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綜合教育論文>大學生就業論文:淺析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機制的完善

    大學生就業論文:淺析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機制的完善

    時間:2023-03-05 21:10:07 綜合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學生就業論文:淺析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機制的完善

    大學生就業論文:淺析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機制的完善  
      孫家鈺
      (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哈爾濱150080)
      摘要: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機制主要是由競爭機制、供求機制和價格機制組成的。要實現大學生就業市場機制的正常有效運行,就必須完善大學生就業市場的供求機制、競爭機制和價格機制;就必須強化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就必須建構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的誠信原則。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市場機制
      中圖分類號:C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0)12-0149-02
      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了21世紀初期高校畢業生就業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在國家就業方針、政策指導下,逐步實行畢業生自主擇業、用人單位擇優錄用的“雙向選擇”的就業制度。2000年教育部停止使用《高校畢業生和研究生的就業派遣證》,改用《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到證》,標志著高校畢業生就業方式逐步從“統包統分”到“雙向選擇”的轉變,是畢業生就業制度的一場徹底性的革命。幾年來,在國家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下,經過初步的建設和發展,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作為勞動力市場的一部分,已具雛形,初步形成了以高校校內舉辦的就業市場、各省市建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及與之有關的人才市場、國家級區域性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為主要類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基本的市場機制已開始運行。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機制的不足
      1.競爭機制上,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日益激烈,而多數大學生自身的素質與市場需求有一定差距
      近幾年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施,畢業生數量成倍增加并且持續攀升。據統計,2000年至2005年,我國高校各年度畢業生人數分別是107萬、115萬、145萬、212萬、280萬和338萬,到了2008年是559萬,2009年各類高校畢業生的人數高達611萬,已經是幾年前的數倍。加上大學生畢業時間相對集中、擇業時間較短,而目前我國就業崗位有限,使得就業競爭日益激烈。就業競爭愈激烈,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標準愈高,愈加注重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許多用人單位已將綜合素質作為評價畢業生“實力”的主要依據和擇人標準。
      然而,當前很多大學生自身的素質卻與激烈競爭下市場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也加重了就業的難度。這一方面跟大學生自身對市場競爭的認識不足有關。其主要表現一是就業期望值過高,脫離當前就業現實;二是專業知識、技能水平、綜合素質不過關,一經用人單位的考察、面試,缺點就暴露無遺;三是就業觀念陳舊,適應不了改革的就業方式,許多畢業生還有著較強的依賴心理。這些都極大地限制了畢業生的就業出路。另一方面,是和我國教育長期以來同市場脫節的事實有關。高等學校不少專業的設置帶有較大的計劃性和盲目性,不少專業及課程設置沒能以市場為導向進行規劃,專業設置的調整滯后,加上不少高校沿襲傳統的教學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動手能力差,或者知識面過窄,等等,不能適應用人單位的需要。
      2.供求機制上,供求雙方信息溝通不順暢、交流不充分,效果較差
      畢業生的就業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許多人面對這樣的就業形勢,在求職過程中盲目采用“全面撒網”的策略,四處奔走,出入于各種各樣的招聘場合。雖然各地大型畢業生就業專場招聘會逐年在增大場館,加大設攤面積,但如潮而至的畢業生還是把招聘現場擠得水泄不通,招聘場館內往往是寸步難行。人群蜂擁的場面使招聘、應聘雙方均無法進行充分的溝通和有效的交流。另外,多數畢業生在“全面撒網”思想的指導下,大量投遞簡歷和自薦材料,而不管所投遞的用人單位有無相關專業的進人計劃,以及自己是否具備用人單位所要求的能力和資質,致使用人單位往往收到過多的自薦材料,有的熱門單位甚至要收到數千份材料,對這些材料要走馬觀花地看都很吃力,更不可能逐一審閱。這都會在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之間造成信息缺失或信息不暢,使畢業生求職和用人單位的尋才都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導致一方面不少用人單位急需某專業畢業生,卻找不到意中人,而另一方面卻有不少該專業的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接收單位。
      3.價格機制上,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價格體系還沒有建立
      畢業生就業市場價格是供需雙方在進行洽談時必然會涉及的一個十分重要和敏感的話題。現階段,在高校畢業生市場上,價格的問題分歧較大,主要表現為:在畢業生一方,部分畢業生要價太高,往往開口就是三四千元;另外,部分畢業生面對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為了增加自己謀得職位的籌碼,再三降低自己的薪酬要求,甚至有部分畢業生最近提出了“零工資就業”的口號。另一方面,隨著應屆畢業生的大量增加,“買方市場”的形成,不少用人單位故意壓低工資價格,每月三四百元的不在少數。可以說,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價格還沒有形成一個相對穩定、合理的標準,過高或者過低的價格其實都是一種畸形現象。這也說明,我國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價格體系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高校畢業生就業價格機制還沒有正常地運轉起來。
      4.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機制的運行環境發育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制約機制
      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機制還沒有一個良好的運行環境,還存在許多不良現象。一些畢業生隨意夸大自己的能力和業績,虛填當過學生干部、獲得過各種獎勵,編造工作經歷,隱瞞犯錯誤和受處分的事實;簽約后任意毀約或者報到后不辭而別。也有一些用人單位把招聘會當做“推銷”企業的機會,而實質上招聘人員已經內定;或者為了招聘優秀人才,在介紹單位情況時,有意夸大單位規模與效益,不切實際地許諾優惠待遇,提供虛假信息,搞不公平競爭。另外,還有一些社會上的中介打著人才服務的旗號,發布虛假信息,任意夸大招聘會的規模、數量和層次;或者收取報名費、建檔費、培訓費、咨詢費,進行詐騙活動;等等。二、進一步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運行機制
      1.完善大學生就業市場供求機制
      供求機制是整個市場機制的基礎,供求關系是否平衡決定著市場是否通暢。完善就業市場供求機制要把供需關系的平衡作為其目標。
      首先,要承認人才供求雙方的主體性,實行人才供求雙方的自主性。政府由管理型的政府轉變為服務型的政府,使企業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從而使其在人方錄用上也實現真正的自主性。所有用人單位和個體除了國家重點項目和特殊行業之外都可以自由地進入人才市場,由市場進行配置。其次,要求畢業生和用人單位要把握好市場供求信息。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都要主動收集各自的就業信息,通過這種供求信息的收集,使人才市場中盡可能多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了解學校生源情況,也使廣大畢業生對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需求有大致的了解。最后,針對現在畢業生就業市場上出現的供過于求的現象,一方面,要求企業解放思想,改變對大學畢業生的某些偏見,從長遠和整體的利益出發考慮問題,積極引進高素質畢業生;另一方面,要求高校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來確定專業設置,進行學科和教學內容的調整,在專業人才的教育目標和培養模式上做到產銷對路,從而使每個教育周期內(3—4年)的畢業生都能適應市場機制下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為國家和社會輸送高質量的人才。
      2.完善大學生就業市場競爭機制
      競爭機制是市場運行的動力。市場主體為自身利益而相互競爭,既包括用人單位之間的競爭,也包括人才之間的競爭。
      用人單位在就業市場中要想招聘到優秀的人才,必須提高自己在市場中的競爭力。而人才的激烈競爭是大學生就業市場的突出特點。完善太學生就業市場的人才競爭機制,國家應對所有的人才資源實行公平的就業政策,不管是重點院校、普通院校、民辦學校、職業學校還是地方院校。另外,畢業生要想提高自己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必須對自己的綜合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在思想上要拋棄依賴心理,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去,注重對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吃苦耐勞、踏實肯干品質的培養。其次,充分利用在校的學習機會,在掌握自己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實踐能力,并結合自身的特長考取相關專業或資格證書,培養自己創新的能力以及自主創業、獨立創業的觀念。同時,學校在畢業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中要扮演好服務的角色,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了解求職的程序、自薦信的寫作、求職時的禮儀等等,使學生具備基本的求職技巧。
      3.完善大學生就業市場價格機制
      價格是重要的競爭手段,只有在競爭性的市場上形成的價格,才能準確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并形成準確的價格體系。勞動力的價格機制是勞動力市場運作的中心環節,畢業生就業市場也不例外。
      高校畢業生價格應由市場調節。正常的大學生就業市場價格機制,既要考慮保證畢業生能夠在市場交易中形成合理的勞動力價格,又要考慮協調國家不同產業部門對畢業生不同翟度的需求,“考慮教育成本、當地工資水平、直接經濟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等共同關心的問題,然后再估算基本價格,并在此基礎上根據供求雙方具體情況與市場比價進行調整”。一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市場價格,通常與其素質、能力、發展潛力有關。因此,建立畢業生交易價格體系的難度較大,需要把握其關鍵,使之合理適中,分寸得當。比如說,畢業生針對我們國家存在的私企的薪酬普遍高于國企、IT類專業薪酬高于純文史和理工類專業、經濟發達地區薪酬高于其他地區的現實情況,就應在自己的心里形成一個合理的薪酬范圍,并在適當時機提出薪酬要求。
      4.要強化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
      在市場機制中,價值規律借助于市場的力量,發揮著資源配置的作用,但由于價值規律的調節作用具有自發性和盲目性的弱點,如大學生就業市場的自發調節受利益導向制約,具有滯后性;市場主體間的行為只從自身局部利益出發,當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發生沖突時,往往會置整體利益于不顧;等等。這就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需要政府采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與行政手段相結合的辦法,來加強對就業市場的宏觀調控。這些手段中,應該以法律、經濟手段為主,行政制約手段為輔。
      5.要建構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的誠信原則
      市壢經濟是契約經濟,市場的各個主體都要誠實守信。在高校畢業生市場中,不僅要求用人單位講誠信,而且要求畢業生找工作講誠信,人才中介同樣也要講誠信。首先,在建立用人單位和求職人才的誠信體系方面,應該建立用人單位和求職人才的誠信記錄制度,使雙方的誠信記錄透明化,可供查詢,而對弄虛作假者則應公開予以披露作為懲罰。其次,人才中介也要建立誠信體系。要建立以“中立、自律、誠信”為主要內容的自我監督機制,搞品牌經營,從而使該行業在促進人才市場健康高效發展方面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建立健全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誠信制度,離不開法律的保障。通過法律可以對人才中介、用人單位和求職人才的信用行為進行規范。首先,立法機關應該通過建立信用的監督制度、信用服務和保護以及信用糾紛處理制度等使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誠信有法可依。其次,要抓好畢業生就業市場法規的執法和司法工作,盡快建立人才市場執法隊伍,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違法失信行為進行披露,司法機關對失信者進行包括民事處罰、行政處罰甚至刑事處罰在內的各種處罰,使嚴重失信者無處藏身。
      

    【大學生就業論文:淺析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機制的完善】相關文章:

    大學生就業市場及就業取向現狀淺析08-05

    淺析計算機專業就業形勢與就業理念論文(精選10篇)10-17

    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講座稿08-19

    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總結08-12

    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總結08-06

    高校畢業生就業協議03-20

    我國競爭就業機制的形成和完善08-07

    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公告08-18

    高校畢業生農村就業工作總結08-24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2020香蕉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精品v | 日韩精品a√在线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 | 亚洲精品萝福利莉在线 | 欧美日韩乱国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