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為口語交際創設情境
口語交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目的是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培養學生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谡Z交際的教學必須力求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實際,以學生的主體活動為中心,巧妙創設情境,注重雙向互動,讓學生在生活中積極參與,在大膽實踐中進行。那么如何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呢?
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材第二冊《請到我家來》是一篇口語交際訓練課,要求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如何去,我采用如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走走看看
課前我先布置學生們抽空到一些同學家走走看看,要求學生記住該同學家的路線和門牌號。這一行動,讓學生通過自己親身實踐,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們有話可說,為下面的說話打好基礎。
二、說說演演
上課時,我讓學生先把課文中的對話要求讀熟。然后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三人分別扮演范曉雪、晏光輝、趙杰,一人評議,可輪換角色,先在小組內進行表演,再請三人為代表,在班上當眾進行演說,其他同學評議,要求記住請同學到家來,一定要說清什么,想到別人家去也要說清楚什么(自己家的住址,走的方向與主要標志)。這樣當眾說清,再評議,讓學生懂得應該怎樣說才能把話說清楚、說好。
三、記記畫畫
這一步要求學生畫出從學校到自家的路線圖,有的學生弄不清方向,可先標出如左下方向圖,教師此時可以以一個同學的走法為例,利用多種方案畫出路線圖做示范。要求學生畫時除畫清路線外,還要標明主要標志,避免方向不清楚,說話不清楚。四、說說聽聽從上述教學設計來看,要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渠道是很多的。
第一,借助生活實踐創設情境。
教師善于創造條件,讓學生豐富的實踐與口語交際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的知識鮮活起來,使口語交際動起來。如《請到我家來》設計中第一環節“走走看看”,通過讓學生親身實踐領悟到應如何走才能走到。這樣有了生活感受,自然說起來心中有物,評起來心中有譜。
第二,模擬生活創設情境。
由于條件有限制,不可能將口語交際的內容都付諸學生的生活實踐。有條件的可以通過模擬生活,再現生活場景活躍口語交際氣氛。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扮演角色降低交際難度,共同完成口語交際任務。《請到我家來》設計中第四個環節,由學生當小主人請同學到他家玩,教師也充當被邀請的對象,再現了生活,把虛的內容請到了課堂,活躍了說話的氣氛,讓學生好說也樂說。
第三,組織有趣的活動創設情境。
課堂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多種多樣感官參與學習。教師要掌握兒童的心理特點,設計多種多樣有趣的活動。
如:安排剪、貼、畫等的“貼鼻子”活動。又如《請到我家來》的設計,讓學生畫一畫,進一步明確走的方向,為說話創造條件。
第四,利用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課件為課堂教學提供諸多便利,口語交際時要充分利用它,將生動、鮮活的畫面呈現于學生面前。如把《請到我家來》設計中的第二個環節畫一畫去某位同學家的路線圖直觀示范給全班同學。
總之,口語交際的教學,要體現雙向互動的特點,要堅持語言實踐的原則,要創設多種多樣的情境,使學生掌握口語交際的基本技能,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摘自:《湖北教育》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