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物理單元達標教學的實踐
為了加強物理教學的科學性,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1987年開始,我縣物理學科有計劃地進行“單元達標教學”試驗。所謂“單元達標教學”,就是根據物理教學的實際,借鑒“目標教學”的基本理論,首先制訂教學目標,然后依據教學目標組織單元教學從而實現大面積提高質量的目的。從1990年我縣高中招生物理成績看,試驗班的優生率較試驗前提高20%,較對比班提高24%。差生率較試驗前降低25%,較對比班降低30%;近幾年來,我縣高考物理成績一直在全區ll個縣(市)中名列前茅。
我縣的教改實驗充分證明,實施單元達標教學,能夠大面積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做法是:制訂教學目標體系,建立統一具體的教學標準。在省課題組的具體指導下,我們依據教學大綱,結合我縣學生和物理教學實際,借鑒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理論,分別制訂了高、初中各年級各單元及課時的教學目標體系和目標測試體系,對每一個知識點都有具體的明確的層次要求和測評措施,把原來抽象籠統的教學目的變成具體化、行為化和可操作化的教學目標,把傳統的終結性考試變成貫穿于教學過程始終的形成性評價。教師在教學目標的統一控制下,能動地主導教學,克服了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學生根據教學目標,能夠激發達標欲望,及時了解達標情況和調節學習活動;教學目標也為教學評價提供了統一的客觀標準。
構建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過程。我們根據現代教學理論,構建起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課堂教學模式;針對目標,診斷補償一展示目標,指導自學一依據目標,點撥講解一緊扣目標,反饋矯正。具體他講,就是圍繞教學目標,實施定向教學,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地進行“引導自學,啟發點撥,講解歸納,達標練習”,構成環環相扣,秩序漸進的“小步子”教學序列。
快反愧強矯正,實現單元達標。在單元達標教學的整體結構中,我們把反饋矯正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中,首先通過診斷測試,實現課的反饋,及時進行補償教學;通過課堂提問和形成性測試,取得課堂反饋,及時發現缺陷和差異,進行矯正補救,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較好地實現了當堂消化當堂達杯;在單元教學結束后、及時進行單元形成性測試,師生從中獲得反饋信息,實現單元反潰對未實現達標的學生,強化矯正補救措施,采勸個人自學、獨立矯正、小組討論,互相矯正;群體訓練,變式講授”等形式,給學生第二次學習的機會。矯正補救后,再進行本單元的平行性測試,90%以上的學生實現達標,才可以進行下一單元教學。教學過程中的反饋矯正系統構成了一個完整嚴密的控制體系,把握著學生的參與度和目標的達成度,確保了教學過程的連續性和科學性。
【物理單元達標教學的實踐】相關文章:
對初中物理教學實踐的淺談08-25
淺論初中物理教學實踐08-21
物理“微課”教學的實踐探索08-20
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有效設計與實踐08-25
單元教學新探08-17
單元教學反思08-24
語文單元教學反思08-25
面積單元教學反思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