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數學論文>中學數學教學中對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的思考

    中學數學教學中對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的思考

    時間:2023-02-24 19:08:51 數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學數學教學中對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的思考

    中學數學教學中對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的思考
      
      陜西省府谷縣同心路初級中學 郝彩亮
      
      【摘要】主體性是人的個體特征之一。在新時期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特別重視課堂教學中師生角色的定位,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體現學生主體地位,要改變傳統教授式教育觀。樹立以學生為主體核心的教育觀,以學生學法為根本的教法觀。
      
      【關鍵詞】主體性;新時期;教學改革;教法觀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章標識碼】A 【文章編號】1326-3587(2012)10-0048-01
      
      傳統的數學教育大多是對學生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是要學生被動的學習,抹殺了學生的個性,對所有學生搞一刀切,沒有學生的主體意識的參與,學生就象流水線上只會做題的死板機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思考,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操,使學生在互動學習中獲得成就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那么,作為廣大的一線中學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呢?下面我根據平時的教學實踐,談談在這方面的幾點思考。
      
      一、重視激發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
      
      有了一定的興趣,學生才能對學習積極準備,集中精力,認真思考,主動探索未知的領域。在教學引入時,可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引入,既能化難為易,又使學生倍感親切。提出問題,設置懸念,能激勵學生積極投入探求新知的活動。例如在學習垂直時,可聯系到“大漠孤煙直”的古詩。好的引入,在課堂教學中是導言,是開端,是教學樂章的前奏,是師生情感共鳴的第一音符,是師生心靈溝通的第一座橋梁。在實際教學中,向學生介紹有教育意義的數學發展史,數學家小故事,趣味數學等。通過興趣的誘導激發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近感,改變數學在學生心目中枯燥無味無用的看法。例如學習無理數時,可講一些數的發展史。學習圓和勾股定理時,可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數學的輝煌成就。學習坐標系時,介紹笛卡爾對數學做的巨大貢獻。學習圓錐曲線時,可聯系生活實際,介紹數學對工業制造等方面的影響。如果忽視掉數學的歷史,僅憑數學教材的學習,難以獲得數學的原貌和全景。如果在教學中滲透上述內容,讓數學活起來,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助于學生對數學概念,方法,原理的理解與認識的深化。數學史還可以讓學生客觀的評價中國數學的歷史與現狀,認清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二、鼓勵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獨立探索
      
      很多人認為數學是枯燥干癟的公式理論的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好的數學教育應該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中學數學的學習中,有些知識來源于生活中。如果讓學生獨立地去獲取知識,獨立地去處理和解決有關的數學問題,數學思維能力自然得到發展。 例如初中數學一元一次方程章節中的商店打折銷售問題,可以讓學生放學去市場商店中參與調查。同樣教育儲蓄問題時,也可以讓學生到銀行了解利率知識。學習一百萬有多大時,可以讓學生回家數大米或綠豆等等,這比老師單調的講解有趣得多。這樣既為本節內容的學習積累了富的感性經驗,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又培養了學生走向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不過這種數學活動學生的經驗較少,學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或勇氣的話,教師要做好相關的提示指導工作,必要時可以取得家長的支持,這樣的活動如開展好了,有時讓學生終生難忘。
      
      三、開展數學小組合作討論
      
      數學雖和語文等語言學科不同,但也并非沒有彼此借鑒的地方。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學生的探索學習過程中,要運用交流討論,合作學習等方式。教師適時的給予引導。討論學習是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發展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例如在初中數學生活中的數據一章,老師教學設計應定位在學生的自主討論活動上。老師要鼓勵學生通過合作交流,表達自己的觀點,顯示獨立的個性。(教學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教師不應輕易的否定學生的觀點,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要放手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探究創造。當然這里的放手決不是放任自流,否則學生得到的是一些膚淺的,支離破粹的知識。我們在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充分放手的同時,多在導字上下功夫,講究導的藝術,教師導得好,學生的聰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真正駕馭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為學習自主添活力。
      
      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我認為教學改革首先是思想觀念上的改革。以前的教學中,基本是采用滿堂灌的方法,不管學生聽不聽得懂,反正我講了,學生就該仔細聽,課上做筆記,課后做大量練習鞏固。但是,我發現有學生沒有聽懂,作業當然糟糕,結果當然學生厭學,老師厭教。我們應該大膽嘗試,大膽創新,老師要變學習的教授者為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自學更能提高教學教學效率,我門常認為教師講得越細,學生就學得越容易,課堂教學效率更高。但這樣的弊端就是會使學生養成不動腦筋的習慣,只限于被動的聽課,而不愿主動自主的學習。實際上書本上大部分學生都可以通過自學能力完成。學生自學后開始做點練習,不太會的又回頭看看書,有時組織學生討論一下,基本就可以達到要求了,當然有時基礎差點的學生用時可能要久一點。如果把學生比喻為公路上的汽車,那么老師就是道路上的指示牌,是前進方向上的路燈。比如在學習初中數學生活中的數這一章,大量的素材是來源于生活,通俗生動,完全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來教學。
      
      總之,新時期的中學數學教學中,各種教育理念多種多樣,層出不窮。本質上數學知識的學習,教師可起主導作用,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學習規律和特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出學生的主體精神,這也許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一個努力方向。

    【中學數學教學中對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的思考】相關文章:

    教學中回歸學生主體的理性思考與探索08-09

    教學中回歸學生主體的理性思考與探索08-17

    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問題的思考08-05

    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08-07

    研究性學習與學生主體精神的培養08-18

    淺談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08-17

    化學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造就創新人08-17

    在合作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08-17

    如何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08-1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麻豆91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 | 色婷婷六月亚洲6月中文字幕 |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 午夜福利中文字幕有码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