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
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學習感悟 料甸一中 付秀華
1、提高對教學反思的認識,增強反思意識,形成反思習慣。教學反思對教師成長極為重要。只有對教學反思有明晰而正確的認識,才能在情感上真正接受反思思想,從而激發起反思的內在動力,進而產生具體的反思行為。個體的反思來自于自我意識的覺醒,而自我意識的覺醒產生于對實踐的迷茫和困惑,教師只有以自己教學實踐中所出現的問題為前提,反思才有力量和效果。
2、自我剖析。自我剖析既是教師對自己進行批判性反思過程,更是自我提高的過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說過:“人都有自我發揮和完成的欲望,使自己的潛能得以實現、保持和增強!眮碜杂趦仍趧恿Φ募钭饔靡h遠大于外部約束的激勵作用。教師經過不斷自我剖析、自我診斷、自我調整,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認識,最終得以自我提高,這種不間斷的自我剖析活動,就是教師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過程,隨著這種活動的不斷成功,教師的自信感和自尊感也就隨之加強。
3、養成寫教學后記的習慣。教學后記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教學過程的必要環節。它既是一種特殊的備課形式,又是對課堂教學過程的全面反思過程;它不但有利于改進、優化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水平,還有利于強化教師的教研意識。
4、加強反思指導。反思既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技術。誠然,反思的主體是教師本人,但教師在反思過程中接受一定的指導也是必要的。這樣會使教師在反思過程中少走彎路,不斷加強反思能力,提高反思效率。這種指導主要應包括兩大方面:一是,反思策略的指導,即反思方法、途徑、技巧等的指導;二是反思理論的指導,尤其是應讓教師明確反思的具體過程。奧斯特曼和可特凱普的反思過程理論值得廣大教師借鑒。他們認為反思過程主要包括四個環節:積累經驗——觀察和分析——重新概括——積極驗證。積累經驗指教師通過對實際教育教學的感受,意識到自己教育中的問題,并明確問題的性質和結構。在此階段,獲取更多的信息很重要,他人成功的教學經驗、自己的經驗、各種相關理論等都會起作用。教師一旦意識到存在的問題,心理上就會感到不適,并試圖改變這種狀況,于是開始進入反思活動;觀察和分析指教師廣泛地收集并分析有關經驗,特別是關于自己活動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觀自己的思想、行為、信念、價值觀、目的、態度和情感等。獲取一定的信息后,教師要對它們進行深入分析,明確問題的根源所在;重新概括是在分析和認識了問題的成因后,教師重新審視自己教育教學的思想依據,并積極尋找新的思想和新的策略以解決所面臨的問題;積極驗證就是積極驗證上階段所形成的假設和教育方案,在驗證的過程中,教師又積累了新的經驗,發現新的問題,開始新的循環。同時,從時間角度分,教學反思可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三種。教學前反思的主要根據是經驗,有利于對教學過程的合理設計;教學中反思的主要根據是學生的反饋信息,有利于教師及時、自動地調節自己的教學過程;教學后反思的主要根據是在教學過程中獲取的新信息,有利于教學經驗理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