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高中音樂審美教育的必要性及內涵
淺析高中音樂審美教育的必要性及內涵河南省平頂山市石龍區高級中學 和會娟
【摘要】本文以音樂美學、音樂教學論、音樂審美心理學等為理論依據,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經驗對高中生音樂審美心理的特征進行剖析,進而探討和總結了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審美內涵,力求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的理論支撐和依據。
【關鍵詞】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審美教學;審美內涵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章標識碼】A 【文章編號】1326-3587(2012)10-0049-01
《音樂》新課標提出讓學生聆聽、感受、欣賞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豐富的生活情趣和樂觀的態度,增強集體意識,鍛煉合作與協調能力。能自信地、有感情地瘸唱,積極參與瘸奏及創造活動,發展表現音樂的能力。近年來,隨著音樂教育新課標的更改,使得“審美教育”逐漸成為了音樂教育的核心,高中音樂課的實施和安排也是圍繞著審美教育而展開的。而占據高中音樂課堂重大部分的音樂鑒賞的教學中也至始至終堅守著這一原則。重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他們的審美意識形態,通過不同風格、不同題材、不同國度樂曲的鑒賞,使得他們的審美水平不斷提高,進而使得學生更加的熱愛音樂藝術,并最終能在感受音樂魅力、理解音樂的同時提高了他們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水平。
一、高中音樂審美教育的必要性探究
教育實踐的發展需要理論依據的支撐才更具科學性,音樂教育中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更是需要提高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只有在一定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才能使得我們的高中音樂鑒賞課程具有現實的意義,把理論訴諸于實踐的教學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進而使得音樂教育的發展步人正軌。現代教學技術的穩步發展使得傳統教學模式下的音樂鑒賞課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步伐,也不能被學生認可和接受。審美教育呼吁下的大的藝術教育環境也使得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顯得更為單一,模式更為陳舊。多角度、多方位、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此時似乎更為迫切的受到呼吁。將審美教育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題,由表及里地滲透到音樂的本質中去,通過諸種音樂教學的手段探究學生的審美心理、了解學生的審美習慣、樹立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最終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成為了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學過程中,要在相對尊重學生審美取向,整體遵循和把握教學框架的基礎上開展高中音樂鑒賞課,在教師不斷的教學改革中,達到培養學生審美意識、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教學目標。
二、高中音樂審美教育的審美內涵探析
高中音樂新課程的性質決定了高中音樂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貫徹實施這一基本理念,就要求我們的高中音樂教師在課程的設置、安排和進行中就要把感受音樂美、理解音樂美最為基本的教學方式,在音樂鑒賞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不同風格音樂的魅力,讓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在美的教育氛圍中便得以培養和提高。
(一)高中音樂鑒賞課程的審美內涵。情感作為人們內心的一種體驗,體現著人們對外界的態度,它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特殊性,在審美活動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情感得以抒發的最直接的載體就是“美”,“美”可以使人流連忘返,陶醉其中,它對人們內心情感世界的映射可以使人無比的震撼和感動,這種美妙的感受讓人熱衷于發現美、追求美。
歌德說“人生最重要的是用眼睛看世界,藝術及其教育的首要價值就在于教人用‘審美的眼睛’看世界,給人的靈魂以活力。”音樂作為聽覺的藝術它富有著情感的力量,相對其他藝術而言,更適合作表情達意的載體。音樂鑒賞是建立在學生聽覺感知的基礎之上,借助學生以往的審美體驗的情感積累,加上豐富的想象和聯想,創造性地感受音樂美的一種實踐活動,體現了學生對音樂作品感受、理解并判斷、評價的過程。學生的審美能力就是在這種審美感受和教學中不斷培養和鍛煉出來的。(教學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欣賞和鑒賞雖一字之差,但卻有著質的不同,欣賞是懷著美好的心情去體會美好的事物,而鑒賞則有著對比、判斷和結合理論性思考的目的性的欣賞。可以用簡單的一句話來闡釋他們的區別,欣賞是鑒賞的基礎,鑒賞是欣賞的飛躍。
(二)教材中的審美要素。高中音樂教材中內容極其豐富多彩,涵蓋了諸多的形式、體裁、風格、流派等,中國民族音樂、歐美音樂、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主義、現代主義等等,單單就體裁而言,高中音樂教材中便涵蓋了藝術歌曲、音樂劇、歌劇、合唱、交響曲、浪漫曲、奏鳴曲、清唱劇、套曲等等。這些豐富的內容設置為高中生的審美教學提供了優秀的條件和基礎。除了學生的認真學習外,也要求我們廣大的音樂教師能通過自己的授課經驗和業務能力去更好的挖掘音樂教材中的審美要素,要具備高的學識、美的教學儀態、教學語言,獨特的教學氣質。將自我學識和教材相互融合,互相滲透,為高中生的音樂鑒賞課帶來越多越多的審美共鳴、帶來更多的審美享受。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更需要進一步的確認和發展審美價值觀,力爭在我們的教育下使每個高中生都成為具有高審美素養、審美能力和審美理想的人。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音樂與舞蹈是親密無間的姊妹藝術”,其直觀的藝術感染力,對豐富學生的藝術體驗、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促進身心發展具有重要價值。音樂與舞蹈有著天然的共生性,舞蹈中動作的節奏常常以音樂的節奏為基礎,而音樂的節奏,又需要通過優美的舞蹈動作來形象地展現。通過舞蹈技能的訓練,能提高學生的節奏感,提高學生表現音樂的能力。
音樂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課程,把音樂與游戲、舞蹈、美術等有機結合起來,讓我的學生蹦蹦跳跳地進入音樂世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和新課標緊密結合。音樂要運用語言、實物等手段,創設生動真實的情境,激發積極的情感,對學生進行個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養。從而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為素質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
【淺析高中音樂審美教育的必要性及內涵】相關文章:
淺析少年兒童在音樂欣賞中的審美聯覺08-07
淺析高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08-02
淺析中職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08-18
淺析高中音樂教學現狀08-23
中學音樂教育方法淺析08-01
音樂教學論文:淺析高中音樂教學現狀08-12
審美教育下高中語文論文08-17
淺析高中音樂創新教學論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