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如何轉變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方式
授學生以“漁”——論如何轉變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方式黃世娟
【摘要】本文闡述了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些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 自主學習 培養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面對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如何指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成了許多教師努力探索的課題。而古人對于“魚”與“漁”的理解,給我們打開了一扇思考之門,那就是要授學生以“漁”,讓學生學會動手、學會提問、學會選擇、學會合作,從而逐步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求知能力。在我的數學教學實踐中,這么多年來,我一直是這樣努力的。
一、創設數學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低年級學生的直觀性都比較強,他們的學習很多情況下都是通過生動的感性材料促進理解的。對學習數學課本中的抽象內容感覺枯燥無味,容易失去學習動力。為了達到有效教學,我就經常創設有趣的情景體驗,讓學生在有趣的環境中學習。如在學習5以內數的認識時,先播放歌曲……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在有趣的歌曲聲中引入5以內數的學習,鼓勵學生要誠實做人,做新世紀的好學生。
二、讓學生勤于動手,注重體驗
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是低年級學生的主要特點。解放學生的雙手,讓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就是多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它不僅使學習活動生動活潑,而且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使他們在興趣與求知欲的驅動下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在教學“認識物體”一課時,我準備了各種各樣形狀的物體,讓同學們自己尋找我要求的圖形。課堂上,同學們非常活躍,個個都像尋找寶藏一樣,忙的不亦樂呼,教學效果非常明顯。讓學生寫一寫、畫一畫、剪一剪、貼一貼等方式是我經常用的教學方法,讓他們在生活中體驗數學,激發了他們學習數學、探究數學的興趣。
三、讓學生敢于提問,鼓勵質疑
學起于思,思緣于疑,新課程理念下的教材,在提問方面給了我們師生很大的空間,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你們還有什么要問的嗎?成為我經常在課堂上留給學生的“問題”。低年級學生大多不會提問或不能很好的提出與數學相關的問題,因此要重視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提問方法后,教師就要鼓勵他們勇敢大膽的提問。比如課本中經常出現“小超市”的問題,超市中有不同價格的商品,而這類題目就包括了分類、排列、加、減、乘、除,比較大小等方面的知識。遇到這種類型的題目時,我經常把同學分成幾組,讓他們扮演顧客和銷售員,模擬超市的情景,鼓勵他們提問,如:你想買什么,一共多少錢?哪一種商品最貴,哪一種最便宜?最貴的比最便宜的多多少錢?……這類開放性的問題挖掘了生活中的數學元素,讓學生體會到提問與學習的樂趣。
四、讓學生勇于選擇,主動投入
低年級的數學教學,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從而讓他們投入到自主的學習之中。如,在學習“長度單位”的過程當中,我準備了不同類型的尺子,在眾多的不同當中,學生發現了長度許多相同之處,但當我要求同學們量課桌、書本、身高時,他們在量法以及測量工具上產生了分歧。有人想用三角板量課桌,有人想用鋼尺量同學身高,有人想用軟尺等等,于是我讓意見相同的同學為一組,親自去量。通過實踐,大家發現最好的工具是什么。就這樣,在選擇與操作中,學生既認識了長度單位,又知道了該怎樣靈活選擇。
五、讓學生學會合作,培養團隊精神
合作學習要求學生要以主人翁姿態,彼此信任,互相幫助,共同完成任務。教學中教師要從裁判者轉向活動的組織者、支持者、溝通者。教學中我非常注意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例如,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好、中、差搭配,進行合作學習。小組中的每個人發揮各自的長處,你一言、我一語,你猜一點、我發現一點地相互啟迪,取長補短,每個學生的個性潛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讓他們在有效、有序的在共同學習中得到交流、受到啟發。
六、關注差異,促進自主學習的個性發展
自主學習是學生個性發展的必然選擇。教師要高度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幫助每個學生優化自己的學習過程,讓他們的學習更加自主和有效,促進學生有特色地發展。我的主要做法是:⑴關注情感,鼓勵自主。要融洽師生間的關系,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氛圍,提倡寬容,同時貫徹以表揚為主的教育思想,如不時使用“好、不錯、你真棒”等鼓勵性評價用語,讓學生“敢學”“敢說”,自主學習的信心得以樹立,自主性這一人格特征得以培養。⑵科學評價,促進自主。制定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個人學習檔案袋,讓學生積極參與評價活動,使評價成為學生自己的事,可采用自評、小組評、互評、教師評、家長評的方法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七、精心設計,拓展自主學習的實踐空間
精心設計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有時間、有機會去思考、去感悟;去應用,去創造。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有意識地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任務,訓練學生獨自計劃、實施和完成任務,如有計劃地指導學生看時鐘、看掛歷、抄記爸媽的手機號碼等,讓學生在認識數字的同時,還可以學習到有用的生活知識,拓展了自己的實踐空間。
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何使學生走上自主學習的道路是我們正在探究的課題,如何維護好學生的自主學習狀態更是我們今后在每天的工作中要積極面對的問題。因此,教師應立足于課堂,真正將自主學習的觀念轉變為我們自覺的教育教學行為,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課堂教學的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慕菊等編:《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3.
2.申繼亮主編:《教學反思與行動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0.
3.《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國人事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536000廣西北海市銀海區銀灘鎮咸田小學)
【論如何轉變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方式】相關文章: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08-17
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幾點思考08-24
地理教學中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08-22
轉變學習方式 關注學生發展08-17
平等互動?轉變學習方式08-16
平等互動 轉變學習方式08-16
轉變學習方式 促進學生發展08-17
《鋤禾》教案——平等互動轉變學習方式08-15
轉變高中生學習方式策略初探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