閱讀教學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教師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力,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力和創造性學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又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尊重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對文本的獨特理解,充分發揮學生群體的智慧,讓他們在積極的合作、探究、體驗中完成文本的解讀,完成基本技能的訓練,完成文本知識的遷移,完成語感的培養,完成文本的延伸拓展,完成思想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從而提高貧困落后地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淺談貧困落后地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相關文章:
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優化策略08-04
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與對策08-20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08-20
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08-02
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07-31
淺談語文閱讀教學08-19
淺談“球形”閱讀教學08-17
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淺談08-17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