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新課導入管窺
小學數學新課導入管窺張安蛟
常言道,“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數學課設計一個好的開頭,有事半功倍之效。多年來上課與聽課,發現我們教學中常用的開頭有如下幾種。
1、 點題式:開門見山,單刀直入。以短平快見長,略欠藝術性。
2、 復習式:承上啟下,以舊引新。減緩坡度,平穩過渡。
3、 提問式:以石擊浪,啟發思維。引起學生自覺思維。
4、 實例式:感性出發,聯系實際。以感性理解理性。
5、 類比式:求同存異,防止混亂。運用正遷移,防止負遷移。
6、 探究式:創造條件,引導發現。能激發分析探索能力。
7、 故事式:鮮明生動,引人入勝。
8、 糾錯式:先練后講,以錯明理。
9、 其他式:謎語式,聊天式,……
不管哪一種導入,必須具有吸引力,短時到位;必須具有趣味性和針對性。要注意年級、教材、環境、時間等。切忌廣告和故弄玄虛。同時,每一種方法不應該是孤立的,我們要融會貫通。這也體現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下面我們舉出些實例以作參考:
例1:“按比例分配”一課導入。
第一步:一堆煤200千克,分給體力基本相同的人搬,平均每人分多少?
第二步:如果分給大人和小孩,怎樣分合理?
例2:“加減法的簡便運算”導入,許多老師喜歡采取探究式、類比式、糾錯式。
比賽:兩組題,分組接力競賽。
238+195= 238+200-5=
474+899= 474+900-1=
738-497= 738-500+3=
1564-996= 1564-1000+4=
這里我們要注意分組的學生情況,分配公平。這樣開頭很快產生矛盾與興趣。
例3:“有余數除法”有老師采取“小棒法”。
小棒: 8根 9根 10根 11根
每四根擺一個四邊形,結果為何不一樣呢?接著引入算式。
例4:“乘法的初步認識”導入。
① 1+3+2= ②2+2+2=
觀察①②不同點 象②題你能寫出幾個?
5+5+5+5= 1+1+1+1+1+1+1+1+……(100個1)=
怎樣運算簡便呢?
例5:“長方形周長”導入。
提問:用一段30厘米的繩子圍長10厘米,寬6厘米的長方形可以圍住嗎?
思考:長10厘米,寬只能是幾?
例6:“小數的初步認識”導入。
找與眾不同的數: 15 101 385 3.5 47 53。
揭題:“3.5”,有一點,就叫小數點,這個數叫小數。
例7:“用字母表示數”導入。
方法一:阿Q和小D在看W的悲劇;我在A市的S街上遇到N年未見的同學。
句子中字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方法二:撲克牌的A、K、Q、J表示什么?
方法三:出示等式 0.5+X=3.5 X表示什么?
擦去等號 0.5+X X表示什么?
【小學數學新課導入管窺】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多媒體導入新課例談08-17
數學 - 貼近學生實際導入新課08-16
導入新課激趣談08-17
小學數學新授課導入十法08-17
數學課的導入08-16
語文新課導入十法08-17
新課導入的語言藝術08-17
關于思想政治課導入新課的思考08-15
思想品德課新課導入藝術例談08-17
《狼牙山五壯士》導入新課教學反思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