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西部高職學生思想現狀及教育對策
西部高職學生思想現狀及教育對策——以重慶市為例向士旭
摘要:高職院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出現新情況,這一切都對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從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道德的現狀入手,調查分析了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提出了加強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對策以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關鍵詞: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調查;對策研究
作者簡介:向士旭(1976-),女,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及英語翻譯理論和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18(2011)-02-0092-02
經過20多年的發展,高職教育目前已占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從高職院校的發展規模和發展趨勢來看.高職院校正逐漸被社會認可并受到歡迎。同時.高職院校學生人數急劇增加等因素也給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務也更加艱巨。這就促使教育工作者要從形式、內容、方法、機制等方面不斷加強改進和完善,以符合時代的發展和要求,從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調查的設計和實施
為了能了解到當前西部地區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狀況,本文作者組織了此次書面問卷調查。本次調查歷時一年多,調查范圍包括重慶文理學院、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重慶長江師范學院、重慶城市職業學院、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和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共七所高職院校的部分大二學生。共發放700份問卷,回收了668份有效問卷。除發放問卷外,本文作者還以其他形式開展調查.如與部分學生面對面交流、通過QQ或者電子郵件等形式進行溝通、走訪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思想狀況、行為表現等。本次調查采用分層整體抽取樣本的方法.調查了重慶市主城區及周邊區縣的七所高職院校.包括各學院文、理、工科各專業部分大二學生,被調查的學生地域分布大致均衡.都已歷經大一的新鮮與迷茫,面臨大三的職業困惑,學習、生活環境及思想狀態大體一致,因此.本次調查結果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二、高職院校學生思想現狀調查結果分析
面對高等職業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斷出現新情況,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仔細研究并探索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根據筆者對這七所高職院校部分大二學生的思想現狀調查分析.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狀況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表現。
(一)思想主流積極向上
調查結果顯示.87%的高職學生的政治思想取向是正確的、積極向上的,他們大多能夠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關心國家大事和社會事務,關心國家的改革和發展,有民族自豪感,有較強的法制觀念,能正確認識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等問題,能積極參加校園社團文化活動等。
(二)自我個性明顯增強
90后高職學生在校期間的行為表現凸顯出了這一代獨生子女的大部分共性。調查結果顯示,高職學生注重個性的發展、思想活躍、求知欲強、容易接受新事物,但由于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因此92%的學生都花費了近一年的時間來適應大學校園生活。而由于現在處在大二這一年,就業壓力又擺在了眼前.讓部分學生感到很不適應、無所適從,對學習工作缺乏信心,對理想喪失信心,不能把理想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部分學生性格獨立、叛逆,不愿意和老師、家長進行有效地溝通,學習無動力,對個人前途信心不足.缺乏奮斗目標,放任自己。主要表現為在校期間沒有時間觀念、上課遲到、目中無人、狂妄自大、獨來獨往、不懂得關心集體和他人,缺乏團隊協作精神.甚至有些學生為了逃避現實選擇了逃課.整日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或忙于談戀愛,荒廢了學業。
(三)功利性較強
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是由于高考成績不如意,被迫進入高職院校接受職業技能教育。部分學生因此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沒有了積極的學習態度和競爭意識,政治思想有功利化傾向。他們不注重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放松了對自己思想上的要求,在校表現為曠課現象嚴重、考試作弊、虛榮心膨脹,對老師的嚴格管理持一種厭煩、逆反的心理,不屑一顧甚至批評指責。學生中出現問題和矛盾,不冷靜思考,處理問題缺乏理智,總是想通過非正當途徑來快速“私了”。在被調查的學生中,89%的學生思想認識比較混亂,缺乏社會責任感,其政治理想有著明顯的實用性和功利性.把擔任學生干部和入黨作為實現個人發展的一種手段。在回答“為什么入黨”這一問題時,都表示是為了便于就業和有助于今后個人的職業發展。他們主要從自我發展的角度來指導自己的實踐活動.不重視基礎理論學科知識的學習,忽略了對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不關注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四)社會公德意識較差
當前高職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普遍較差.在受訪的學生中.68%的學生承認自己不愛護公物.在公共教室的桌椅上亂涂亂畫,在圖書館里經常撕書、污損圖書資料等:92%的學生有過打飯插隊、亂倒飯菜、不愛惜糧食的行為:80%的學生有過不講公共衛生,隨便亂丟果皮、紙屑的行為:86%的學生不尊重師長,認為自己已經上繳了高昂的學費,是學校的顧客,教師理應為自己提供良好的服務。
三、商職院校學生思想現狀的原因分析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生層次、心理素質、目標定位及社會認知度方面都明顯不同于其他普通高校學生,來自家庭、社會、學校及自身的多方面原因導致了這一群體特有的思想狀態。
(一)從家庭和社會角度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及生存的壓力增大.越來越多的父母更多的只重視孩子知識和能力的獲得.而忽視了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家庭教育觀念陳舊,家長缺少教育方法,這對孩子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同時,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小視。學生們通過網絡等獲得的信息與學校所代表的傳統主流思想有一定的偏差,這潛在影響著學生們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形成,從而表現為思想上存在認識誤差。調查顯示.100%的學生都能通過網絡獲取信息資源.但同時.高達83%的學生都有過逃課上網的經歷。網絡文化的快速發展,導致社會生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任務、渠道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二)從管理者角度
由于高職教育的特殊性.學校比較重視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認為只要學生掌握好技能、就業率高,就達到了辦學目的。長期以來形成的這種“重技能輕德育”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是三兩天就能轉變過來的.要改變這一現狀需要各級部門領導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以期達成共識。在日常教育教學的實際工作中.一些人認為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專職干部的事情,其他人員,包括行政、后勤、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等,主要從事的是“本職”工作,這一管理理念直接導致現階段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滯后。調查顯示72%的學生認為專任授課教師由于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師德下降,主要表現為:課前準備不充分,授課內容安排、授課方法等方面存在嚴重不足,課堂氣氛沉悶,課后整天忙于兼職賺錢,對學生應付了事,沒有責任心。同時,面對90后高職學生,部分教師依然沿用以前的管理方法,一成不變,忽略了學生個體情況和時代的變化.不與時俱進,實踐中缺少創新和針對性,教育管理效果自然就不盡如人意。
(三)從高職學生自身角度
對大多數普通高中畢業生而言.讀高職學校大多是由于高考失利后的被迫之舉.許多高職學生在心理上認為自己“低人一等”,缺乏自信心。同時,畢業后大都只能成為生產第一線的高技能應用型普通勞動者,這樣的就業去向也使學生產生自卑心理。
四、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思考
針對目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其與普通本科生在思想道德教育上的差異性,基于上述原因分析,筆者認為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增強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才是提高高職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理想途徑。
(一)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一定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充分發揚民主,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學生教育管理的目標。通過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方式,變成學生自己的目標,使學生教育管理最終成為學生的一種自愿I21。多年來我院始終堅持認真分析研討各階段高職學生的思想特點.尊重學生,嚴格獎懲制度,增強德育的自我約束力.將外在的規范與學生的內在需求有機統一起來.讓學生真正由他律內化為自律。在教育管理中充分發揚民主.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根據學生教育管理的目標.設置出科學的學生個人綜合素質測評體系,以人為本,多元測評,對學生實行動態管理。對違紀學生也建立學生違紀處分體系,將處罰與教育有機結合,此舉有利于學生及早認識錯誤并及時糾正錯誤。
(二)充分發揮“兩課”的作用
充分發揮“兩課”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努力實現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所明確的對學生實行“思想理論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的要求。通過“兩課”教學,深入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以青年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和全面素質教育。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相關理論的宣傳教育和學習貫穿到學生的課堂和日常的生活中.將教學內容圍繞企業崗位與工學結合滿足企業要求結合起來,把學生的身心健康、職業發展作為教育的重點.使學生樹立起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法制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以便能順利實現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過渡。向學生講授大學學習和生活的特點.從思想上影響和規范大學生的言行,培養他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及品位。同時學校還應緊密結合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思想行為特點.通過團委、學生會、學生社團等組織,廣泛開展形式多樣、貼近學生的各種講座、競賽等活動,營造良好的大學文化氛圍,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積極作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熏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和行為習慣,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發揮專職輔導員和班主任的作用
專職輔導員和班主任是學生工作的重要組織者和直接參與者.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學校要為他們的工作開展創造相應的物質條件,加強對他們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教育管理水平,落實他們相應的收入待遇,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加強管理力度,做到管理規范化、制度化.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促使學生養成良好道德行為。以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為例,學院根據實際情況大力選聘優秀人才充實到輔導員、班主任隊伍中,目前已經形成老中青結合、專兼職互補、學歷職稱結構合理的人才梯隊。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們也應積極進取,努力探索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改進教育方式.通過組織開展一系列貼近學生思想實際、內容生動、形式活潑的活動,讓他們參與其中,使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集體意識和良好的個人行為習慣。要充分利用“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和節假日等課余時間經常組織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增強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和培養,提高他們對社會的認知和把握能力。
最后.輔導員和班主任還應與專職教師一起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咨詢和心理疏導服務,幫助他們盡可能地減少心理障礙和其他的心理問題,進行有效的自我調節.從而使他們具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習慣.能正確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學校有責任抓住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中的每一時機.深入細致地了解心理障礙患者,用愛心和耐心與他們交朋友.取得其信任,以對癥下藥。”
(四)完善家庭與學校的合作機制
調查顯示.不少高職學生家庭教育狀況不盡如人意.家長們因疲于應付生存壓力,極少對孩子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家庭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是學校教育的有效補充途徑,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建立家校聯合機制,密切學校與家長的溝通聯系,有針對性地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轉變家長觀念,使家長和學校取得共識,與學校一起努力,共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總之,針對高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須立足于高職學生的思想特點,建立起符合客觀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把課堂主渠道、校園文化生活和家庭、社會大環境結合起來,努力探索適應新形勢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機制和教育體系,與時俱進.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葉春橋.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探索與思考[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1):46-48.
[2]王麗君.淺論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和對策一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改革與創新[J].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2006(1):111-113.
[3]張建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分析J].教育與職業,2007(5):79-80.
【西部高職學生思想現狀及教育對策】相關文章:
淺談現代中職學生學習現狀及教育對策08-12
家庭教育的現狀及其教育對策08-17
家庭教育的現狀及其教育對策08-13
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現狀及對策08-04
高校大學生感恩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08-05
高中教育發展失衡現狀及其對策08-19
農村職業教育的現狀及發展對策08-16
當前農村義務教育現狀及對策08-15
當前農村義務教育現狀及對策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