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初三數學總復習與素質教育相接軌論文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那要怎么寫好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讓初三數學總復習與素質教育相接軌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當前,義務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緊迫任務是實施素質教育,完成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回顧近幾年我省初三數學總復習工作,應當說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大,目前仍存在如下問題。
1、從復習內容上看,由于受到中考的制約,出現考什么內容,就復習什么內容;題分值多的教學內容重點復習與考試內容無關的就舍去,如計算器的使用知識。
2、從復習方法上,以通過練習題型多樣化和掌握相應的解題模式來達到使學生取得較高考試分數的目的,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使練習極大膨脹,學生沉溺于題海之中;另外,從“應試教育”出發,重復搞所謂“中考模擬”練習;課余補課缺乏針對性,不僅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甚至使學生產生對數學學習的逆反心理。
這些做法與素質教育是不相容的。我們認為初三數學總復習是重要的教學階段,是學生再學習的過程,也是全面提高學生文化素質,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收獲季節”,是學生繼續學習和參加工作的準備階段,每位教師應負起責任,讓學生滿載著素質教育的豐碩果實結束義務教育。因此,我們建議,作為數學教師應把初三數學總復習工作納入素質教育軌道上來,并貫穿復習過程的始終,做好復習工作。下面提出一些看法,供復習中參考。
總復習工作要面向全體學生
具體做法是:
教師的板書與學生的板演。
教師的板書應體現知識的發生過程,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系,對問題的解答要讓學生看解題思路及學生參與情況;教師的板書布局要合理、層次要分明,電教手段運用要和諧。強化學生板演作用,讓不同層次學生都有機會表現,因為學生板演可為教師提供反饋信息,如暴露知識上的缺欠,可彌補講課中的不足,同時,學生板演中出現的優秀解題方法,為教師提供向學生學習的良好機會;另外,可以通過板演形式,鍛煉學生膽識(板演后讓學生自己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促進記憶。評注:教師把總復習工作的各個環節做為素質教育的一個載體,精心設計的板書對學生是一個陶冶,不同層次的板演,使學生受到鍛煉,有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注重學生解題中的錯誤分析
在總復習中,學生在解題中出現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教師針對錯誤進行系統分析是重要的,首先教師可以通過錯誤來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從而采取措施進行補救;錯誤從一個特定角度揭示了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是學生在學習中對所學知識不斷嘗試的結果,教師認真總結,可以成為學生知識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學生領略解決問題中的探索、調試過程,這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會產生有益影響。
首先,教師應預防錯誤的發生,要了解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調查中發現:
(1)字面理解水平。這一部分學生對公式、概念、命題或法則,具有套用公式的能力,不了解知識發生過程,不了解這些知識在解題中的作用,出現張冠李戴現象。
(2)聯系的理解水平。學生不僅能記住知識,又知道其來龍去脈,而且能同化于己有知識體系中,有一定轉化能力,善于總結學習規律。
(3)創造性水平。自己能獨立獲取知識,創造性應用知識,解題中有自己獨到之處。針對上述不同層次學生,先作全面分析,使學生預先明了容易出錯的地方,教師要敢于揭示錯誤,防患于未然。
其次,在復習過程中,提問是重要復習手段,對于學生錯誤的回答,要分析其原因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這樣可以利用反面知識鞏固正面知識。
最后,課后的講評要抓住典型加以評述。
事實證明,練是實踐,評是升華,只講不評,練習往往走過場,怎樣講評呢?
第一,對解錯題目的評講,分析錯在哪里?為什么會錯?怎樣改變條件和問題,使錯誤的答案變成正確的答案。
第二,對正確解題的評講,要分析解題的根據是什么?還有沒有別的解法等。
評注:學生在平時學習時,只接受正確的知識,缺乏對錯誤出現的心理準備,往往看不出錯誤或看出錯誤但又改不對。在總復習中,教師揭示、分析錯誤,展示這一嘗試、修正的過程,這對學生認識錯誤的發生和解決問題會產生有益的影響。同時,對學生今后的繼續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關心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
初中數學大綱指出,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特別予以關心,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指導他們改進學習方法,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難,使他們經過努力,能夠達到大綱中規定的基本要求,成為一名合格的初中畢業生。
這一指導原則,應引起每位教師的高度重視,需要教師在復習中精心安排,正確對待。
首先,教師找他們促膝談心,把教師的愛傾注給學生,教師的熱心體貼,耐心幫助,學生會從心里體會到師生之間真摯情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信心。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特別在題目的選擇上要有梯度,符合他們的認知水平,逐步使他們學習質量有所提高。
最后,在班內開展學習中的互相幫助活動,創設一個良好的復習情境,同時,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做好課外輔導工作。評注: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提高數學文化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設、優化復習氛圍是搞好復習工作的不可缺少的條件。
要把“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是培養能力的核心”這一思想貫穿整個復習的始終
在復習中,教師的示范練習是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如何利用這些“示范練習”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呢?
1、變更命題的表述形式,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可以使學生養成深刻理解知識的本質,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審題能力。(以下均省略例題)
2、尋求不同解題途徑與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廣闊性。對問題解答的思維方式不同,產生解題方法各異,這樣訓練有益于打破思維定勢,開拓學生思路,優化解題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3、變化幾何圖形的位置、形狀和大小,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引導學生把課本中的例習題多層次變換,既加強了知識之間聯系,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達到鞏固知識又培養能力的目的。
4、強化題目的條件和結論,培養學生的思維批判性。這樣的訓練可以克服學生靜止、孤立地看問題的習慣,促進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再認識,培養學生研究問題、探索問題的能力。
5、變封閉題目為開放型題目,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性。通過這類問題的練習,可以把學生引導到他自己的學習過程中去,鼓勵他們去探索、去爭論,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勇于創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做好數學技能的再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初中數學教學大綱中指出,初中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這是義務教育對學生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數學教學中忽視學生技能的培養,造成數學學習存在無效勞動,降低學習效率,乃至影響繼續學習和水平的質量。根據數學大綱的規定,一般認為數學技能指以下三種:
1、運算技能。是指能正確運用各種運算法則進行數學運算和正確運用各種數學概念和公式進行數式變形。
2、作圖和畫圖技能。是指根據數學語言和題意,按要求作出符合條件和畫出正確的幾何圖形。
3、推理技能。是指根據具體內容,按照一定程序和步驟,進行簡單的邏輯推理。為此,在數學總復習中,特別在學生練習中要做到下面幾個方面:
第一、正確性。正確性是數學基本技能的第一要素,數學是一門有絕對確定答案的科學,要求在解題過程中遵循正確的思維規律和形式,在運算、推理、作圖中和所得結論中都要準確無誤。
第二、速度。近年來的各種入學考試越來越注重解題速度。就有對基本技能的考查因素。
第三、協調性。即能在解題過程中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反應,對于文字、符號、圖形運用自由,融為一體,作出連貫反應。
總之,初三數學總復習工作如何適應素質教育要求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如:復習課如何體現數學素質教育;它的教學目的如何確定;復習課是素質教育課,它的教案如何設計;復習課如何進行小結?小結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哪些;中考數學試題中,如何體現體素質教育中的因素,以正確指導初三數學總復習工作?這些問題提出來,供教師去研究。
【讓初三數學總復習與素質教育相接軌論文】相關文章:
數學總復習教案01-09
數學總復習教案【薦】01-10
初中數學素質教育論文11-03
數學總復習教案15篇01-09
數學總復習教案(15篇)01-10
數學總復習教案精選15篇01-25
數學總復習教案(精選15篇)01-26
數學總復習教案(通用18篇)12-23
數學總復習教案(通用15篇)01-25
數學總復習教案(匯編15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