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語文論文>淺談新《課程標準》與識字教學

    淺談新《課程標準》與識字教學

    時間:2022-08-17 16:40:15 語文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談新《課程標準》與識字教學

    淺談新《課程標準》與識字教學
    煙臺市芝罘區教學研究室 張緒蓮

                         

    淺談新《課程標準》與識字教學

    識字是讀寫的基礎。如何改革識字教學,使其盡快滿足學生讀寫的需要,是多少年來小語界共同研究的一個難題。根據新《課程標準》編寫的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在識字教學方面走出了一條新路。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變動很大,煥然一新。新教材更貼近教學實際,便教易學,很受師生的歡迎。我們欣喜地感到,我們幾年前就開始進行的低年級“閱讀識字,提早讀寫”的教改實驗,與新《課程標準》、新教材的指導思想,在很多方面非常吻合。下面就識字教學及其對學生讀寫方面的促進,談一下我們的認識與實踐。

    一、“識字”是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瓶頸”

    近些年來,語文教學改革雖然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果,但從總體的普遍的角度看,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益仍未能大幅度提高。究其原因很多,但低年級語文教學少慢差費、效率低緩,不能不說是一個主要原因。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閱讀教學是理解的訓練過程;習作是運用的訓練過程;而識字教學則是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的基礎。閱讀必須要有一定的識字量才可以進行;習作也必須要有一定的識字量才可以進行。而低年級學生識字量不足,嚴重制約著讀寫能力的發展。如果說,語文教學像一個“瓶子”的話,識字教學就是“瓶頸”。識字教學的速度和質量,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的速度和質量,進而影響著素質教育的進程。因此,解決“瓶頸”問題,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關鍵。只有加大加粗“識字”這個“瓶頸”,學生的讀寫才能順利進行。

    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在識字方面有所加強。如識字提出“認識”和“學會”兩種要求;在拼音部分,每課安排一首兒歌,讓學生及早地接觸漢字等,這都為解決“識字”這個“瓶頸”問題提供了憑借。我們幾年來的實踐也證明提早識字、認寫分開,對加快識字速度是非常有效的。

    二、“閱讀識字”是提高識字效率的有效途徑

    為尋求行之有效的識字教學的途徑。多少年來,小語界的仁人志士,上下求索,總結出許多識字教學的方法。如:注音識字、集中識字、分散識字、韻語識字等等,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我們芝罘區從1998年開始進行的“閱讀識字,提早讀寫”的實驗,經實踐證明也是識字的有效途徑,效果也非常顯著。

    1.“閱讀識字”,能滿足學生心理的需要。

    剛入學的小學生,對學校生活充滿了憧憬。他們渴望入學后能像大哥哥大姐姐們那樣,拿著課本搖頭晃腦地讀。翻開一篇課文,他們首先想知道寫了什么內容。對閱讀的渴望必然激發學生識字的欲望。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提早了學生識字的時間,在學生一入學,就進行識字教學。即在學拼音的同時,我們給學生補充了識字教材,教學生認字。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請看下面的教學片斷:

    師:小朋友們,從現在開始,你們就是小學生了,小學生這幾個字這樣寫,(板書“小學生”)跟老師讀 ──小學生。

    生:(讀)小學生,小學生。

    師:小學生就是你,你就是小學生。你們這些小學生這節課要跟老師學習漢語拼音“a”……

    (下課之前)

    師:這節課,我們不僅學習了漢語拼音,還學習了三個字。(指“小學生”)這三個字讀什么?

    生:小學生!

    師:對!再讀一遍──

    生:小學生──

    師:下課!

    一節課只需一兩分鐘,就可順便教學幾個字,學生并不感到困難。照此方法,下一節課在學拼音的同時,再學 “老師” “一年級”“語文”“數學”“鉛筆”“橡皮”等詞。每節課學一、兩個詞,學了幾個詞后,馬上連成句子讓學生讀。如“我是一年級的小學生”“我們愛老師”等。一句話就有了具體的內容,就能讀出意思來。入學幾天就能讀懂方塊字,學生心里很高興。學生認識的方塊字一天天在增加,到學生識字達到一定的量以后,老師指導學生讀《自讀課本》。在閱讀的過程中識字,識字又促進了閱讀,使學生的閱讀心理需要得到了滿足,從而激發學生去學習更多的生字。

    學習心理學認為,學生最熟悉的是最不需要下功夫教的。根據這個道理,我們在學拼音階段給學生補充的識字教材都是像“小學生”“同學”“老師”“語文”這樣學生身邊的、最熟悉的事物,這些字的音、形、義三方面,音、義對他們來說,就在嘴邊,就在眼前,就在身邊,是再熟悉不過的了,F在只需把字形同字的音、義聯系起來即可。有了音義作基礎,記住字形就不難了。在枯燥的學拼音階段,學生可隨課文順手牽羊識字100多個。

    教育學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2-20歲是語言發展的最迅速的階段。其中2-3歲是第一個最佳期,6-8歲是第二個最佳期。我們緊緊抓住了學生入學后的語言發展的第二個黃金時期,加大識字量,進行科學的訓練,達到了良好的效果。實驗班學生入學一年后,平均認字1300多個;入學兩年后,平均認字2500-3000個。

    拿到新教材后,我們發現我們的思路和新教材非常合轍。新教材在拼音部分,每篇課文都配了情況圖和一首兒歌,圖文并茂,學生喜聞樂見。每篇課文中的拼音和兒歌相比,學生更喜歡的是兒歌。因此,我們在使用新教材的時候,不再補充識字教材,順應兒童的心理和學習需要,讓學生在學拼音的同時,認情況圖中的生字,讀兒歌,并通過讀兒歌識字。學生在學完拼音后就可認字200多個。

    2.“認寫分開”,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

    語文教育學認為:由于知覺整體性的作用,兒童對漢字一般是先知覺其整體輪廓,再細辨個別筆畫。所以,筆畫的多少與認字的難易無關,只與寫字的難易有關。易認的字不一定易寫,難寫的字不一定難認。成人也有這樣的經驗,有相當一部分人能讀繁體字的小說,但要把這些繁體字寫下來卻不能。對于兒童來說,“橡皮”“歡迎”這些字,雖然筆畫較多,結構復雜,但和筆畫少的字比,認起來難度并無多大差別。另外,剛入學的6.7歲兒童,小肌肉群還不發達,寫起字來很困難。所以,我們的要求是讀寫不同步,讀得多,寫的少。讀:讀課本,讀《自讀課本》,讀課外書。能讀什么讀什么,能讀多少讀多少。寫:只要求學生寫課后生字表里的字。而且老師嚴格要求把這些字寫得正確,寫得規范,寫得熟練。并通過寫話,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生字?荚囈仓豢忌直砝锏淖。這樣雖然識字量的要求有所加大,但并沒有加重負擔。

    新《課標》、新教材對識字明確提出“會認” 和“會寫”兩種要求。體現認寫分開,多認少寫,加強寫字,降低難度。其中低年級要求認識1600──1800個,會寫800──1000個。這樣安排,體現了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認字,以便及早獲得閱讀的能力。會認的字,只要求讀準字音,不抄、不默、不考。我們的做法和這些要求非常吻合。

    3.閱讀幫助識字,識字促進閱讀。

    提早閱讀:一識字就開始閱讀,盡早把識字與理解語言結合起來。如學了幾個詞后,就把這幾個詞連成句子讓學生讀。因為學生所學的是母語,母語的學習,與第二語言的學習不同,有著得天獨厚的語言環境。母語的學習不是從零開始的,研究表明,兒童在入學以前,已經通過家庭、社會、幼兒園等,掌握了近3000個口頭詞匯。入學后重在學習規范的書面語言。并不需要像學英語那樣要從單詞學起。盡早地進入閱讀階段,可節省時間,提高閱讀教學和識字教學的效率。

    利用《自讀課本》識字:識字要有憑借。在學生認識了一定數量的字以后,就指導學生利用《自讀課本》(人教版)識字。每篇課文少則識字20、30個,多則識字50、60個。有時一節課讀一篇課文,有時一節課讀兩篇課文。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讀一讀課文認一認字,認一認字再讀一讀課文。邊閱讀邊識字,邊識字邊閱讀。這樣學生認得快,記得牢,效果好。同時還鍛煉了閱讀能力。

    背古詩識字:要求學生每周背一首古詩。每讀一首古詩,認識3.5個或10個、8個生字。在老師進行淺顯的講解之后,學生根據自己對古詩的理解,邊背邊加上動作。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背古詩的速度越來越快,興趣越來越高。一年下來,學生平均能背古詩50、60首,二年級學生多的能背100多首。幾千年積淀下來的傳統文化,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她必將對學生的文化修養產生積極的作用。新《課程標準》要求1──6年級背誦古今優秀詩文160篇(段),這要求4年前我們已經開始做了。

    讀課外書識字:經過訓練,第二個學期以后,學生就可以讀帶拼音的兒童讀物。一年以后,不帶拼音的兒童讀物也能讀。兩年后,適合兒童讀的少兒讀物,大部分學生能拿起來就讀。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普遍提高,有的已經在讀《水滸傳》《西游記》《百科全書》等書籍,少則幾十本,多則幾百本。在讀的過程中,遇到不識的字,學生可根據拼音或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自己解決,這又增加了一部分識字量。

    通過以上途徑,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識字,在識字的過程中閱讀。識字、閱讀相互促進,識字能力、閱讀能力共同提高。

    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在結構上作了較大的調整。加強了閱讀識字的內容,節省了時間,更便于教學。也更貼近學生的實際。

    4.識字促進習作,習作鞏固識字效果。

    提早習作:從學生學習寫字后,就練習寫作。從寫詞開始到寫句,從寫一句話到寫兩句、三句,從寫幾句到寫一段、兩段。

    寫的要求:寫一個詞就要寫正確,寫一句話就要寫完整,寫一段話就要寫通順。不會寫的字不要硬寫,可用拼音代替,也可請教別人或查字典解決。

    寫的形式:主要有貼圖看圖寫話、畫圖看圖寫話、觀察生活寫話、聽記、摘抄等。

    經過這樣的訓練,期末考試“看圖寫話”一項,實驗班學生一年級平均寫77個字,二年級平均寫200多字。二年級學生的觀察生活習作,多的能寫三、四百字,而且錯別字很少。在寫話的過程中,鞏固了學過的生字。不會寫的字,想辦法會寫,又學了新的字。從識字方面來說,寫一遍比讀一遍記憶的效果更好。識字、寫作相互促進,識字能力、寫作能力共同提高。

    根據我們的經驗,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實驗在習作教學方面有些保守。習作方面的要求,只限于說話的訓練,幾乎沒有寫的要求。甚至連用詞造句也沒有。這樣的編排,不利于學生作文能力的發展,對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是滯后的。實踐中我們體會到,如果教材中安排用詞造句和看圖寫話的內容,要求學生練習寫一兩句話,或者兩三句話,學生不僅能夠做,而且也是愿意做的。因此我們根據我們地區的情況,增加了寫話方面的要求。

    三、“雙軌”運行,課堂教學和自由讀寫相結合

    我們根據煙臺市“雙軌”教學策略,把上述教學內容采用“雙軌”運行的方式來操作。所謂“雙軌”指的是課內訓練一條軌,課外訓練一條軌。我們把教學時間一分為二,低年級每周10節的語文課,我們以五分之四的時間(每周八節)用來完成教材里的內容,這是課內一條軌;以五分之一的時間(每周二節)開設“自由讀寫課”,既完成教材以外的內容,這是課外一條軌。雙軌并駕齊驅,課內抓根固本,課外拓展延伸。課內,老師按照《課程標準》和教材規定的內容要求,認真備課。課堂上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老師的教學重在教給方法,培養能力,打好基礎。

    我們還充分利用課外一條軌所給予的時間和空間,重點對學生進行“閱讀識字、提早讀寫”的訓練。學生在每周兩節的“自由讀寫”課里,讀《自讀課本》識字、背古詩識字、讀課外書識字,在“自由讀寫”本上進行寫話練習鞏固識字。識字量的突破,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發展的天地。學生如虎添翼、如魚得水。學生在這里讀自己所愛讀,寫自己所想寫。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學生的識字讀寫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識字讀寫能力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學生兩年后識字2500──3000個,基本過了閱讀關。聽二年級學生朗讀課文,常使高年級的老師感到驚訝;看二年級學生的習作常使我們感動。從學生的知識掌握、認識水平、道德觀念情感意志等方面的表現看,

    [1] [2] 下一頁


    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

    2000年9月全國小語會成立二十周年慶祝大會在煙臺召開,“閱讀識字,提早讀寫”實驗在大會安排的現場參觀中進行了展示。袁蓉、朱作仁、丁有寬等來全國各地的小學語文教育界專家、代表,觀看了低年級閱讀識字課和學生的成果匯報課以后,對學生表現出的識字讀寫水平既驚訝又信服,并給予很高的評價,說我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走出了一條新路。 


    上一頁  [1] [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国产99在线精品一区欲臀 | 在线视频不卡欧美 |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一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日韩1区2区3区蜜桃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