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合作辦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高校合作辦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上海海事大學 蔡鳳鳴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本課題旨在研究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如何將教學管理,學生管理以及教師管理三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為優化教學及管理模式提供指導性意見。
本課題是對本校中美合作辦學模式的總結性研究,為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優化教學方法與教學過程,提升教師水平,培養國際型通用人才提供了有價值的、值得推廣的經驗,本校卓有成效的合作辦學模式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正面的影響,對我國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今后的教學管理改革具有借鑒作用和實際指導意義。
二、課題研究成果的主要內容和重要觀點
本課題成果共分為五章。
第一章 前言
本章是整個課題研究的總論,著重介紹了本校中美合作模式成功辦學的實效,創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學管理體系,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是,在實踐中美合作模式的過程中,依然出現了一些值得我們研究的問題。本課題以上海海事大學中美合作辦學模式與實踐為切入點,對教育、教學、管理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研究,旨在為中外合作辦學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鑒。
第二章 中美合作辦學模式下的教學管理
本章主要論述了中美合作辦學模式獨特的教學管理體系及教學監控策略。
(一)教學管理體系的構建
1、嚴格教學質量管理體系。中美合作模式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是按照上海海事大學的ISO質量管理體系中的程序文件、質量標準和質量記錄要求來執行的。
2、優化課程設置的管理。中美合作辦學模式下的課程設置包括中美雙方課程。中方的主要課程由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技能課、實踐環節組成;美方課程由專業和英語口語課程組成。課程管理圍繞著培養學生出國深造、進入外企工作這一目標來實施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注重課程設置的實用性和有效性,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3、強化對外方教師的教學管理。中美合作模式通過加大對外教的管理力度來確保教學效果和質量,加強對外教教學實施過程的監控,充分發揮助教的“橋梁作用”,完善學生成績的考核與評定系統,從而確保學生能更好地接受專業知識。
(二)中外教師教學的監控策略
1、質量保證措施和監控手段是教育教學保障體系的主要內容,也是質量標準得以實現的關鍵。質量保證措施包括教學設計、教學、考試、教學管理等標準的實施措施;質量監控手段包括學校自我監控、政府監控、社會監控。其中,以自我監控為核心,以政府監控為指導,以社會監控為評價依據。
2、教學評價和反饋是促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保持良性運轉的動力。學校依據各種質量標準要求,對每一階段和教學環節中的中外方教師的教學質量、教學效果、學生認同度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測量和評價,并把實際的結果與質量標準進行對比,及時發現問題,進行反饋和糾偏,使教學質量符合既定目標,達到保障教學質量的目的。
3、中方助教的“橋梁作用”舉足輕重。助教肩負“民意官”和“翻譯官”的雙重角色,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專業課程知識。
第三章 中美合作辦學模式下的學生教育和管理
本章以中美合作辦學模式下學生的不同特點為出發點,論述了學生教育和管理的特征及其應對策略。
(一)學生教育與管理機制
在中美合作模式下,教學管理的改革以“培養國際化通用型人才”為目標,堅持遵循我國辦學要求。
1、建設優良的治學學風,構建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中美合作模式下的校園文化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美國優秀文化理念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了蘊涵人文精神、信念追求、傳統習慣、道德風尚等因素的獨特校園文化,為學子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奮發向上的驅動力。
2、建立健全的學生激勵和考核機制,加強大學生的黨建工作。中美合作這一特定模式下的學生考核和激勵機制吸收了中外管理模式的長處,將學生的課堂學習與自學能力納入教學激勵考核的管理范疇,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完善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在中美合作模式下,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并對其有的放矢地輔導。組建了心理危機干預的四級網絡;完善學生的心理檔案,構建危機干預預警系統,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
4、優化學生教育管理隊伍的建設。中美合作模式在輔導員管理上貫徹“高進、明責、嚴管、精育、優出”的原則。重視輔導員的個人發展,暢通輔導員的業務發展出口,實現人員的合理流動。
(二)學生教育與管理的應對策略
中美合作模式下的學生教育管理隊伍需要有經驗、熟悉學生情況、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具備良好外語水平、了解東西方文化的高素質人員。完善輔導員激勵機制,擇優選拔輔導員,重視對輔導員的培訓。中美合作模式對輔導員進行了分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培訓。培訓方式多樣化,培訓時間靈活化。
第四章 中美合作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本章針對中美合作英語教學的特點,系統論述了英語教學改革所遵循的理論原則以及教學實踐的實際成效。
(一)英語教學改革原則依據及策略
1、針對中美合作模式的辦學方針,制定合理完善的英語教學要求。中美合作專業學生的英語學習目標:第一年以強化英語訓練為主;第二、第三學年的專業課程主要采用美國圣馬丁大學相同專業的本科英文原版教材進行英語授課。
2、根據生源特點制定適合中美合作模式的英語教學策略。上海生源的英語總體水平略高于外地生源,但是上海生源和外地生源中的個體差異依然存在。因此,英語教學采用了一套獨特模式及教學機制,注意地域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英語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盡快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
(二)英語教學改革具體措施
1、改變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模式與課程設置。培養學生的獨立治學能力,貫徹“學生中心論”,注重對學生“后攝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以保障學生英語學習的高效與長效。
2、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中美合作模式以“培養國際通用型人才”為目標,采用了中美教師合作授課的新形式,增加了新課程的設置,注重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3、細化英語教學微觀策略。從三個層面(語法層面、語用層面、以及心理層面)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的語言交際能力。
4、改變考核方式。中美合作模式下的教學考核形式趨于多樣化,學生的總評成績在平時成績、各項單元測試與四級考試成績相結合的基礎上得出,兼顧過程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兩種評估手段,充分、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與真實水平。
(三)英語教學的實際成效
經過近三年的英語教學改革和實踐,適合中美合作模式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行之有效。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得以加強和提高,教師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也日趨完善。
本課題采用問卷調查、外籍教師專業課程歷年評分、以及四級過級率相結合的形式,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加強和提高進行有效地檢驗。綜合以上三方面的分析結果,尤其是改革后注重實際應用能力的大學英語四級過級率(04、05和06級的四級過級率分別為93.3%、99.2%和90.7%),證明中美合作專業模式下的英語教學質量在逐年提高,英語教學模式行之有效。
第五章 結論與對策
本章主要對中美合作模式成績成效進行了全面的總結,指出了教學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一)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中美合作項目所招收的學生背景各異,學生中存在盲目認同西方文化,個性發展不健全等情況。此外,中美合作項目的高昂學費給一些學生帶來巨大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
1、分階段、分類型逐一解決學生思想問題。第一階段(學生入學及在讀階段):讓學生充分了解東西方經濟文化差異,培養他們健全的心理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第二階段(學生畢業階段):積極創造各種條件為學生就業提供便利,同時注意疏導學生,鼓勵學生直面困難,以積極的態度求職就業。
2、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學生除了常規的學習問題,還要面臨外教全英文授課及學習原版教材的挑戰。針對學生的學習問題,除引導學生適應外籍教師的授課方式,掌握授課內容之外,還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督促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更好掌握所學課程的專業知識。
(二)外教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中外合作辦學中,外籍教師的授課質量是重中之重。在本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了外籍教師在教學中出現的某些問題,如教學時間安排問題,課程安排的隨意性,考核方式不夠合理等。
1、教學時間安排的問題。由于條件因素的限制,通常是一門課程集中在三周完成。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比較大,短時間內無法完全有效地消化大量涌入的知識。對外教而言,在短時間內,無法發揮國外較先進的教學方式的優勢,很多知識點只能泛泛地講解。建議在加強對學生的管理與外教的規范的同時,能盡量延長教學周期,更為合理的安排教學時間,以更好地保障教學效果。
2、課堂教學內容的隨意性問題。由于每學期美方的教授授課風格、所選教材的內容均不盡相同;授課時間有限,每位教授刪減內容的隨意性較強。建議加強對外籍教師教學內容的規范管理,在規定合理的教學內容基礎上,允許一定程度的調整。
3、考核方式的隨意性問題。國外的考核方式具有一定的先進性,但考核的隨意性也存在。不合理的考核方式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真實效果。建議在提倡先進考核方式和多樣化考核方式的同時,注重考核標準的合理性和考核形式的相對統一性。在吸取國外先進理念的同時,制定嚴格的考核規范,加強對考試方式規范化的管理。
三、課題成果的學術價值及社會影響
本課題的學術價值在于:在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實施了獨特的教學管理、學生管理、以及教師教學的改革模式,成功實踐了適合中外合作辦學模式的教改策略,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就業率高、專升本升學率高、出國留學簽證成功率高。歷屆畢業生就業率均達96%;專升本錄取率達到報考人數的50%以上;大學英語四級通過率均達85%,且逐年提高,出國留學成功率均達100%。
本課題的社會影響:經過近2年的調查研究,本課題達到了預期的研究效果,在省級和校級刊物上公開發表了相關的研究論文如下:1、“中美合作模式英語教學成效實證研究”:發表于《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年第1期;2、“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之對策”:發表于《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職教教改論壇文集》2007年8月;3、“提高大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策略與實踐”:發表于《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職教教改論壇文集》2007年8月;4、“由外教引出對教學及考核的思考”:發表于《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職教教改論壇文集》2007年8月;5、“提高大學生英語讀、寫、說能力的迫切性及途經”:發表于《上海海事大學/海事高教研究》2006年第4期。
【高校合作辦學模式研究與實踐】相關文章:
校企合作模式的實踐與思考08-22
關于高校教學、科研一體化模式的研究08-26
淺談地方高校的辦學特色08-27
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08-27
· 物流企業經營模式研究04-10
農村電力管理模式優化研究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