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學論文:構建有效思想品德課堂之我見
教學論文:構建有效思想品德課堂之我見
黃俊琦
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落實新課程標準的主要途徑,新課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課堂不應該再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滿堂灌之地,而應該是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主戰場,學生展示才華和能力的舞臺,師生平等參與的“創新、互動、開放”的有效課堂。
一、創新課堂模式,激發學生求知熱情
有效的思想品德課堂,必須著眼于樹立學生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要時時處處將創新手段融入課堂,創新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鼓勵獨立思考和質疑問難,捕捉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閃光點,并通過積極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創造性思維的快樂,感到自己是自由的、主動的、積極的。
1.體驗式課堂
體驗式課堂教學是指教師通過創設有效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去體驗、感知、領悟知識,達到認知過程和情感體驗過程的有機結合,從而實現明理導行。眾所周知,通常學生對思想品德課興趣低下,“學而不信,知而不行”。而在體驗式課堂中,通過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創設特定的情境,能激發學生的體驗熱情,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體驗中,實現認知內容和個人價值標準的和諧一致,領悟做人道理,選擇正確的行為方式,從而實現“自我教育”。
例如:在講述《我國的資源和環境問題》中“保護環境”這一問題時,我讓學生在教室里模擬了亂扔垃圾的情境,并派了三個學生負責撿垃圾。做完這一切之后,我請了幾個亂扔垃圾的學生談感想。扔垃圾的學生說:“隨手扔垃圾的感覺真是好極了,既方便又輕松。”撿垃圾的學生總結道:“撿垃圾真是又辛苦又受氣。我前面剛撿完,他們在后面又扔了,氣得我都不想撿了。(教學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由此,我想到清潔工人,他們每天辛勤地打掃路面,而我們卻隨手亂丟亂扔,真是不應該!逼渌瑢W也紛紛議論開來。于是我因勢利導,進一步向學生提出了行為規范的要求,保護環境從愛護我們的班級,我們的校園開始吧,這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同。
2.探究式課堂
探究式課堂教學是指教師指導學生運用探究的方法主動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實踐活動。在思想品德課堂中進行探究式活動教學,能轉變學生被動學習和接受知識的尷尬現狀,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與積極求知,促使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開展辯論教學活動。在探究式的課堂中引入辯論形式的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使課堂成為一扇新打開的窗戶,使學生永遠保持一顆靈動的心。“挫折是好事還是壞事”、“美國在臺灣究竟想干什么”……等等主題辯論,一方面展示了學生的才華,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另一方面,增強了他們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在活動中,他們收獲的并不僅僅只是一個結果,更重要的是通過探究式學習,完成了一個自己教育自己的過程。
嘗試課堂小品表演。行為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課堂小品表演正是充分利用了學生的這種心理特征,讓學生置身于人為創設的特定環境中去探究社會與生活,它不但有利于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有利于培養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作為思想品德教師,只有在課堂上充分創新,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課堂的創新需要教師努力拓展課堂教學空間,注意在靈活生成的過程中結合課前充分的預設,巧妙引導和點撥,善于及時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活學生的知識積累、生活體驗,喚起學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并通過積極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創造性思維的快樂,逐步養成愛動腦筋、積極思考的習慣。
當然,在課堂創新中,如何對現代教學手段進行創新,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如何處理“教須新法”和“教無定法”的關系等,都是教學中應該注意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搭建互動平臺,構筑“學習共同體”
在傳統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示范,學生模仿。教師習慣性地滿足于“講授”而剝奪了學生參與討論、發表意見的機會,課堂上充斥的是教師這個“主角”的“臺詞”,而幾乎沒有學生的聲音。沒有了學生與教師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也就談不上學生思維的主動發展。有效的思想品德課堂要求構建有效的互動教學,變“課堂權威”、“話語霸權”為“課堂民主”、“心靈溝通”,打破傳統的“教師獨白”,搭建互動平臺,構筑教師與學生的“學習共同體”。
例如在講述《我國的資源和環境問題》時,我設計了一系列相關問題,讓學生圍繞問題自學。之后,根據學生的智能情況,我把不同層次的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讓他們圍繞老師提出的問題和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討論中,各小組成員在組內宣讀自己對老師提出的問題的理解,同時把自己提出的問題及思考的初步答案進行講解供其他組員思考。由于學生的思維角度、思維品質、思維方式各具特點,在對同一事物、同一現象的思辨中,出現了不同乃至相反的認識結果。對上述問題的回答,有的學生說,我喜歡我們的學校,因為我們的學校整潔;有的學生說,我不喜歡我們的家園,因為我們的家園到處是垃圾,蒼蠅滿天飛;有的學生說:我家住在板材廠、塑料廠附近,空氣污染嚴重;有的學生說我家住在公路旁邊,噪音污染嚴重……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我不輕易插話、表態,而是讓學生充分發表個人意見,使思維熱能得到充分發揮;對學生爭論的焦點和疑難問題,適時進行必要的點撥,抓住有價值的問題加以延伸和拓展,促成課堂的高潮和亮點,取得了良好的教學實效。
在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的“對話”過程中,師生之間敞開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納,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從而實現真正的師生互動,學生思維高度得到進一步提升,積極的情感得到強化,價值觀得到導引,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得到提高。
當然,在課堂教學中,并不是隨意互動就能夠提高課堂質量的,也不是單憑教師的意愿,想什么時候互動就能夠有效果的,、真正的互動,應當是從教學的具體內容出發,從師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把握課堂互動的最佳時機,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給學生更多的關愛和鼓勵、更多的指導和幫助,有意識地與這些學生保持經常性有效性的互動,真正觸及學生的情感需要,讓他們獲得成就感,從而增強進步的信心和勇氣,使課堂從“一言堂”變成了“眾言堂”,使學生在探索、思考、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找到問題的答案。
三、打造開放課堂,培養學生多種能力
新課程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課堂是開放的、有活力的,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學生不應僅僅局限于思想品德課這個小課堂,還應著眼于社會這個大課堂,做到課內學習與課外生活結合,在實踐體驗中把書本上的道理內化為道德認識,外化為道德行為,進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因此,開放的思想品德課堂應指導學生走出教室,走向社會,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如調查、采訪、宣傳、參觀等,使學生求知的途徑不斷由學校向家庭、社區延伸,既拓寬了學生獲取知識的視野,又較好地實現了“知行統一”。
例如,為了使學生認識到環境問題與我們每個人的實際行動密切相關,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在學完《我國的資源和環境問題》后,我以《保護環境我為先》為主題設計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生一起,采用觀察記錄、取樣檢測、座談訪問和問卷調查等方法對學校及周邊環境的狀況進行調查,并提出認識和建議。經過調查,有的小組發現白色污染嚴重,提出應取消塑料袋的使用,建議買菜用籃子;有的小組看到河道污染嚴重,提出應禁止亂排生活污水;有的小組發現一些工廠三廢污染嚴重,提出應加強法律力度,嚴懲污染企業。這一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到,環境問題就存在于我們身邊,保護環境不僅是國家和政府部門的責任,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只有每個人都自覺行動起來,才能保護好我們的家園。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們學會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社交能力和創新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社會責任感明顯增強。
實踐證明,開放的課堂能使思想品德教學由課堂走向社會,由學校生活走向社會生活,貼近學生的實際,讓學生在教學中享受快樂,這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有效的思想品德課堂應是師生相互尊重、共同創造教育奇跡的樂土;應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應是向四面八方延伸的旅程,隨時都可能有新奇的發現;應是高效的驅動器,能飛快地處理一個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這不僅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新型課堂,也是我們期待構建的理想課堂。
。ㄗ髡撸耗习彩胸乖袑W辦公室主任,初中政治教師福建南安362300)
【教學論文:構建有效思想品德課堂之我見】相關文章:
構建高效課堂之我見08-02
小學數學有效課堂之我見08-05
如何構建有效課堂08-18
淺談構建有效課堂08-24
構建高中化學有效課堂08-02
學習《怎樣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的體會08-23
初中數學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探索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