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政治教學“五注意”
高中政治教學“五注意”作者/李宏興
近日,筆者擔任本區高中政治學科新一屆教學帶頭人評審工作。連續兩天聽課十余節,感觸頗深。雖然對所有參賽教師而言,都是借班上課,但是同樣的課,不同的老師上、不同的方式上,效果卻大不相同。
課堂教學似乎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又是一個不得不談的問題。教育的陣地在課堂,教學的生命在課堂。其實,細細研究,個中仍有很多文章可做。那么,高中政治課究竟怎樣上才能精彩甚至出彩?結合自身多年教學實踐以及政治學科特點,我認為以下五點必須注意:
一、轉變觀念。思想是行動的指針。正確的思想指導正確的行動。教學尤其如此。為什么有的課堂設計新穎,妙趣橫生,而有的課堂猶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機?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授課者的思想與觀念。因此,教師要認真自覺學習新課改理念,切實轉變教學觀念。教師要明確自己的身份,擺正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位置,應努力做課堂教學的引導者、點撥者、評價者與激勵者,而不是包辦者與獨攬者。
二、分析學情。何為學情?從宏觀層面看,這是一所怎樣的學校,這是怎樣的一個班級;從微觀層面看,該班學生有著怎樣的特點,男女生比例是否合理等等。要了解學生所思所想,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以及各自的興趣愛好,找準激趣的切入口,善于調動學生參與合作討論交流的積極性。諸如這些要力求做到心中有數,目中有人。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提及這樣一些名詞,諸如“對癥下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因勢利導”、“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等等,這些無不說明學情的重要。(教學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試想,你連自己教授的對象都不清楚,不了解,又怎么能期望得到對方很好的配合與認可?不了解學情的教學是目標缺失,目的不強的教學。其有效性必將大打折扣。尤其類似這樣的借班上課。
三、研讀教材。教材教材,顧名思義,它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主要材料,是一大批專家學者集體智慧的結晶。試想,如果我們視教材可有可無,那么你拿什么來教授學生?所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觀點不正說明教材特有的地位與功能嗎?因此教學中我們一定要認真研讀好手中的教材。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尋準有效的突破方法和手段。如教材內容的選取裁剪重組,與本課有關的教學資源的選用等等。
四、精心設計。課堂設計要以學生合作探究體驗為線索,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互動中交流,在體驗中感悟。關于課堂設計,我認為再怎么要求均不為過。因為一節課就45分鐘。只有精心安排好每一個細節,如何導入,怎樣過渡,如何設問,怎樣探究,如何分組,怎樣討論,如何使用多媒體,怎樣小結等等,力爭最大限度地用好每一分鐘,才能確保課堂教學實效高效。實踐證明,嚴謹流暢的教學設計猶如一件合適得體的晚禮服,其未必雍容華貴,但必定經久耐看,回味無窮。同時,教師還要具備熟練駕馭課堂的本領,要善于捕捉課堂中即時生成的問題,把預設和生成有機結合。而此時往往最能折射出教師的智慧與素養,彰顯課堂的生機與活力。
五,及時反饋。光講不練,不是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再精彩的講授均代替不了訓練。因為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各種能力。所謂“學以致用”、“熟能生巧”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課堂上教師務必安排一定數量的時間及時反饋,檢測學生掌握情況,便于及時發現問題。另一方面,教師課前要認真準備,精心選題,課堂反饋練習和鞏固練習的設計一定要有思維含量,要能激發起學生思考的欲望與探究的沖動:既富有趣味性,又帶有挑戰性。那種簡單的“1+1=2”式的訓練,無法真正達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之目的,充其量是一種機械式的訓練,是一種低層次的訓練。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教研室)
【高中政治教學“五注意”】相關文章:
閱讀教學“五注意”08-17
高中政治教學計劃五篇09-11
高中政治教學反思08-24
高中政治教學反思01-26
高中政治個人教學總結05-09
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學情境的設置08-20
高中政治教學計劃08-24
高中政治教學個人總結05-20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五注意”08-17
高中政治教學工作計劃合集五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