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張聞天青年理想觀對大學生理想教育的啟示
張聞天青年理想觀對大學生理想教育的啟示
作者/ 郭婷
[摘要]理想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內容。張聞天關于青年理想的觀點,包括革命青年要有堅定而高尚的理想;要為實現理想奮斗到底;要學習實現理想的方法,同群眾一起去實現理想等。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還存在諸多問題,重溫張聞天青年理想觀對新時期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關鍵詞]張聞天 大學生 理想教育
文/郭婷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1938年4月12日張聞天在陜北公學的演講《論青年的修養》就理想這個青年修養中的重要問題展開了深刻闡述。多年后的今天,重讀這篇著作,仍倍感親切振奮,它對新時期加強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學生政治素質,引導他們樹立與實現理想信念,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張聞天青年理想觀的主要內容
在《論青年的修養》中,張聞天從革命者與時代關系的高度來談個人修養問題,緊貼抗戰現實,圍繞著青年的理想這一青年修養的核心問題,結合青年的特點展開論述。
(一)理想是青年最可貴的東西。“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與奔向前去的時候,才美麗,才有意義。”張聞天很早便寫下這優美而充滿激情的文字,一如他屢受挫折卻從未放棄過理想追求的一生。在《論青年的修養》中,張聞天高度稱贊高尚的理想對青年是可貴的東西,指出“青年有一個很大的優點,這就是他們有高尚的理想,不論這個理想是抗日救國也好,共產主義也好”。這里,張聞天把理想看作是青年的優點,最可貴的東西,是精神支柱。這既是對青年的鼓舞,又充分而深刻地闡明青年樹立理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是這種理想不斷鼓舞著革命青年不斷進步,愿意為理想社會的實現奮斗犧牲,創造了許多驚天動地與可歌可泣的偉大事業。
(二)青年要有克服困難,為理想而奮斗到底的精神。追求理想的道路永遠不會是平坦筆直的。因為共產主義作為一種超越性的理想,雖然建筑在現實的物質基礎之上,但它的實現會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和干擾。因此,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是一個長期的奮斗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然要碰到無數的困難與波折,有時甚至看來似乎是不能克服以至絕望的困難”。所以,每一個革命青年都要加強自己革命意志的鍛煉與修養,做到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堅持自己的理想,堅持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奮斗到底。而青年往往對革命過程中的困難估計不足,缺乏足夠的忍耐與堅定,當困難來臨,就表現出動搖和極端的情緒。“他們在革命形勢高漲的時候,常常趨向狂熱與盲動,而在革命形勢低落的時候,則又轉入消沉與絕望的深淵。他們勝利時常常為勝利沖昏頭腦,失敗時則又垂頭喪氣。”為此,張聞天激情滿懷地教育他們說“我們有時會被荊棘樹枝所刺傷,有時會被毒蛇猛獸所咬傷,我們前面的伙伴有時會用盡了一切氣力而倒斃,但是,我們必須前進”。
(三)要學習實現理想的辦法。張聞天扼要地闡述了從了解情況、決定方針任務到開始實際工作這一過程中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問題。囑咐青年,為了完成堅持抗戰,戰勝日寇的中心任務,要學習群眾的革命性和實踐經驗,和群眾一起去實現理想,這是實現革命理想最根本的方法。同時,要善于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來決定實現這個中心任務的具體辦法,并以極大的靈活性、機動性與創造性來實現自己的理想,因為情況變動著,至死不變的東西是沒有的;而“一切先進的革命理論,我們也只能當做行動的指南而不能當做教條。一切先進的革命理論,也要在實踐中充實和發展自己”。作為終生學習的楷模,張聞天強調學習是通向理想的橋梁。
二、當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高校普遍重視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在教育內容、方法、手段等各方面都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但認真反思,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少數大學生理想信念淡化甚至扭曲。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市場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弊端凸顯,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等問題。同時,大量的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通過網絡、影視、娛樂節目對大學生價值觀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馬諾的“寧可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車上笑”的言論反映了部分大學生拜金的真實心態。其實,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現狀下,部分大學生在學習、入黨、人際關系等問題上功利化傾向明顯。如大學生為工作多一個有利條件而入黨,與同學教師的人際關系以利益為導向等,都弱化甚至扭曲了正確理想信念的形成。
二是理想信念教育呆板、空洞,缺乏激情和信服力。目前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主要體現在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上,內容不夠豐富,對大學生渴望得到回答的一些深層次思想問題,教學過程中沒有明確的闡釋或沒有可以作答的依據。在教育方式上,注重課堂上的理論灌輸,講些大道理,忽視大學生的主體作用。有些高校的思想工作者同于各種原因,自身的政治理論素質欠缺,對理想信念教育內心不能做到真信,使得教師缺乏激情和說服力,導致學生對教育內容不關心,對教育者不信任。
三是理想信念教育缺乏層次性,實效性不強。目前,主流意識形態對理想追求的內容主要體現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中,更多強調對社會所承擔的共同責任和義務上,而忽視了個人層面的需要和追求。沒有明確區分最高理想、共同理想和個人理想的層次性,忽視對學生在大學不同階段個人理想的強調、引導和鼓勵,使得在實踐中,部分學生對理想信念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課堂上,沒有將其真正地入腦人心,更談不上落實在行動上。這種認知和實踐的嚴重脫節,使得理想信念教育缺乏實效。
三、張聞天理想觀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啟示
時過境遷,那些深懷革命熱情報效國家的革命青年和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俱往矣。但張聞天對青年理想的指引在這個七十多年后的今天仍閃爍著理性的光輝。
(一)生命不息,因擁有理想而愈加可貴
對馬列主義的忠誠,對真理的追求,是飄蕩在張聞天心中永不褪色的旗幟,是他終生奮斗的不懈動力,這種對理想的追求,在意識形態多元化的今天更顯珍貴。穿過歷史塵煙,無數時代英雄人物以自己的行為甚至生命來表現對國家、民族和人民的熱愛和對信念的忠誠。理想信念是青年一代成長成才的基礎與動力,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五四青年節時溫家寶總理對大學生提出的“五句話”要求中,首要的就是要求大學生要有“遠大的理想”。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思想工作者要重視利用榜樣的旗幟作用,如每一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的評選和頒獎活動,總會使很多人潸然淚下,獲獎者以胸懷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對祖國人民的摯愛,引領我們走向新的文明高地。同時,思想教育工作者應根據三貼近原則,善于挖掘、宣傳身邊師生的典型,以他們的高尚人格和奉獻精神感染和教育大學生。
(二)增強認同,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張聞天提出,青年有高尚的理想,無論是“抗日救國也好,共產主義也好”是很大的優點,是全社會為之共同奮斗的目標,是革命青年為革命事業貢獻青春和熱血的動力。一個政黨、國家或者民族,只有在其內部確立了共同的理想信念,才會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當前,在多元思想觀念的矛盾沖突中,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心理認同機制建設中要著重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注重信念形成和時間過程的關鍵環節,使當代大學生在意志品質上不斷得到磨練,促進其內心完成不同行為動機的斗爭,從而能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自覺內化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核心信念。引導大學生以高尚的、理智的、先進的思想觀念戰勝和抵制低俗的、落后的、愚昧的思想觀念,克服來自主客觀方面的各種干擾和障礙,以高尚而理性的思想和行為占領大學生頭腦的高地。
(三)立足“兩課”,唱響理想信念教育主旋律
作為黨內公認的理論家和教育家,張聞天十分重視學校教育在培養青年理想教育中的主陣地作用,他自己也是馬列學院課堂上循循善誘的理想信念傳播者。在高等教育發展已相對完善的今天,發揮“兩課”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仍有重要意義。通過“兩課”的學習,大學生才能掌握正確、科學的世界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方法論,把握住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和社會實質,對現實的認識從盲目走向明確,對理想信念從被動搖擺變為主動堅定,在對比中歷史地、理性地、邏輯地認識世界,樹立起社會主義一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在“兩課”教學中,在全面系統地傳授各科知識的同時,也要有重點地進行闡釋和剖析一些貼近社會和大學生實際的問題,如當前關于民生和就業的熱點問題。同時也要對國際國內形勢和重大事件進行有理有據的剖析,幫助他們澄清在社會主義問題、黨的建設問題、發展問題上的錯誤觀點和模糊認識,為其堅定理想信念提供強大的理論武器。
(四)投身實踐,讓根植于現實的理想閃閃發光
作為一種精神追求,理想只有付諸實踐才有實際意義。理想被確定之后,實踐就是決定性的因素。張聞天歷來強調要將理想的實現和勞動群眾的實踐相結合,注重調查研究。對于高校思政工作者,組織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是幫助大學生堅定崇高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徑。在實踐中,要挖掘“社會大課堂”這個教育資源,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到基層去、到工農群眾中去;組織大學生參加軍事訓練、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等實踐活動,培養既能仰望星空,又具有熟練專業技能和動手能力的優秀人才。引導學生將個人發展和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結合到一起,主動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和崗位建功立業。教育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細微之處做起,從關心自己關心親人到關心集體最后到關心整個社會,繼承和發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做到胸懷祖國,放眼世界。
(五)直面挫折,陽光總在風雨后
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難免遭遇艱難困苦的環境和境遇。在張聞天所處的年代,理想的實現常常要付出生命的代價。現代社會,大學生面臨各種壓力,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工作實踐中要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積極引導大學生化壓力為動力,過一種更為充實而美好的精神生活,引導他們體驗生活的意義;確定一個自我激勵的合適目標,能動地縮小產生挫折的概率。保持健康的體魄和心態,增強耐沖擊力;不斷總結經驗,在同困難的斗爭中成熟起來。認識到在困難和逆境中艱苦奮斗的人,在艱難的條件下樂觀上進的人,才是實現理想的強者。
[作者簡介]郭婷(1975-),女,陜西西安人,西安醫學院黨委宣傳部講師,碩士。陜西西安710021。
【張聞天青年理想觀對大學生理想教育的啟示】相關文章:
我的教育理想08-18
追尋教育理想08-17
我理想中的教育08-26
理想:我的理想08-13
理想、信念和世界觀08-17
我們的教育理想——真正實現教育功能08-17
理想02-17
理想08-17
理想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