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英語論文>全國第三屆中學英語初中優質課決賽分析

    全國第三屆中學英語初中優質課決賽分析

    時間:2023-02-27 12:07:18 英語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全國第三屆中學英語(初中)優質課決賽分析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主陣地,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激發學生情意、活躍學生思維,是使學生把所學知識轉化成技能和能力、增強跨文化意識、發展學習策略和教師調控教學能力的主戰場。

    為了進一步檢驗、總結、交流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經驗,推廣實施素質教育的成果,全面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表彰、鼓勵一批潛心研究、勇于探索、教書育人、成績斐然的優秀教師和輔導教師,我們在武漢市舉辦了全國第三屆英語(初中)優質課決賽。經各省市初賽、復賽層層選拔,33名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參加了這次決賽。湖北省、武漢市教委和教研室承辦并做了卓有成效的組織和準備工作,參賽教師積極熱情的參與和廣大師生的大力支持,使競賽得以順利進行并取得圓滿成功。下面我代表評審組對這33節參賽課作一粗略評析。

    就課堂教學整體上來看,這次決賽的英語課堂教學質量較之1997年洛陽市初中、1999年合肥市高中和2000年珠海小學英語優質課競賽有了顯著的提高,特別是西部地區:陜西、甘肅、青海、云南、新疆等省和自治區的課堂教學有了很大的進步。西藏也參加了競賽。他們與發達地區英語教學上的差距有所縮小。具體表現在更新了教育觀念,轉變了傳統的英語教學思想,教師根據學生心理認知規律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在制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過程、創設英語情景、選擇教學策略和方法,以及獲取反饋信息以調節教學等各個方面都較從前有了很大的進步。

    一、教師素質明顯提高

    這次教學內容一改過去只選用人教社編寫的現成教材中的課文的做法,而是采用一組結合當前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實際重新編寫的新課文。盡管新課文僅限定于對話和閱讀兩種體裁,但課文內容新,題材新,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手頭又無現成的資料作參考,還要自作課件,因此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由于教師的教學理念有了較大的轉變,在教學中教師都能既注意讓學生掌握語言的基礎知識,且更重視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其次,教師的語音、語調基本正確,口語較流利,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師教得自然,生動活潑,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競爭精神。例如,青海教師的電腦出故障,黑龍江教師未聽見上課鈴等這些突發事件造成教師的心理壓力很大,但他們都能沉著應付,堅持把課上好。西藏教師第一次參賽,北京鐵路中學的教師就主動協助制作多媒體課件,發揚了互助、合作的精神。

    二、課堂教學體現學生主體性思想

    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是21世紀培養高質量、全面發展和具有創造性人才的根本途徑。課堂教學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了學生主體性思想:

    1.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主體意識

    有的教師能注意發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體意識。學習是學生的任務,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大多數教師能改變過去一講到底,搞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方法,增加學生的英語實踐活動,建立民主、互助、關心、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營造課堂教學的民主氣氛,尊重學生的思想情感,從而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2.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意識

    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項英語學習活動的意識,是體現發展學生主體性的重要標志。增強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不僅能發展學生主體性思想,而且還能有效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加速學生理解語言知識,縮短知識轉化成技能和能力的過程。

    大多數教師能注意組織,并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諸如在設定的情景中讓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聽和練,從而理解教師講解的語言知識;讓學生認真模仿錄音和教師的正確語音語調,積極主動參與回答問題、提問題、表演、敘述、討論、辯論,完成與課題相關的任務等活動。

    除了組織多種英語活動外,教師還采用了多種表揚手段,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意識。教師使用的激勵、表揚手段極為豐富多彩,有表情、手勢、動作、分組評分等精神獎勵和贈送小禮品等物質獎勵。教師還毫不吝嗇地使用多種英語話語來激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和提高學習的主體意識。

    3.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激勵創造性意識

    啟發學生積極主動思維,激勵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創造性,是實施學生主體性向深層次發展的重要標志。英語教學只有在學生能積極主動地進行思維活動時,才能扎實地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和為交際進行聽說讀寫英語的能力,并更進一步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作用,形成學習英語的良性循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是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關鍵。這是民族、歷史賦予我們的崇高使命。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在這次參賽活動中,有的教師能根據英語學科的特點,積極主動地思考,設計問題情景,組織任務和課題等活動以培養學生創造性地運用英語知識表情達意的能力,從而激勵學生創新意識和主體性意識的發展。

    4.激勵情意,促進發展主體性思想

    主體性是情意的重要因素和情意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情意的全面發展能加速促進主體性意識的培養。有的教師能注意挖掘課文中的情意因素,并在學生運用英語表情達意的過程中促進發展學生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如教導學生熱愛勞動,幫助父母整理屋子和花園;培養工作的責任心、認真負責計劃和組織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活動;發展學生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人際關系;培養諸如少年足球隊在巴西為祖國刻苦訓練的精神和巴西人民熱愛我國小隊員的國際意識,以及警長捉小偷、保衛辦公大樓安全的警惕性等等。學生學習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的發展不僅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英語運用水平,而且還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體性意識的發展。

    三、創設和利用語言情景

    任何語言知識和運用語言進行的交際活動都是在特定的情景中發生和存在的。盡管是一個英語單詞,它都是客觀世界現實情景的反映。英語單詞book之所以能產生和存在,就是因為在客觀世界、現實生活中存在著“書”這樣的實物。如果在客觀世界中不存在“書”的實物,英語單詞book就不會產生,也就不會存在。用于實際的單詞、句子、語篇都是客觀世界現實情景的具體反映。詞、句、篇只是客觀現實情景的聲音和文字符號。因此,英語教學要創設情景,利用真實的情景講解語言知識,進行技能訓練和培養聽、說、讀、寫等運用英語的能力。這樣既能加速英語知識向技能、能力轉化的過程,又能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動機和情感意志,達到減負增效、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的目標。

    參賽教師很重視用各種手段創設情景,他們對多媒體情有獨鐘。幾乎所有的參賽教師都獨立制作了多媒體課件。這成了這次參賽課的一道亮麗的風景。連從未見過電腦制作多媒體課件的西藏代表,在眾多教師的關心幫助下,也制作使用了多媒體課件,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除了廣泛運用卡片、圖片、簡筆畫、投影儀、錄音等工具和眼神、表情、動作等身體語言組織現場情景外,很多教師還充分利用表格和英語關鍵詞語等手段創設情景,呈現主題和課文的段落大意,突出英語知識的重點難點,使課文變得既簡潔清晰、具體形象,又富有邏輯和條理性。這些都有利于學生快速理解和流暢地表達思維,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四、扎實掌握語言知識

    語言知識是掌握運用英語的基礎。沒有扎實的語言知識基礎,也就難以培養運用英語的能力。大部分參賽教師都很重視英語新詞語的講解,他們采用了以下幾種有效的方法使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1.整體把握課文,突出重點難點

    教師能整體地把握課文內容,對重點難點給予詳盡講解。教師處理和解決了課文中新詞語的難點,就為學生理解課文掃除了障礙。教師經過重新組織使難點變得簡單,就會使學生更易于理解掌握課文內容。。

    2.設計情景,講解新詞語

    有的教師選用國內外足球比賽的熱烈場面,節奏感強烈的歌曲,興高采烈、緊張熱鬧的人群,沸騰狂熱的喊聲,還配上了足球明星的照片講解新詞語:captain和training to become football stars of China;有的制作海灘游泳和空間站降落過程的多媒體課件分別講解beach和Russian space station came lower and lower, then it crashed into the Pacific Ocean的生動具體的場面。

    全國第三屆中學英語(初中)優質課決賽分析

    [1] [2] [3] 下一頁


    3.聯系生活實際,配以眼神、表情、動作或實物、圖片

    教師通過聯系生活實際用表情、動作、眼神等講解skin,利用實物等講解balloons, banners和decorations等。采用高樓大廈的照片、圖片、多媒體課件講解building和blonde hair等。還有少數教師簡要地分析詞的結構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詞形,如teen age, Brazil ian等等。

    五、著重培養運用英語的能力

    初中英語教學不僅要掌握扎實的語言知識,更要注重培養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從語言的內容角度來看,語言具有內容和形式兩個基本因素。語言內容是指運用語言理解和表達的意思。語言形式是指語音、詞匯、語法和課文等語言的符號。內容體現語言的本質特征,形式是內容約定俗成的符號。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是要掌握語言形式,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運用語言進行理解和表達思想的能力。語言形式是為運用語言服務的,沒有語言形式就難以掌握運用英語的能力。從語言的功能角度來看,語言具有功能和結構兩個基本因素。語言功能是指運用語言做事。語言結構是指語音、詞匯、語法、課文的語言結構模式。學生學習語言的主要目的是運用語言做事,運用語言進行交流思想,吸收和傳遞信息。但是,牢固掌握語言結構模式能促進自如地提取語言結構用以做事、交流思想和吸收、傳遞信息。英語教學應以語言的內容、功能為主,語言的形式、結構為輔,內容與形式、功能與結構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相互提高。著重培養運用語言的能力,已為這次大多數參賽教師認同并作為主要目標來實施。教師著力通過對話、敘述、討論、辯論、角色表演等多種手段培養學生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的能力,完成任務和課題。

    六、提高課堂教學的層次

    多數參賽教師都能在潛心鉆研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整體把握課文的線索,從課文整體出發,經過部分分析講解,再落實到掌握整體課文內容。這種“整體──部分──整體”的設計和教學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英語課文教學的質量。教師在整體把握課文教學的過程中能注意提高教學目標的層次,主要表現在把課文內容拓寬于新情景之中。

    1.牢固掌握課文,拓寬課文內容

    在課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突出新知識的重點難點,并進行強化訓練,利用聽說讀寫多種訓練形式使新知識轉化成技能。但是,教師并不僅僅停留在圍繞掌握課文知識進行技能訓練上,而且還設計新的語言情景,拓展課文內容,把教學的課文內容、詞語運用到新的情景之中進行表情達意的思想交流,使學生對語言的掌握從技能層次提升到了能力層次。這不僅是一個操練數量上的變化,而且是一個質的飛躍。這是從機械性的技能操練向靈活性的交際性運用能力的更高層次的飛躍。。

    2.課文內容運用于學生真實的生活實際

    “在新的情景中運用”包含兩個概念。一是指在創設的新情景中運用;二是指在教學真實生活實際的新情景中運用。創設的新情景具有模擬的性質,是復制的、重新設計的、類似真實生活的實際情景,但還不是真實的實際生活情景。真實的實際生活情景是學生生活在其中的真實情景。在真實的生活實際情景中運用要比在模擬的、創設的新情景中運用更高一個層次。除英語教學本身具有真實情景性之外,在這次參賽課中“我國是否要建立空間站”的問題,是學生生活中會真正遇到的。學生在用英語辯論時,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應該說是在新的真實情景中有感而發,是英語運用于學生真實的生活實際。這是真實情景中的交際活動,值得提倡。

    七、問題的研討

    對于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問題,我們要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觀點來處理它們之間的矛盾和關系。

    1.關于學生主體性的問題

    英語教學要正確處理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在英語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指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的教也是為了學生的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指導、輔導,組織、調控和參與教學的作用,旨在幫助學生學習進步。因此,教師一言堂固然不可取,那種過分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也具片面性。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內因,教師是外因。內因是決定性因素;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但外因能反作用于內因,促進內因的變化和發展。甚至在特定的條件下,外因還能起決定性作用。但是,在這次參賽的課堂教學中仍有不少課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不夠。具體表現在教師講得多,學生練得少。一堂課講完新詞語后,只用少量時間領讀課文,下課鈴就響了。更主要的是,學生還不懂教師用英語講課的內容。教師水平很好,語音語調正確,口語自然流暢,但學生聽不懂。原因是教師對學生的主體性認識不足,不了解學生,不善于了解學生知識、技能和能力的具體水平,不善于了解師生間的鴻溝有多深、多寬。“了解學生”不是小事,不是可有可無無關緊要的事,而是大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善于掌握“了解學生”這個重點和難點并能妥善地處理,才能面向全體,兼顧個性發展,同時其它教學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2.關于課文的問題設計

    關于課文的問題設計涉及面很廣,根據這次參賽中出現的問題有三個主要方面值得討論。

    (1)以內容為主,還以形式為主

    課文有內容與形式之分。課文教學目標有掌握知識和能力之別。因此,在處理安排課文教學時存在著內容型與形式型兩類。在培養目標上也有知識型和能力型兩種。內容型與能力型有緊密的聯系。內容型以課文內容為主線,旨在培養學生為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形式型以課文的形式為主線,旨在培養學生掌握語言知識和使用語言知識的能力。在這些參賽課型中,既有內容型,也有形式型。例如,兩種類型在處理A letter課文時,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方法和兩種不同的效果。看來內容型的效果超過知識型。

    內容型:重點在掌握課文的內容。教師在講解新詞語、聽和閱讀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設計了課文內容的簡表。學生根據簡表的思路,通過三次閱讀課文和操練,逐步聽、說、讀、寫后掌握了課文內容。之后,教師并沒有著重講解寫信和信封的格式,只是稍加指點后,設計了兩個新情景:一是魏華等幾位學生去機場迎Mark回中國;二是全班開歡迎會歡迎Mark歸來。通過讓學生進行角色表演,鍛煉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知識型:重點在講解寫信和信封的格式。教師約用13分鐘的時間引入和講解詞語,又用約5分鐘的時間閱讀和聽課文各一遍,并做一個問答和6個正誤題,然后用大半節課時間講解寫信的格式和信封格式。

    (2)課文整體教學,還是分段教學

    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課文教學還可分成整體教學與分段教學兩種類型。整體教學從課文整體出發安排課文教學;分段教學把課文分成幾個段落進行逐段講練。這次參賽教師大部分都從課文整體出發安排教學,也有少數教師采用分段教學的方法。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任何事物都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是一個整體。人認識事物首先是從整體感知認識事物,再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認知部分,最后又落實到深化認知整體。這種方法從整體著眼,在整體的基礎上去理解部分內容,這樣居高臨下,就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新的語言知識和意義以及知識間的前后聯系、邏輯關系,進而知識也容易在頭腦中持久貯存和保持。從部分段落入手,容易造成學生見木不見林,會給學生理解、領悟和掌握新的語言知識的意義和意義間的邏輯聯系帶來一定的困難。

    (3)基于課文內容,又不拘泥于課文內容

    課文是英語課堂教學之本。學生主要通過學習課本中的課文內容逐步積累、掌握運用英語的能力。教師重視課文教學、基于課文教學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重視課文教學、基于課文教學不等于說英語教學始終只能圍繞著課文內容轉,不能越雷池一步。有的教師組織英語教學僅圍繞著課文講解新詞語,又圍繞著新詞語進行問答、句型操練和模仿朗讀課文、背誦和復述課文。這種只圍繞課文進行機械技能訓練,就難以培養學生在新的情景中創造性地靈活運用課文中所學新詞語表情達意的能力。課文教學只能既基于課文,牢固掌握課文中新學的語言知識,繼而又不拘泥于課文,超越課文,把所學的新知識聯系已掌握的知識,新舊聯系,組成完全不同于先前的知識結構,并在新的情景中交際運用,從而培養學生在新情景中創造性地、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表情達意的能力。。

    3.注意教學的結果,更要重視教學的過程

    英語教學要完成英語教學大綱(課程標準)所規定的目的要求。完成了教學目標就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目標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經過一個較長的教學過程。因此,教學結果和教學過程是不同范疇的兩個不同的概念。

    (1)重視過程,結果水到渠成

    學生掌握知識和理解、運用英語的能力的目標,不是幾天、幾周、幾個月能實現的,而是要經過一個長期的認知過程。英語語言知識最初是在情景中經過聽覺、視覺的感知或教師講解被學生感知理解的,并通過瞬時記憶印入腦海之中,然后通過模仿、記憶、復述等強化聽、說、讀、寫等訓練手段形成技能,把短時記憶的知識逐步加深影響進入長時記憶庫,進而又通過在新的情景中創造性地聽、說、讀、寫的運用,使知識、技能形成能力,并長期保持在大腦記憶庫里,并被隨時提取運用。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每個步驟同時還伴隨著及時的檢測、反饋和調整學習進程的過程。這樣的學習過程往復無窮,直到學生達到能自然流暢地掌握運用英語的能力。學生通過這樣長期的有規律的心理認知過程達到了掌握英語的結果。這樣既注意結果,更重視過程,才符合學生學習英語的認知規律。重視和符合了掌握英語的認知規律,達到即定目標也就水到渠成,自然實現。

    (2)沒有教學過程就沒有良好的結果

    在參賽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常常能見到沒有過程,只有結果的課。英語教學存在著跳躍現象。例如,有的教師講解新詞語一閃而過,知識還未被學生理解,又跳過各種技能訓練,直接進入運用階段。從表面上看,學生運用英語自然流暢,實際上學生使用的都是早已掌握了的知識,而新課文中新的語言知識卻使用得很少。教師設計這種只有舊知識,沒有新知識的加盟,沒有新舊知識聯系組合成新的知識結構的過程,學習就會停滯不前。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長此以往,教學規定的目的就難以達成,良好的結果就無法實現。

    (3)教學過程層次不清,存在著顛倒現象

    有的參賽課所設計的教學過程層次不清,不符合學生掌握英語的心理認知規律:先易后難、先簡后繁、由淺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由理解到表達和先準備后運用等。教學過程中各步驟間存在著顛倒現象。其一,先問答后做正誤選擇題。學生既然能進行問答練習了,基本上已經完全理解了課文內容,那么用以檢查學生是否理解課文的正誤選擇題就是多此一舉了。教學宜先做正誤選擇題,為學生做問答練習鋪墊;其二,先對話后問答和先敘述后問答。對話和敘述是一種運用英語的能力。問答是一種技能訓練。對話和敘述運用能力比問答技能訓練要高出一個目標層次。學生既然能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進行對話和敘述活動了,那么問答練習則成畫蛇添足,浪費時間。根據心理認知規律,對話和敘述活動是在問答練習后進行的。問答練習是技能轉化為能力過程的中介,它能減低對話和敘述的難度,促進對話和敘述能力的加速發展;其三,先表演后準備。個別教師在設計教學步驟時先組織學生上臺進行角色表演,而后再分小組活動進行準備,這是本末倒置。如果學生已能進行角色表現,之后的準備立意就要更高,要達到更高目標層次上的要求:教師或學生自己設計新的情景,學生小組準備后,能在新的情景中創造性地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角色表演。事實證明只有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先準備后運用,不斷提高學習的目標層次,逐步達到英語教學大綱規定的要求,才符合學生學習的心理認知規律。

    4.新詞語單獨教,還是結合課文教

    在設計課文新詞語教學上,很多教師都設計了一個單獨教單詞的呈現環節,而且費時20分鐘左右。新詞語單獨教的主要理由是為教新課文掃除障礙。對于新詞語多、長而難的課文來說,掃清新詞語障礙,減輕難課文的理解難度,以便教學能順利進行,是在情理之中。但是,花上20分鐘時間,似乎太長了一些。誠然,這次參賽的課文,還不能說是屬于新詞語多、長而難的課文,要花上半節課的時間去掃清障礙,勢必影響聽說讀寫的技能訓練和能力的培養。其次,脫離了課文上下文特定的情景而去絞盡腦汁追求設計與課文無關的情景講解新詞語,似乎只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且還會障礙學生根據課文上下文具體情景進行積極主動地猜測詞義的思維活動,抑制學生主體性思維的發展。問題在于根據上下文情景猜測詞義的能力,是學生學習英語終身受用的一種能力。有的老師在既無情景暗示的條件下,還兜著圈子講解新詞語。這種方法既花時間,學生還難以理解接受。而結合課文講解新詞語,學生就能憑借課文上下文的語言情景猜測理解意思。學生猜出新詞詞義后,教師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還可盡量讓該學生用英語講解詞義以增強學生英語實踐的機會和主體性意識。對于學生難以猜測詞義的新詞語,教師可根據上下文情景稍加點撥,只需使學生理解新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具體意義,這就達到了理解的目的。這樣花時少,理解快,既可騰出更多的時間培養學生聽說讀寫運用英語的能力,又能培養學生根據上下文情景獨立地猜測意義的能力,達到了減負增效的效果。另外,很多教師在講解詞匯過程中對詞的結構點撥還不夠。

    5.訓練心理素質,加強應變能力

    制作和利用多媒體課件不僅能加速理解新知識和掌握聽說讀寫的能力,又能集中學生注意力,發展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教學質量。但是,人是決定性因素。電腦多媒體課件是人制作出來的,還需要人來操作,并要電源、電腦硬件和磁盤軟件等多種客觀條件配合才能成功使用。一旦電源被切斷,硬軟件出故障、多媒體課件就無法發揮其應有的效用。這時,如果教師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靈活應變的能力,就能妥善處理突發事件。平時,教師要做好一旦多媒體課件失靈,教學也能順利進行的心理鍛煉和準備。不能多媒體課件一失靈,教師就干著急等著修復后才能再上課。這種完全依靠多媒體的想法是危險的。另外,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執行設計的教案不熟練而造成失去某一個步驟、少用某一個情景、忘記某一個課件,此時教師應沉著應付、機智處理,不能因為緊張而造成心理空白,以致打亂了整個教學步驟。要達到這種要求,全憑教師平時注意加強自身心理素質的訓練和靈活機動應變能力的培養。

    6.增強終身學習意識,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這次參賽教師的英語水平、教學能力等各個方面都有明顯的提高。但教育部對初中英語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當前,教育部規定今年秋季開始,小學從三年級起開設英語課。幾年后,小學生到六年級畢業時已接觸了600~700個單詞,相當于現在初中畢業時掌握的詞匯量,運用英語的能力也遠比初中起始的水平高出許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不增強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提高自身全面素質,將難以擔負起國家交給的重任。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還在于教師。有了高質量的教師,才能保證高質量的教學水平。當前,教師進修學習主要應從三個方面提高:一是提高英語水平,特別是口語。教師要有正確的語音語調,能用自然流暢的英語組織英語課堂教學;二是提高教育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教師要結合自身英語教學實踐,努力學習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特別是英語教育學、英語教育心理學和英語教學法,以提高英語教育的理論水平,升華自身的英語教學實踐,反作用并再指導教學實踐,促進提高教師自身英語教學實踐能力;三是提高教科研興校、教科研興英語學科和進行教育教學科研的意識,加強教育教學科研的實踐。教師從走上講臺的第一天起,就應有意識地學習教育理論,積累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點滴經驗,勤思考、常總結、寫體會,提高教育教學科研水平,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章兼中

    上一頁  [1] [2] [3] 


    【全國第三屆中學英語初中優質課決賽分析】相關文章:

    全國第二屆中學英語優質課競賽課堂教學觀摩分析報告(下)08-08

    全國第二屆中學英語優質課競賽08-08

    《故都的秋》 [優質課大賽的預賽和決賽的 ]08-16

    參加全國小學生英語競賽決賽記事作文08-15

    從第三屆全國舞劇觀摩演出看舞蹈創作08-05

    中學英語教學現狀分析及教學策略08-17

    足球決賽作文01-31

    職業中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及防治對策08-17

    黨性分析報告(全國通用版本 范文)08-1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 | 中文精品欧美无线码一区 | 午夜资源一区二区三区 | 香蕉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 思思96精品国产 | 亚洲欧美最新在线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