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改中怎樣進行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其者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傳統的閱讀教學重理解輕感悟,重分析輕運用,重教師作用,輕學生個性化的體驗,“費時多而收效微”,泯滅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束縛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閱讀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新課程下,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探索閱讀教學的規律創造性地進行閱讀教學呢?
一、激活參與,讓學生自己自主閱讀
新課程下的閱讀教學是師生共同探究新知的過程,是個體探究閱讀和群體合作閱讀的結合,每個發展水平有差異的學生都可以通過探究性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和閱讀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活動的直接參與者。
1、大膽地“放”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解放學生的雙手,解放學生的大腦,使他們的想象飛起來,思維動起來,語言活起來,最大限度地在時間上、空間上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機會。
課前放手讓學生去憑借舊知探索新知,找到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去探索方法,找到適合自己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讓學生親自體驗解決問題獲得成功之后的無限樂趣,激活自身學習的潛能。課堂上放手讓學生去讀:朗讀、默讀、賞讀……放手讓學生去說:說對文章內容的感悟,說讀書后的體會,說解決一個問題的辦法……放手讓學生去寫:寫對文章空白之處的理解,寫對人物的評價……只有大膽的放,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去練;只有大膽的放,才能讓不同的學生都有可能得到最好的發展;只有內大膽的放,才能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激活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為主體”真正得到落實。
2、精巧的“導”
新課標下,教師不僅是學生的學習伙伴,而且是“合作學習中的首席”。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千萬不能放棄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要在與學生的共同學習中“導”,在教師、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中“導”。如教學《中彩那天》,學生對爸爸開者奔馳車,卻一點也沒有高興的神色,產生了疑惑,這時,我引導學生研度“母親讓我仔細辨別兩長彩票有什么不同……”這一語段,讓學生說說讀懂了什么?不懂什么?在這個基礎上,啟發學生想象,從而明白爸爸所面臨的道德問題。
二、引導發現,讓學生學會閱讀
薩特說過:“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鼓勵學生去探索思考,從而提高獨立閱讀的能力。
執教《窮人》一課時,我根據這篇課文的故事情節,給學生提示了一個思路:課文中前后有矛盾的地方常常是問題所在,從矛盾中尋找提問題的突破口,這同樣也是質疑的方法。學生受到啟發以后,馬上提出:“桑娜自己有五個孩子,生活已市非常貧困,可他為什么要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抱回家呢?”這個問題質量高,答案也非常豐富,因此我及時加以肯定和鼓勵,隨即又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學生,于是學生興趣大增,熱情高漲,貼近學生認識潛力的最近發展區。
三、拓展延伸,讓學生遷移閱讀
閱讀教學的過程是每個學生潛心讀書,獲得個人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建構、學習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但是,學生并不是一教就會,真正理解和掌握閱讀方法,形成學習能力,要有一個領悟和吸收的過程。因此,在學生初步掌握閱讀方法的同時,還要給學生創造學習遷移的機會,知道他們將以學到的閱讀方法遷移,使其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領悟閱讀方法的真諦。如教《田忌賽馬》前,1、布置學生搜集作者生平和課文中的主要人物故事,。2、印發《田忌賽馬。原文注解給學生誦讀,進一步輔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3、在圖書管理員的配合下,搜集并閱讀戰國時期以弱勝強,以少勝多,正義戰勝非正義的歷史故事。總結課文后,安排開展一次演講比賽,如〈身殘志堅的孫臏〉、〈馬陵之戰〉等。使閱讀教學在學生個性化遷移閱讀中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因此,從中年級開始,我們就要立足課堂,以提高閱讀技能為核心,結合課文教學,傳授略讀、瀏覽的基本方法,并鼓勵嘗試運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己感悟,在合作中加深感悟,使學生的閱讀技能在閱讀實踐中不斷得到鍛煉和提高。
【新課改中怎樣進行閱讀教學】相關文章: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合作學習08-25
淺談閱讀教學中的說話訓練08-25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作文能力08-24
怎樣從培訓計劃中獲益08-26
對課改中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的思考08-24
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語篇分析初探08-25
淺談新課改下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教育08-24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8-25
新課改論文 深化新課改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05-24
新課改教學反思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