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
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
海南華僑中學三亞學校 符花文
[摘要] 中學是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重要陣地,也是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共產主義教育的主要陣地。 中學體育課是教育總體系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體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和勇敢精神, 可以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操和文明行為。體育教學蘊含著許多德育內容。因此,如何在體育教學中緊密結合德育 教育,是值得我們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體育教學的特點與任務
體育教學是一個有目的有組織的教學過程。其特點是在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參與下,通過身體活動與思維 活動的緊密結合,來掌握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以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它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 水平,還能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同樣需要做到教書育人。要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就必須將學生的一切行為置于規范的制約之下,使學生樂意接受并自覺服從規范,讓他們在嚴肅、公正、平等的競技條件下,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集體主義精神。
(一)體育教學是以“練”為主。這種“練”有個人與個人之間、集體與集體之間、個人與集體之間的練習,行為關系復雜而頻繁,思想與身體活動十分活躍。比如在排球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排球的“傳”、 “墊”、“發”三大基本技術,教師除了講解基本技術原理和練習方法以外,采用最多的是練習方法 ,即組織同學互相對傳、對墊、對發。在練習的初級階段,由于基本技能掌握不好,會出現過多的失誤。對此 ,教師就要讓同學們在練習中體會相互協作、尊重對方的重要性,使他們自覺地增強團結協作的意識,在協作中以別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提高自己的技能。
(二)體育運動是激烈的對抗運動。這種對抗既是技術的、戰術的,也是心理的。在2004年雅典澳運會上中國女排對俄羅斯女排決賽,中國在0比2落后的情況下,運動員之間的競爭是相當激烈的。中國女排們經過奮力拼搏,不負重望,最終已3比2贏得了冠軍。這說明,我國運動員除了在技術、戰術上勝人一籌外,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良好的穩定心理素質、拼搏精神和頑強意志也是至關重要的。頑強拼搏到最后也不松懈的精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我們樹立了極好的榜樣。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求學生不論能力大小都要積極地去“參與”去“競爭”。在參與和競賽中,培養學生不怕困難,不畏強手,敢于競爭的斗志讓學生在競爭中品嘗勝利的喜悅和失敗的懊喪,以便鍛煉和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使他們具有無高不攀,無堅不摧,勝不驕、敗不餒、堅韌不拔,敢于開拓進取的良好心態。
二、體育教學的過程與德育教育密切結合起來
一般說來,體育課是由開始階段,準備階段,基本內容教學階段和結束階段四個部分組成。德育內容可以說滲透在體育課的每個階段。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就應該將德育教育的內容納入計劃之內,利用體育課的特殊形式,將德育教育與體育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真正地做到教書育人。如體育課的開始階段是讓學生明確課程的內容、任務及要求,同時還要對學生的出勤情況進行檢查和記錄。這個階段的主要問題是女同學時常借口身體不適而請假,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除了加強出勤管理外,還要加強對所有學生的組織紀律教育,使他們能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地遵守紀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體育教學中的準備階段,主要任務是從生理上心理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逐步提高他們大腦皮層的興奮度 ,使他們精神振奮,情緒高漲。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安排一些游戲活動。這些游戲又往往是把學生分成若干組進行的,于是就形成了若干個小集體。由于這些游戲大多帶有很強的競爭性,所以,我們除了要求同學們積極參與外,還要培養學生熱愛集體、為集體爭光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在游戲中認識到團結協作的力量 。
體育課的教學階段,著重要求學生掌握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技能。這一教學階段的內容很廣泛,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特點,我們應根據各類教學內容制定出德育教育計劃。
第一,將勇敢頑強精神的教育與器械體操的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器械體操的動作不是一兩次課就能掌握的 ,要掌握有一定難度的動作,就必須付出艱辛的努力。也就是說,在學習器械體操中,會碰到許多困難。比如 ,有時練得很累,手掌會磨破流血,有時甚至從器械上掉下來。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教育學生努力掌握基本 技能,而且還要教育學生樹立不怕苦、不怕累、迎難而上的精神。在器械體操教學中,我們常常看到,有的同學一上杠子,就嚇得動作失常。對這類同學,除了耐心幫助他們掌握技術要領外,更重要的是要心理“治療”,鼓勵他們對自己要有信心,讓他們體會自信的重要性。同時,培養同學們熱情關心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質。
第二,將吃苦耐勞、勇于拼搏的精神教育與田徑類的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起來。田徑項目的練習既苦又累,枯燥無味。特別是在進行中長跑的教學時,有些同學更是感到心里發怵。這時,教師除了要對同學們進行跑的技術、呼吸方法、體力分配的指導外,還要對同學們進行中長跑鍛煉的實踐意義教育,啟發同學們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堅持,以不怕苦不怕累的堅毅精神戰勝自我,知難而進,頑強拼搏,勇往直前地奔向勝利的終點。
第三,將團結互助,協作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教育與球類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大多數球類項目都是通過 集體配合進行的。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在球類教學和比賽中努力培養同學們的集體主義精神,使他們學會團結協作,密切配合,不能搞個人英雄主義。只有這樣,才能在思想上和行動上保持一致,形成一個牢不可破的整體。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好成績。
經過一堂課的學習,學生在生理、心理上都承受了一定的負荷。體育課的結束階段首先要通過一些放松的整理運動,使學生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狀態。此時,我們仍需要對學生提出要求,使他們對待事情應善始善終 ,防止虎頭蛇尾、半途而廢,培養學生良好的敬學、敬業精神。在體育課教學的結束階段還要小結本課教學情況。除了對本課的教學內容,在技術上進行總結歸納外,還要對同學們學習情況,包括思想品德進行講評,肯定優點,指出不足之處,教育同學們取人之長,克己之短,使他們通過體育課的教學能夠在身體和思想上都有所收益。
三、教師應在教學中發揮表率作用
培養有高尚情操的學生,首先教師自己要有崇高的品德。師德是學生的指燈,上行下效是道德模仿的普遍規律。孔子曾說過:“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又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是學生模仿的榜樣。教師要利用學生這一心理,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成為學生崇拜的對象。首先做為學生模仿的對象,要注意自身的形體,儀表風度美。與人交往要落落大方,彬彬有禮,著裝要整潔、高雅。心靈美是最本質的美,要熱愛黨、忠誠祖國,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刻苦鉆研業務,關心愛護學生,為培養合格人才而忘我工作。語言和行為是最直接影響學生的因素。老師在任何場所講話要文明用語,語氣溫文爾雅,態度和藹親切,遵守諾言,言行一致,并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幽默感。行為要正直、大方、文明、高潔,使之成為學生崇拜而模仿的典范。利用一切有影響的、讓學生祟拜的英雄人物、先進事跡去誘導學生,做疏導工作。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要善于激發學生對良好品德的敬佩祟拜之倩,使學生由崇拜敬佩而變為模仿,直至變為自身的習慣和修養。教書育人,教師是關鍵。體育教師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認真鉆研教材,精通業務,不斷的吸收新的知識,加強自身的修養。認真研究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較大的收益。在組織競賽活動中,體育教師既是教師,又是裁判,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會直接影響學生,裁判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競賽參與者的情緒和技術水平的發揮,因此作為裁判,一定要嚴肅公正。作為教師更要講究職業道德。所以,教師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過硬的職業道德。體育教師不僅要以自己的高超技術和強健的身體形態去影響學生,還要以自己的規范行為去引導學生。
總之,體育課是將智慧、體質、意志和道德品質溶為一體的綜合教育。嚴格要求是指對學生完成體育教學任務的態度和行為、組織紀律性和品德等方面的要求要一絲不茍、嚴肅認真。嚴格要求是必須的,但又不能操之過急。當學生對達到要求感到畏難或有不良行為時,應給予啟發疏導,分析利弊,得失和危害,以提高學生的認識。同時工作要耐心,一次不能,二次,三次。還要與跨世紀人才的具體要求相結合,堅持嚴格地、耐心地,持之以恒地做疏導工作。以真正培養出適應新時期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季瀏.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案例與評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煥勛主編:《實用教育大詞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3、潘菽主編:《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4、瞿葆奎主編:《教育與人的發展》(教育學文集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 .
【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相關文章:
體育教學中的德育途徑08-07
重視體育教學中的德育08-07
略論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08-19
淺談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08-07
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08-03
談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08-02
淺談中學體育教學中的禮儀教育08-05
淺談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激勵措施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