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項著眼整體、充滿活力的教改實驗
一項著眼整體、充滿活力的教改實驗汪世堯
--關于“小學數學--目標、教學、評價與管理一體化”研究實驗
訪華中師大教科所何雄智副教授
記者:何老師,請您向我們的讀者簡要介紹一下什么是“小學數學--目標、教學、評價與管理一體化研 究實驗”?
何:簡言之,這項實驗是小學數學教育目標、教學、評價與管理優化組合的學科性教育整體改革的研究實 驗,也可簡稱為:“小學數學一體化實驗”,旨在通過規范學科目標,優化教學過程,科學評價與目標管理結 合,構建小學數學教育最優結構,實現其最佳運行機制,求得教育最高效率和最大效益,為促進小學數學教育 現代化,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小學數學教育理論和操作體系作出應有的貢獻。
記者: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已進行十多年了,各種教材、教法改革實驗不斷為其注入新的活力,這項實驗的 提出也必將有其積極的現實意義。
何:自70年代末開始的小學數學教改不斷深入,教材教法改革百花爭艷。但由于傳統教育的慣性,教育 思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不能適應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需要。突出表現在為升重點初中和各類競 賽所因擾,小學數學教學不得不采取一些違心和違背教育規律的做法,教學超綱超標,上課滿堂灌,課后加班 練,統考排名次。其結果適得其反:其他學科荒廢,數學成績兩極分化,師生超負荷運轉,身心受到損害。據 武漢市某小學統計,一二年級數學作業就有口算練習、課堂練習、課外作業、達標測驗試題、能力訓練等五種 ,中高年級作業則更有七八種之多。此外,優生有培優強化訓練,差生有補差達標訓練。兒童不堪重負,從內 心呼喚:“讓我睡一睡!”“讓我玩一會!”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如何創造條件,讓學生身心得 到全面健康發展,以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每個有責任心的數學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臨這一嚴峻課題。
另一方面,十多年來,小學數學開展的各類教改實驗,在促進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及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都 有著積極的意義,但大多由于其單科、專項實驗性質,使其作用的發揮受到了一定限制。基于以上考慮,我們 提出開展小學數學學科整體改革實驗,以促進新的教育教學觀念的形成,將社會需要和促進學生個性充分發展 的教育價值觀,統一在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各類人才和提高全民族素質的基點上,促進小學數學 教學由“應試”向素質教育轉軌,就是我們對這個問題探索與實踐的基本出發點。
記者:著眼整體,注重優化是當前教改實驗的發展趨勢之一,與其它的有關整體性或學科性教改實驗相比 ,小學數學一體化實驗有何本質特點?實驗系列的基本構成框架是怎樣的?
何:先說說實驗構成的基本框加,它是以小學數學教育本質的規定性和整體性為基礎的,小學數學教育本 質的規定性是指根據社會需要,按照教育目標并遵循兒童年齡特征和教育規律,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兒童傳授數 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進行思想品德培養,為他們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級各類 人才奠定基礎。小學數學教育整體性,是指小學數學教育在教師、學生、教育措施等諸要素的基礎上,構建目 標,教學、評價、管理最優結構,實現最佳運行機制,發揮教育整體功能,求得教育最高效率和最大效益。
實驗運用“三論”方法,融合現代教育理論和近十多年來教改實踐的成功經驗構建而成,主要內容可以概 括為:一是小學數學教育整體功能效應理論,通過規范(教育教學)目標,優化教學過程,通過科學評價和目 標管理構建小學數學教育最優結構,實現最佳運行,發揮教育整體功能,獲得教育最大效益;二是小學數學內 容優化理論,小學數學內容必須科學化,有利于學生掌握數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學會數學思維 方法以及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三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即教師有目的地組織教學過程最佳方 案,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使教學獲得可能范圍的最大效益。
實驗還借鑒了現代學習論的基本觀點--“人人都能學習”。根據每個兒童的能力和能傾以及學習成就狀 況,有重點地給予適當的學習課題,并且改變學習的時間量,教學法、學習方法等,從而所有兒童最終都能達 到確定了的全部教育目標群(最低限度標準)。
目標、教學、評價、管理四個系列構成了小學數學一體化實驗的基本框架,使之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聯系 、相互制約、互為補充的有機整體。目標是小學數學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教學、評價、管理的依據,并 以它為軸心形成教學過程的整體運轉;教學是小學數學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實現目標的基本途徑,也是評價、 管理的對象;評價既對教學效果進行檢測作出判斷,檢查目標的達成度,也是管理的手段;管理是目標、教學 、評價實施的中樞。目標制約管理,管理依據目標組織教學和評價,并對目標,教學與評價進行調控,使三者 協調運轉,形成最佳運行機制,使小學數學教育正常進行。
小學數學一體化實驗的四個系列,體現了實驗設計整體性和一致性的特色,揭示了教育的內在規律,它對 四個系列總的要求是:規范目標、優化教學、科學評價、目標管理。每個系列又都有其各自的含義,內容及要 求,以目標系列為例,其基本含義為小學數學教育在一定時間內所期望達到的某一標準。包含管理目標、教學 工作目標、學習目標、評價目標等方面內容;制訂目標的要求是:完整、明確、具體、適當。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一體化實驗的基本特點是否可以概括為以下方面:
整體改革與專項改革有機結合,著眼整體,分系列實施,專項深入,相互協調,形成統一運行機制,充分 發揮教育整體功能;
改革實驗與常規教學有機結合,方法改革與內容改革有機結合,注重操作性,使實驗成果更具普遍性易于 推廣。
記者:小學數學一體化實驗已開展三年多了,您能談談實驗取得的階段性主要成果以及對今后實驗工作的 展望嗎?
何:小學數學一體化實驗已在武漢市五區(處)12校開展三年多了,在領導重視與支持下,經多方協作 ,取得一定的階段性成果。一是參加實驗學校課堂教學普遍有了較大改觀,教師樂教,學生樂學,低負擔、高 質量的教學局面開始形成;二是實驗班教師的思想素質、業務水平和科研能力普遍得到提高。二師附小的實驗 教師由普通教師迅速成長為骨干教師;三是推動了實驗學校整體改革,并將其觀點與方法遷移到其他學科。如 武漢市石喬口區將實驗移植到語文學科。武漢一師、二師將實驗的成果運用到中師數學教學與指導學生實習上 ,都取得較為滿意的結果。
就實驗本身的科研成果看,也是令人鼓舞的:為小學數學教育整體改革框架的構建,進行了有益嘗試,積 累初步的資料。依據小學數學教學大綱,建立了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課時教學目標系列;在小學數學常規教學 的基礎上,建立了各種課型教學模式和評價模式,還建立了小學數學學科教育管理模式。
實驗三年,成績斐然,展望未來,“一體化實驗”任重而道遠。但我們深信,她將以拓荒牛的精神,走在 小學數學學科整體改革的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