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政治論文>社會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與創新

    社會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與創新

    時間:2022-08-17 20:15:15 政治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社會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與創新

    社會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與創新

    社會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與創新

     

    芙蓉區大同學校 周繼來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對未.來教育作了如此論述:“未來教育=人腦+電腦+網絡”。將信息技術與小學社會課堂教學進行整合,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探索新型教學模式,從而改變傳統的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角色。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實踐、應用的能力,及小學生主體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改變教與學的效果。

      結合我校小學課堂教學結構的改革、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對社會課教學進行整合與創新。

      一、信息技術與設趣激情的整合

      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關鍵是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激發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志向”現代信息技術以其本身的特有的功能而具備了趣味性的特點,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有著極高的價值。利用信息技術的動畫、圖像、解說、文字、音樂等多種信息,能使學生通過電腦手段,觀其境、聞其聲、觸景生情,充分調動了積極性、主動性,能更好、更快、更準、更深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例如教學小學社會第一冊第二單元《學校的生活》第一課《我們的學校》時,教學一開始,就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創設一組學校門口的畫面,采用觀察法,讓學生迅速地進入本課的教學環境中。這時,學生一看,倍感親切,由此所設置的情景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引入本課的學習之中,從而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熱情。使學生“課伊始,趣亦生”。并帶著探求新知識的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重新認識我們的學校的過程中。

      通過信息技術與社會教學有機地整合,同學們躍躍欲試,言之有物,興趣盎然,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參與,充分發揮多種感官功能,動耳聽,動眼看,動腦想,動口說,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和空間,讓課堂充滿活躍的學習氛圍。

      二、信息技術與自主學習的整合

      面對未來,我們現在的教育旨在開啟和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體能力,塑造和弘揚學生的主體人格。只有使學生成為教育活動和自身發展的真正主體,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信息技術具有資源共享等功能,為學生提供多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從而拓展了想象力,開拓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教材,先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再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方法進行自主學習。營造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氛圍。也就是由信息技術創設一個好環境,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學習有了動力,發揮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實現了學生的自我反饋,并將知識外化。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在合作中學,在實踐中學。使課堂教學能充分地面向全體學生,廣大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互相關心,增進同學間的友愛,使學生不僅學會知識,而且學會做人,也使教師在課堂中成為學生合作的伙伴、討論的對手、交心的朋友。

      如:小學社會第三冊《青藏高原》中的地理風俗,對生活在南國水鄉的學生來說是很難想象出青藏高原特有的地理風光。這時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互聯網的資源共享的優勢,從網上下載有關青藏高原的人情風俗、地理風光,并結合Authorware設計制作一組介紹青藏高原的特有畫面,采用直觀演示法,把陌生的情境在學生面前清晰地顯示,并播放《青藏高原》動聽的歌曲。學生一下子進入了教材所描繪的情景之中。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擴展了學生的探索空間。這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讓學生通過上網,進一步了解青藏高原的地理及人情風俗。從而構建自己的探索思維。而且讓學生把網上學到的知識輸入電腦,讓全體學生得到共享。這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參與的教學要求。

      課堂上正是利用信息技術的圖文并茂,音響逼真的功能來渲染情境,讓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挖掘教育教學資源,改變過去照本宣科的現象,同時自然滲透德育,陶冶學生美好情操,從而使學生的思維、想象得到發展。

      三、信息技術與創新能力的整合

      培養學生創造性是創新教學的歸宿。有創造性的人才有雄心、有決心,敢于進取。同樣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關鍵。每個學生都是特殊的個體,都是一個有自己的個性、愛好的活生生的人,每個學生都有自我發展的需要,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思考表達,創造并獲得成功的機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如教學小學社會第三冊《臺灣》一課時,教師通過課件介紹臺灣的人情風俗后,學生對臺灣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我們應該怎樣同臺灣的少年朋友手拉手,描繪祖國統一后美麗的藍圖?”以此引導學生上網,同臺灣的少年朋友手拉手,進一步了解臺灣的奇特風光,共同描繪祖國統一后美麗的藍圖。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潛能,以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勇于創新的能力。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整合、創新,不僅僅是一種方法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資源帶到了課堂教學活動中,合理、機動地運用信息技術。把學習空間還給學生,給學生提供視覺、聽覺和創新思維。豐富學生的表象,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

    [1] [2] 下一頁


    發展的能力。這樣,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會被激發出來,創造潛能就會被充分挖掘出來。其各個環節的優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信息技術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整合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上一頁  [1] [2] 


    【社會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與創新】相關文章:

    立足創新重視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的有效整合08-15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08-22

    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整合的意義03-23

    化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探索08-17

    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初探08-17

    運用信息技術整合各科教學08-17

    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整合的幾個概念08-17

    信息技術+學科課程  整合出一條創新之路08-17

    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思考08-22

    運用信息技術整合各科教學的論文08-24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综合网 | 亚洲免费国产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乱码不卡 | 亚洲欧美成αⅴ人 | 亚洲免费人各人国产 | 日本人成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