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德育管理論文>注重人文關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注重人文關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時間:2023-03-05 20:22:29 德育管理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注重人文關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注重人文關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馬從兵
      (淮陰工學院江濰學院,江蘇淮安223001)
      摘要:注重人文關懷對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注重人文關懷就要在價值定位、目標制定、內容設計及方法實施中堅持思想政治教育進程中的四個統一,即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個性和共性、個人幸福需求與政治需求、灌輸與平等交流的統一。堅持疏導是從人文關懷視角下,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根本途徑。
      關鍵詞:人文關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C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0)12-0132-02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在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人文關懷,這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為本的宗旨和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人文關懷是以作為社會主體的人的個性為基礎的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它表現為對人的需求、尊嚴與價值的尊重與關切,以及對人的解放、自由與全面發展的追求。現實中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缺失導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足。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多地融人人文關懷,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必須面對的重大理論和現實課題。
      一、注重人文關懷對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意義
      1.注重人文關懷是思想政治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貫徹以人為本,就必須注重人文關懷。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就是以人為中心,突出人的發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教育的最終歸宿。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以人為本,這是現代教育的基本價值。以人為本不是從抽象的人出發,而是從現實的人出發。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就是把受教育者看做是有獨立個性和特定觀念的主體,以充分地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發展人、完善人為內在價值尺度。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中,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形成與發展規律受到人的發展的規律制約。無視人的發展的功利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不足,從反面證明了正確而深刻地認識和了解人,遵循人自身的發展規律,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貫徹以人為本,體現人文關懷,關注人的需要和發展,應該是思想政治教育走出當下困境的必然選擇。
      2.注重人文關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體現
      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人,理應體現人文關懷。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無論是教育目標的制定、教育內容的設計還是教育方法的實施都應當貼近受教育者,適應受教育者的需要,從而達到轉變人的觀念,重塑人的精神世界的目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從關注人的發展與自我完善的視角來彰顯其特有的人文關懷價值。事實上,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視對人的現實關懷,忽視對人的現實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滿足,使思想政治教育偏離了“現實的人”這一主題,脫離了每個具體的個人對自身發展的追求,從而消減了受教育者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趣,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難看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人人文關懷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注重人丈關懷是人本性的內在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說到底是一種徹底人性化的事業,離開了作為教育主體的人,思想政治教育也就違背了它的根本目的。注重人文關懷,弘揚人的主體性,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是人的內在需求。在教育心理學看來,注重人文關懷,是人本性的需要。根據馬克思主義的人性觀,人性是人在其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區別于動物的根本特征。人是社會中的人,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存在是客觀能動地趨向于無限多種可能發展的生命創造體,也就是說人具有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他不是被動地從事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體。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全面關注人的本性,尊重并培養人的主體性,不斷增強人的主體意識,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從根本上滿足人本性的需要,也只有這樣,才能走出有效性不足的困境。
      二、注重人文關懷就要堅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四個統一
      1.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的價值定位,堅持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和諧統一
      在注重以人為本、強調人文關懷的社會發展理念中,重新審視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定位,客觀而全面地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在促進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中的價值和意義,更加科學地確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并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價值,將社會發展的訴求與個人發展的需要有機結合起來,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徑。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是以人為核心的教育活動,其目標是培養全面而自由發展的人。正如馬克思所言:“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關注其社會價值、致力于促進社會發展的同時,必須更多地肯定人的價值,肯定人的尊嚴和人生意義,克服“只見社會不見人”的價值錯位,促進個體的成長與發展,像挖掘財富一樣把埋藏在每個心靈深處所有的才能挖掘出來,從而達到個人價值的實現,并最終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和諧統一。
      2.注重層次分明的目標制定,堅持目標的個性和共性的和諧統一
      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制定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每個受教育者的需要的多層次性以及思想覺悟的層次差異,實現由片面強調整齊劃一向包容個性轉化。現實生活中的人,都是有不同個性的人,每個人的思想層次和需要層次都有很大差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制定應融人人文關懷理念。在強調共性的同時,也應該給予人的個性更多的關注,從每個人的生理、心理需要和思想實際出發,承認個體發展的差異性,注重個性的豐富性,“對癥下藥”,因材施教,為每個有個性的人的創新力的生成創造自主發展的空間,努力開發其潛在的個性優勢,增強受教育者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同感,以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強調滿足愛教育者需要的內容設計,堅持人的幸福需求與政治需求的和諧統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在教育內容上的體現就是要實現人對現實生活的回歸,關照人的生存狀況,考慮人的生存境遇,突出人格完善,從人的現狀出發選擇多樣化的教育內容。人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層次、多方面的,除了政治需求外,還有文化需求、生存安全需求以及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因此,建構富有人文關懷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應以尊重、關心人的需要,特別是精神需要為基本特點,以不斷提升人的精神品位、豐富人的心靈世界為價值取向,以喚醒人的主體意識和塑造獨立人格為本質特征,以培養人的倫理情操、完善人的道德境界為核心內容,以建構精神家園、引導人的終極關懷,促進入的全面發展為最終目標”。比如在當今時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更加突出幸福觀教育、生命觀教育以及和諧社會心理教育等。
      4.采用突出受教育者主體性的方法,堅持灌輸與平等交流的和諧統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育心育德的文化心理活動,是人與人之間交往對話和心靈溝通,是通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格境界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活動。在這一活動中,受教育者作為接受教育的主體,其對任何思想信息的真正接受都是以其自身的判斷、選擇、肉化等一系列內在思維運動為基礎的。這就決定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須是非純灌輸性的,“我們不知道有任何一種力量能夠強制使在健康清醒狀態的每一個人接受某種思想”。因此,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教育者就必須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規律,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必須超越壓抑人性的純灌輸式教育方法,實現由居高臨下的單向灌輸向平等交流對話轉變。唯有這樣,才能改變那種無視受教育者主體性、無視接受規律、脫離生活實際的教育方法,從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堅持疏導,是人文關懷視角下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所謂疏導,即疏通引導,是指采取有效途徑,廣泛開辟言論渠道,讓大學生暢所欲言,幫助他們實事求是地認識和分析問題,從而將他們的思想和言行引導到積極、健康、正確的軌道上來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大學生是有思維、有情感、有知識的群體。在日常的校園學習生活中,他們總是渴望得到學校和教師的關懷體貼與熱情幫助,并將這種關懷和幫助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和支持。當大學生認為自己得到了這種鼓勵和支持時,對于批評的意見就能心情舒暢地予以接受,并及時加以改正,否則,將會產生抵觸和逆反心理。大學生思想感惰的這種特點,要求在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必須從關懷對方、理解對方人手,做到情真意切、情理交融,以熾熱的情感去打動學生的心靈,使其接受教育,從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疏導可有如下方式:1.理論疏導是指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用科學的理論、民主的方式、說理的方法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這就要求大學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要有較高的理論修養,才能有條理地、有邏輯性地進行理論疏導,使大學生明事說理,心悅誠服。2.感化疏導行為科學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是由需要引起的。這是因為人們要在社會中生存,就必須要對社會提出生理、安全、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等方面的需要。大學生的思想問題,除了一部分純屬認識問題和思想意識問題外,在許多情況下都是由實際需要得不到滿足而形成的實際問題所引起的。如學業壓力、就業壓力得不到解脫等等,都可能引發思想問題。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通過感化疏導,誠心誠意地積極為學生排憂解難、解決實際問題,才能使學生感化,增強教育的有效性。
      3.啟示疏導
      就是運用恰當的事例對學生進行教育疏導。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善于運用典型引導、典型疏導途徑,引導學生見賢思齊,趕超先迸。在啟示疏導中,也有硬性和軟性之分。如在大庭廣眾之下,對逆反心理和虛榮心比較強的人進行硬性啟發性教育,就很難收到預期效果,而采用隱喻、幽默、形象的軟性啟示疏導效果更好。
      4.美育疏導
      美無處不在,美無人不愛。美最能打動人的心靈,美對人有神奇的誘發力。美的特殊功能和人們愛美的心理,要求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人員要善于運用藝術美育、自然美育、社會美育、心理美育和環境美育等美育疏導的途徑,充滿人文關懷,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注重人文關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相關文章:

    思想品德論文:思品課的人文關懷08-09

    淺談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08-17

    傾心教學差異 傾注人文關懷08-17

    落實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從備課開始08-16

    法治的人文關懷/姚建宗08-05

    注重文化浸潤培養人文精神08-24

    加強人文關懷疏導心理健康08-16

    人文關懷視域下的現代高校教育管理08-14

    體現人文關懷精神的護理工作(醫院)08-1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最大色资源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亚洲 | 亚洲AV综合色区久久精品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aⅴ天堂 香蕉久久高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