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職教論文>試論技工教育皈依技術人文

    試論技工教育皈依技術人文

    時間:2023-02-24 22:27:05 職教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試論技工教育皈依技術人文

    試論技工教育皈依技術人文
      
      許實霖
      
      摘 要:在“技術至上”所造成的人文缺失的時代,基于技術的“技術人文”觀尤為重要。承擔著技能人才培養的技工教育要皈依技術人文,從精神文化、物質文化、行為文化等方面,多維度建構屬于技工院校本身的學校文化。關鍵詞:學校文化 技工教育 皈依 技術人文
      
      學校要不要開展文化建設和人文素質培養,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千校一面的校園文化和人文教育,不但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文化的悲哀。作為承擔著技能人才培養的技工教育,要皈依技術人文、建設技能文化,這既是技工教育尋求錯位發展的重要舉措,更是技工教育必須擔負的社會責任。筆者認為,技工教育只有信奉、建構和實踐屬于自己的“技術人文”觀,糾正將人長期從事技術學習和工作所產生“物化”“工具化”的偏向,才能培養出真正德技雙馨的技能人才。
      
      一、技術人文:基于技術的人文觀
      
      技術人文是基于技術的人文觀,是指蘊含在技術發明、技術改良、技術運用之中,貫穿于實踐、認識、再實踐循環往復螺旋式上升的變化發展全過程,具有豐厚人文價值,充滿著人類的思想、意志和情感,對人類社會發展發揮著指導、影響、推動作用的人文精神。技術人文通過技術對人類生產生活的作用和意義,反思、維系和發展技術本身存在的價值,不斷推動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能引發從事技術活動的人們的文化認同感和精神歸屬感,對于規范技術應用、推動技術發展以及正確處理自然與人、人與技術、技術與技術、技術與自然等關系具有重大指導作用。
      
      二、技術至上:技工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
      
      從人類發展史上看,技術和人文的起源并無二致,但是當發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進入工業化發展階段時,技術和人文逐漸走向對立。人們普遍認為,人文也就是仰望星空的情懷,只有技術才能真正創造價值。因此作為從事技術教育、傳承技術手藝的技工教育,也在市場的導向下變得功利化起來。市場需要什么技術人,它們就培養什么技術人。進入教育環節后,技術異化人文精神的力量進一步擴大。大部分技工院校奉行“實用主義”和“生計教育”,強化了學生技術的傳授和訓練,弱化了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隨著就業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技工教育的功利化趨向更加明顯。“技能改變命運”“專業決定前程”成了至理名言,專業的細化使學生越來越缺少人文關懷,越來越遠離教育培養“人”的根本目的。學生知識結構片面,理想、情感、志趣偏窄,對專業以外的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環保、資源等問題缺乏應有的關注。從而造成了畢業生缺乏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缺乏對鄰近學科遷移發散的能力,缺乏對已掌握的技術改進創新的能力,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后勁。
      
      技術至上, 基本喪失了“技以載道”的功能。此時的技術被廣泛認為是“中性”的工具,為善為惡取決于什么人使用,客觀上形成一種“人與技術”的關系。在“人與技術”關系視野中,技術往往缺少基于他人和社會的利益衡量;其教育往往過分夸大了操作技術的價值,忽略了思想品德和文化修養以及技術中蘊含的巨大人文信息;其培養出來的人往往容易“物化”“工具化”,甚至“把人變成機器”。
      
      三、皈依人文:技工教育本質的客觀要求
      
      1.是走出“技術至上”誤區的必由之路
      
      要走出技術至上的誤區,彌補技工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就必須皈依技術人文,將技工教育教學中的“人與技術”關系變成“人與人”的關系,讓技術回歸到人文的時空里尋找自己的坐標。每一種技術都深刻蘊含著“人與人”的關系。技術的發明在于“人”,技術的運用為了“人”,技術的傳承依靠“人”。從事技術教育教學,最終都要落到“人與人”的對話上。這一過程中會自覺不自覺地調動學習者的興趣和積極性,激發學習者的靈感和求知欲,喚醒學習者的主體性和自豪感。
      
      2.是技術的本質訴求
      
      技術的本質是什么?技術專家往往按其原理和功能結構對技術進行嚴格分析。(教學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而以人文主義的視角觀之,科學的分析卻是不夠的,它沒有切入問題的實質,只有從作為技術創造者的人性出發, 從技術的社會文化條件和技術后果出發, 全面分析技術與人、社會和自然的相互關系, 才有可能真正把握技術的本質。薩爾頓早就說過,無論科學可能變得多么抽象,它的起源和發展的本質卻是人性的。
      
      吳國盛教授進一步指出,你如何理解技術,就會如何理解人。反過來也一樣,有什么樣的人性理想,就有什么樣的技術理念。技術的人文本質客觀地要求承載技術教育的學校,在實施技術教育教學的同時必須營造適合技術活動的土壤和環境。
      
      3.是技工教育的內在需要
      
      技工教育的使命是培養技能人才。教育培養的實施者是人,教育培養的對象也是人。人構成了教育培養的原點。雖然技工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技術傳授的主體地位,但是依然要承擔起人文教育的社會責任。因為教育的真諦在于“育人”而并非“制器”,培養的技能人才必須先滿足人之為人的首要特征。既要培養符合工作需要的人,又要培養在工作中可持續發展的人,更要培養懂得生活的技術人。技工教育皈依人文,旨在建立人在技術中的主體性,并通過教育喚醒學生的自主性意識,幫助學生完成自我解放,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掌握技能并自如運用技術服務社會、造福人類。
      
      四、校本建構:技工教育皈依技術人文的策略
      
      技工教育皈依技術人文,要求技工院校的文化建設和人文素質培養必須走校本建構之路,就是從本校實際出發,圍繞技術人文核心,有效開發與優化整合學校的各種文化資源,真正實現以技為主、以校為本的文化體系和人文培養格局。
      
      1.培植以“技術人文”為核心的學校精神文化
      
      學校精神文化是學校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學校在長期教育教學實踐中積淀并形成的,集中反映了一種教育、一所學校的價值取向。實踐決定認識,不同的教育,就決定了其精神文化的不同。技工教育是以技術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其精神文化的建構與技術息息相關。培植具有校本特色的技工教育精神文化,就要充分挖掘與技術相關的人文元素充實到其中,比如,科學的精神、一絲不茍的態度、求真務實的作風、用技術服務人類的操行等等。所有這些技術人文元素,可以到技術的發明者、改良者以及杰出的倡導者、推動者的思想、態度、言行中去提取,可以從技術的發明運用對人類發展社會進步的意義和作用中去歸納。只有將這些技術人文元素融合到辦學理念、校訓、校風、校歌、質量方針里,才能使學校的精神文化更加鮮明、更富特色,才能更好引導全校形成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和激勵人的意識的作用,進而通過潛移默化,使師生員工在思想觀念、價值趨向等各方面與教育的初衷和學校的要求逐漸趨同,從而實現對師生員工的精神、心靈、性格、氣質、態度的塑造和凈化。
      
      2.以“精彩的故事”傳承發揚學校的校風和技術名人的優良作風
      
      談到校風,必談學校的規章制度、學生守則和道德情操。然而枯燥的說教和呆板的條框非但不能讓學生信服,還會令教師自身產生疑惑甚至感到汗顏。因此,學校必須拋棄落后的方式,用生動鮮活的技術人文故事感染和帶動學生。這些故事可以從專業技術的發明發展史中去收集,例如愛迪生經過13個月的艱苦奮斗,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終于發現可以用棉線做燈絲的故事;也可以從學校發展歷史上的人和事中去挖掘,比如,奉獻講臺幾十年如一日的執教者故事、甘于寂寞終于在技術研發上取得突破的科研者故事、潛心苦練終于在技能大賽上獲得優異成績的學子故事等等。通過故事的感召力,動員鼓勵師生以主人翁的意識真誠地創造、演繹、譜寫屬于自己的故事,讓技術的傳承和學校的教育在積極向上的故事中水到渠成,讓校風飄蕩著科學技術的氣息,也浸潤著人文自由的精神。
      
      3.建構富含“技術人文”特色的學校物質文化
      
      學校物質文化是校園中融有精神文化要素的物質,是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表現形式。學校的物質文化包括校徽、校旗、校名標準字以及校園里的各種建筑物、教育教學設備、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勵志名言標語、名人書畫等。技工教育與大學教育的精英教育、博雅教育、通專教育不同,它的物質文化不能表現為宏大的敘事、深邃的學術和博大的知識,而是應該踏踏實實地落在“技術人文”的特色上,用諸如理性的藍色、精致的線條、規范的范式、和諧的建筑、精確的儀器等構筑校園標志。校舍務必從規劃布局上明確自己的技術人文格局,比如在實訓室的格局上符合技術操作的人性需求,增強學生對未來技術崗位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可以選擇對技術有卓越貢獻的名人及名言,做成雕像、壁畫、掛圖等放置在學習、實訓、生活場所,讓師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還可以探索在校園里選址建設一些人類歷史上重大技術突破的技術人文景觀,比如造紙術的發明、蒸汽機的發明、電的發現及廣泛使用等等。通過精心經營具有技術人文特點的物質文化,讓師生睹物思情,有所觸動,從而引發出對學校、對技術的熱愛和自豪感。
      
      4.開展以“技術人文”為主要內容的校園文化活動
      
      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里最亮麗的風景線。它以“人參與”的形式集中體現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的結合,煥發出校園文化的生機活力。技工院校的校園文化活動不能無的放矢,應該以技術人文為主要內容,將技術學習和校園活動結合起來,用校園活動拓展技術學習的形式,用技術學習豐富校園活動的內涵,依托“技能節”“科技節”以及學生社團開展各種為師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并不斷創新技術活動與其他活動相結合的機制和方式,比如開展攝影比賽可以契合職業技能大賽的主題和場景,設想一下,將選手專注于技能操作的比賽場景拍攝下來的一瞬間以及生成照片,那肯定是一場精神盛宴。
      
      參考文獻:
      
      [1]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2011-2020年)。
      
      [2]張祥云。大學教育回歸人文之蘊[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
      
      [3]吳國盛。 技術的人文本質[N].解放日報,2009.6(14)。(作者單位: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

    【試論技工教育皈依技術人文】相關文章:

    試論素質教育中的人文關懷及審美教育08-17

    試論中學數學學科教育與人文教育的統一08-20

    技術與人文08-05

    教育管理 - 人文 制度08-17

    大學職教論文:技術人文教育——高職院校的戰略選擇08-07

    試論電工電子技術的學習策略08-13

    試論長笛規范演奏技術技法探析08-05

    我對人文教育的理解08-17

    人文教育五得08-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a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不卡tv | 亚洲国产精品露脸 |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免费看精品视频 | 婷婷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