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探究語文學習方式
談探究語文學習方式探究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課程規定的一項重要的培養目標。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如何設計探究,又如何實施探究,讓學生通過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來獲取語文知識,提高語文技能呢
一、創設問題情境,為探究性學習巧設鋪墊“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蘇霍姆林斯基)。學生興趣是探究的起點,他們的年齡小,見識少,好奇心強,對未曾見過的事物或現象都感興趣。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經驗、能力水平、認知規律和生活實際等因素,抓住思維活動的熱點和焦點,通過各種途徑創設與教學有關的又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教學情境和氛圍,指導學生自發地去探索、發現問題,孕育探求動機,使學生產生探索欲望和興趣。因此,課堂引趣,一要“精”,要根據所學內容,創設一個引人入勝的情境,或布謎設障。例如在學習《向命運挑戰》一課時,老師先出示一幅霍金的坐在輪椅上的相片,讓學生猜一猜這是什么人?學生一下子興趣來了,都想知道老師手中的相片究竟什么人。二要巧妙的引入課題。導入 新課要具有延伸性,這樣既能激發學生興趣,又能創設懸念,使學生自然地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動,為探究學習巧設鋪墊。
二、拓展探究方法,開啟探究性學習之 探究就是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去發現規律的過程。我們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小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還很淺顯,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還很薄弱。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掌握探究方法尤為重要。 1、在實踐中探究這種探究方式是:疑問——活動——發現——結論。人們常說,聽過會忘,看過能記,做過才能會。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發現,在動手中感悟,自己解決問題,總結規律,得出方法。如在指導《顏色變的戲法》一文時候,叫學生帶好美術課上用的顏料。在課堂上老師提出:把紅色+藍色=?;紅色+黃色=?;紅色+藍色+黃色=?;……。讓學生動手調配色彩,然后認真觀察,最終得出結論,這樣能使學生對顏色從理性認知,上升到感性理解。又如,范文先生網 www.baimashangsha.com 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布置學生調查:我們這個地方環境受到那些破壞,使我們的生活受到那些影響?學生對了解此問題的積極性很高,經過他們的觀察、了解、訪問后,對課文內容加深了理解。 2、在比較中探究這種探究方式是:問題——操作——對比——結論。在比較中探究,在類比中發現。如在教學 “安靜”、“寧靜”、“寂靜”,“戰斗”、“戰役”、“戰爭”等詞語時,可以先叫學生講講詞語的意思,用詞語說句話,然后比較詞語之間的細微區別,最后得出“安靜”、“寧靜”、“寂靜”,是從靜的程度上有區別;“戰斗”、“戰役”、“戰爭”是從時間、范圍上有區別的結論。語文教學還可以從體裁、題材、內容、寫作方法進行課文間的比較,也可以把課文內容與現實生活進行比較。讓學生在比較中探究,在探究中得出結論。
【談探究語文學習方式】相關文章:
《綜合學習與探究》語文教案08-24
談農村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08-24
優化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方式調查報告08-24
應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方式改革探究08-10
試談高中生學習語文的思路08-25
小學高段語文有效預習探究08-24
對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認識08-25
飯前開胃菜——談職高數學導入的幾種方式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