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新課程理念下的差生
淺析新課程理念下的差生四川省敘永縣向林中學 羅光強
差生是教師教學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人們的說法不一,有的稱學困生,有的稱后進生,盡管稱呼不同,但主要是指學習成績比較差的這一類學生。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教師教育理念的改變,傳統意義上的差生不再是差生,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提高認識,樹立新的學生觀。
一、從教學對象上看
從傳統教學到新課程改革,也是由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也就是由面向少數學生到面向全體學生,這一變化導致了教學對象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傳統教學中教師多關注學業成績好的學生,而忽視學業成績差的差生,這是差生產生的必然。新課程理念體現了新的學生觀,要求以學生發展為本,學生的發展既指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也指每個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因此,學校中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是教師關注的對象,包括智力發展遲緩的學生,學業成績差的學生,也就是傳統教學中所謂的“差生”,教師的教學重心是全體學生,不應重視一部分學生,而漠視另一部分學生。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應抱以積極和熱切的期望,促進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差生這類特殊群體不應存在教師心中。
二、從教學目標上看
現行的教學大綱從教學目標上只規定了知識方面的要求,沒有提出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能力和情感上的要求,盡管有的地方已提出一些,但沒有象新課程那樣具體突出。可見,傳統教學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從教學目標上看較單一,沒有多側面、多領域、多層次地讓學生得到發展,只片面地注重智育目標,忽視其他領域目標,很多學生就因為智力差一些而成為差生,然而新課程標準中不僅結合知識點提出明確具體的結果性目標,還明確提出了一系列過程性目標、體驗性目標。因此我們要讓每一個學生在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同時,經歷“過程”,掌握“方法”,培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就是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發生積極的變化,有明顯的提高和長進。要通過課程的學習,使每一個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潛能得到開發,學力得到增長,智力品質和非智力品質都明顯地得到提高。盡管有的學生智力發展差一點,但其非智力因素得到發展和提高,我們就不能認為其差,也就無差生可言。從教學目標三個維度上講,三個目標地位平等,對學生發展作用同等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非智力品質比智力因素更重要。因此不能只重視知識與技能,更應該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并形式正確的價值觀。
三、從評價方式上看
傳統的教學注重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形成,教學目標大多數僅局限于知識與技能,因此評價學生時主要看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紙筆測驗,學生的學習成績在班上的位置一目了然。評價內容單一,又采用一把尺子衡量。于是“學困生”,“差生”,“后進生”便由此而來,剛入學小學的學生就成為“差生”,許多所謂的“差生”在他們幼小的心靈就已有深深的烙印——我是這個隊伍的落后者。國家《基礎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可見評價是為了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并不是劃分等到級。因此我們要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從過分注重學業成績轉向注重多方面發展的潛能,我們應承認差異,挖掘每一個學生身上的潛能,既評價知識與技能的形成,更關注學生在此間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育。多一把衡量尺子,就會多一批好學生。我們要把所有的學生看作是好學生,要看重他們的優點,不糾纏缺點,要用優點激勵他們不斷往前行走,讓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全面和諧協調發展。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實施,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的轉變,教師在教學中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客觀、準確、多樣的評價讓全體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淺析新課程理念下的差生】相關文章:
演示實驗在新課程的理念下的作用08-17
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學08-22
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學反思04-13
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語法教學08-18
新課程理念下的高效美術課堂08-19
探索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數學教學08-24
新課程理念下英語分組教學的探索08-20
淺析新課程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08-20
談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的練習設計08-17
新課程理念下的開放式數學教學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