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抓住機會 訓練口語
抓住機會 訓練口語(2000年基礎教育司評定獲國家級二等獎) 作者:浙江省臨海市白水洋中心小學 劉彩琴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要經常地跟別人交流,而交流最主要的手段是口語,那么,口頭表達能力的強弱就直接關系到交流的效果,因此,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又因為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發展語言的黃金時期,那么,盡快培養學生清楚、準確地運用語言,培養口頭表達能力,是我們小學教師不容忽視的任務。 由于受教材編排、教學時間等方面的限制,每學期僅四堂專門的說話課(高段)進行口語訓練,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呢?其實,豐富多彩的生活恰恰為我們提供了訓練語言的好材料,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就看你是否把握住機會,利用機會,為我所用。所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題材,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進行口語訓練,對快速提高小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下面我就根據自己這幾年實驗的經驗,對如何抓住機會,進行口語訓練,談談自已的幾點認識: 一、在課間交流中進行對話訓練 對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說話方式,是人們運用口頭語言進行交際的主要形式之一,說話具有即時性。學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時間就是課間,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間交流中,要求學生對每一個話題的表述都盡量做到說流利、有條理地說準確,并注意選擇恰當的對話方式,形成良好的訓練氛圍和說話習慣,進行對話訓練。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在對話中不斷糾正錯誤,提高說話質量。 二、活動之后話活動 學校里經常組織有意義的活動,如春游活動、“藝術節”活動、“六一”游園活動、班隊活動、拔河比賽、跳繩比賽等。往往在活動之后,學生還沉浸在活動的快樂之中,余興未盡,在這種時候,每位學生都有“一吐為快”的欲望。教師可趁機組織學生把活動過程中自己最感興趣、最有意義或最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情節說給大家聽,這樣,學生說話的興趣盎然,而且有話可說。這時,教師如果提醒他們注意自己口述的條理是否清楚,用詞是否恰當,語言是否流暢等,久而久之,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就自然得到了提高。比如:本學期我校舉行了一次“校園藝術節”活動,這次活動中的文藝節目就有40多個,學生們欣賞完后,就情不自禁地討論開了:本次藝術節,我們班的節目屬哪個檔次,哪個節目新穎,哪個節目需要再加工等。此時,我就因勢利導,啟發引導學生從節目內容上、表演形式上、服裝道具上、某一個人的表演等方面展開討論并交流,每個學生都津津樂道,這樣就達到共同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的目的。 三、利用電影、電視節目進行說話訓練 優秀的電影、電視節目,學生都非常喜歡觀看,教師就可以從學生愛看的電影、電視節目中找到切入口,通過多種形式,進行說話訓練。如《西游記》是人人喜歡看的電視劇,在學生觀看后,我組織他們說說劇中的精彩情節,訓練學生說話的條理性、準確性;對劇中空白的情節進行想象說話;有時讓學生轉述節目的主要內容;我還組織了一次“《西游記》人物評論會”,學生的說話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層次性,收到良好的訓練效果。此外,如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實話實說”等節目中所涉及的話題,都是學生進行口語訓練的好題材。這樣的說話訓練,學生能在愉快的氣氛中,既回顧了電影、電視節目的內容,豐富了知識,又使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了訓練,一舉多得,是可以經常性、長期進行訓練的好方式。 四、談論社會熱點話題,發表意見 小學生雖然尚未涉足社會,但他們都喜歡談論社會上的一些熱點話題。教師就可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組織學生談論并發表自己的意見。我們并不苛求學生談論問題的本質,只要學生能對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把意思說明白,也就達到了訓練的目的。比如:本學期第六周時,學生談論最多是本鎮一村民“巨款被騙”一事,我就讓知道真相的學生談事情的經過,并讓他們分析造成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此類事件發生等展開討論,還對此事如何偵破進行聯想等,學生說得頭頭是道。另外,如“對貪污受賄的治理”、“臺灣問題”、“西部開發”等問題都是學生口語訓練很好的話題。 五、在突發事件發生后,進行即興說話訓練 在課堂、校園、社會上經常會發生意想不到的意外事件,學生往往對這些突如其來的事充滿好奇,這時候,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如我校四年級一同學,一天晚上在家門口附近拾到300元錢,主動交給老師,第二天,我就讓學生對此進行評論。又如:一次雙休日,本校一位小同學不幸落入井中,海警戰士奮力救人的感人事跡發生后,我就讓目睹的學生說說事情的前因后果,并對此發表自己的看法等。這些生動的生活實例既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同時訓練了學生的口語。 另外,我們還可以利用晨間十分鐘談新聞、重現生活中的情景、現場采訪等形式進行口語訓練。只要我們留心觀察身邊的生活,細心捕捉生活中的說話點,抓住一閃即逝的機會,及時組織學生,扎扎實實地進行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就會得到快速提高。 作者簡介: 劉彩琴,女,29歲,小學高級教師,1991年畢業于浙江臨海師范后,現小教大專畢業。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擔任年級段長,多次為全市、全鎮語文教師上示范課,教學成績突出,所任班級曾被評為市“優秀班級”,學生多人在全國、地、市級獲獎,本人也被評為市級“讀書活動優秀輔導師”、優秀“班主任”、“優秀輔導員”、“教壇新秀”等。本人還積極參加教育科研,臺州市立項的“農村小學加速實施口語規范化的實踐研究”課題研究,已經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以她為主的“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可行性研究的策略”正在研究之中,預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撰寫的論文多篇在市級以上及市級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