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實施小組合作教學,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實施小組合作教學,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在班級授課中將學生按照認知水平、個性差異每三至四人一組分成若干小組,通過組內互助協作,合作探究,共同解決問題的教學方式。由于構建了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創設了新的學習氛圍,學生求知的主動性得到較好的發揮,主體性得到較好的體現,有利于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使得各類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從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一、基本模式
“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包括”激趣導入、目標導學——小組互助、組際交流——匯報評議、剖析難點——當堂訓練、歸納總結”四個環節。
(一)激趣導入、目標導學。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求知情境,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欲望,讓學生帶著興趣了解學習目標,并根據目標自主、合作探究新知。這個環節對下面的探究新知起到了激趣、定向、鋪墊作用。
(二)小組互動、組際交流。即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帶著問題積極主動地探求新知,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操作、觀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探究活動,同時將探究結果同鄰組進行交流,驗證本組合作探究成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逐層揭示學習內容,提供合作探究素材,指出思考方向,指點探究方法,并對有困難的小組予以點撥,使之能較為順利地進行探究。
(三)匯報評議、剖析難點。就是師生針對小組匯報的探究結果進行恰當評價,并對重點難點問題作講解。教師要充分發揚民主,調動學生參與全班大討論。匯報由小組長負責,也可指定小組成員匯報,其他人作補充。教師的講解要準確到位,同時要設法讓學生在解決難點中享受成功的樂趣。
(四)當堂訓練、歸納總結。就是組織學生進行“矯正、強化、提高”性綜合練習,并根據本節課所學內容組織小組歸納總結,幫助學生組建認知結構。
二、操作要領
“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就是為學生創設一種自由發展的環境和條件,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帶有創造性的教學活動。通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增強學生的求知信心,架設積極合作的階梯,讓每位學生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情境中積極觀察、思考、討論、發現,在探究中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實驗操作,可以歸納為“八要領”,即分組——定標——激情——引探——釋疑——導練——總結——測評。
1.分組。合理分組是組織小組合作探究的基礎。教師可根據班級學生性別、個性、特性、學習能力等因素,先把學生大體分成三級,然后按照甲——乙——丙或甲——乙——乙——丙等異質分成若干個3—4人合作小組。學生搭配應力求科學合理,以便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
2.定標。教學目標是一切有意義的學習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制定教學目標必須做到具體化、過程化。教師應從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入手,從德、智、能等各個緯度把教學大綱具體化、過程化,設計容易操作、調控和評價的教學目標,使之成為激發學生參與探究新知的導航儀和催化劑。多數情況下,教學目標可由問題來指向和體現,使學習過程成為逐步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
3.激情。良好的師生情、學友情以及求知情是成功地實施小組教學的動力所在。通過巧妙的課堂設計、富有啟發性的爭論、詼諧的語言、多給學生關愛與贊美、多提供表現與成功的機會等手段創設生動愉悅的教學氛圍,是激情的重要策略。
4.引探。教師應逐個層次揭示學習內容,提供小組探究素材,幫助學生明確合作探究的方向及操作程序,指點探究方法。具體操作,教師先揭示學習內容,出示思考題,指點學生思考方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探究。當組內成員出現困難時,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組內合作探究。既要學會向別人請教,又要學會相互輔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激趣、啟思,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探究情境中體驗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愉悅。
5.釋疑。學生在操作實驗、觀察比較、分析歸納方面會存在一定的困惑。教師在引探時就要搜集相關信息,以便化解難點。講解難點前教師可先讓小組匯報學習情況,然后根據難點鼓勵一些學生當小老師進行講解。若班內學生無法解決,則以教師的引導式講解為主,組織全班學生進行討論。這樣,既鞏固了前階段學習成果,又為后續學習掃除了障礙。
6.導練。先進行新知鞏固性練習,再進行有坡度的,形式多樣的變式和發展性練習,在練習中檢測教學目標達成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矯正性練習,達到鞏固深化的目的。對于練習結果,可采取小組互查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教師作巡視指點或參與討論。
7.總結。通過組織學生歸納總結,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從而建立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
8.測評。在教學過程中(尤其在學生練習中),教師要隨時參照教學目標根據反饋信息對學生掌握新知情況進行客觀評價,同時運用合理的措施(如調整教學計劃等)予以補救或提高,努力使學生從教師的評價中找到自信,從而向新的目標奮進。
三.實驗體會
1.轉變教師觀念是提高“合作探、探究式”教學質量的前提。教師要改“授魚式”教學為“授漁式”教學,把授知改為引導學生探究,把注重結果改為注重過程,把探究新知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2.教學“四環節”是一個有緊密聯系,互相作用,互相制約的系統。但它是可變的。教師在具體操作時要根據不同教材、不同課型、不同學生靈活運用,進行創造性教學。這樣,課堂教學才會真正實現素質化,不至于模式化。
3.實施小組合作教學,教師要使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充分參與求知過程,使之不斷獲得成功體驗,增強再學習的欲望與信心。鼓勵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切磋,培養良好的協作能力。
4.教師要充分發揮“以導促學”的作用,通過“誘、激、引、疏”,使學生達到“樂學、活學、善學”的學習境界。
【實施小組合作教學,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相關文章:
加強教師合作 促進學生合作05-06
培養健康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05-16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校本教學研修08-24
促進工業發展經驗交流05-31
促進學生高質量發展心得(精選8篇)09-29
促進學生高質量發展心得(精選33篇)04-03
面向市場辦學,促進職教發展04-06
面向市場辦學,促進職教發展06-08
小組合作作文02-09
關于小組的合作作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