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堂教學的三個層級
課堂教學的三個層級教師,是一種職業;課堂教學,是一種意識,是一種理念,是一種技巧,是一種藝術,也是一門學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每一位教師永恒的追求。
總結自己多年教學實踐,筆者以為,課堂教學可以分為三個層級:教授知識、教授方法、引導與拓展思路。
(一)教授知識是最初級、最簡單、最容易的一個層級。猶如傳聲筒、二傳手,其中的關鍵在于你講的要精彩,要讓學生“愿意聽、聽得進去”。總結從教20多年的經驗,以為“飯只有吃進去才有營養,課只有聽進去才有收獲”。于是,研究教學技巧、板書藝術、教學語言、教學手段等顯得十分必要。這是每一個教師都繞不開的環節。
(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充分表達了課堂教學中間層級的含義,即注重教授學生學習的方法。當今社會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是一個信息社會。短短的幾十個課時,短短的3、4年大學生涯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窮盡相關學科的知識的。如此,“捕魚術”、“煉金術”等詞語也就成為了對教師課堂教學要求的特定詞語,也標志著教師課堂教學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提升了一個更高的層級。這一層級說起來簡單,要做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三)“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這是一種極高的境界,也是所有教師的追求。而要做到這一點,作為教師,最基本的工力就在于在課堂上做到“能夠和善于”“引導與拓展學生的思路”。學習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學生自身的條件千差萬別,再好的學習方法也并不適合所有的學生。即便適用,學生的思維、思路等也容易陷于某種苑囿之中,錢學森之問也無解。
實例教學、案例教學、啟發式教學、課堂討論、實習實訓等,其實質就是要“引導學生的思路、打開學生的思路、拓展學生的思路”,思路有了,會產生無數的創新方法,會沖破(突破)老師的苑囿,會產生人們普遍期待的“長江后浪推前浪,學生要比老師強”的效果。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對教師(甚至留作業、出試卷)的教學理念、教育思想、思維習慣、科研水平與科研能力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了。
實際上,這三個課堂教學層級是不能簡單割裂開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需要“知識教授”的,其應用是需要“方法教授”的,其拓展是需要“思路引導與拓展”的。只要我們強化這三方面的意識,尤其是最后一方面的意識,并努力實踐之,相信我們的課堂教學質量與水平必會邁上一個新臺階。
【課堂教學的三個層級】相關文章:
護士層級培訓心得感悟10-15
層級晉升申請書11-19
護士晉升層級申請書11-19
大班數學層級分類教案03-26
護士層級晉升申請書05-24
從三個環節入手有效組織語文課堂教學08-16
美國對不同層級證券市場的監管08-05
學習層級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08-17
護士晉升層級申請書(精選15篇)05-15
大班數學層級分類教案8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