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異步教學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人類社會正在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時代,新時代需要創新人才,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現代教育面臨的重大課題。幾十年前,世界上一些國家,主要是美國,就開始了創造教育的研究和實驗,但一直未能建成一種公認有效的教學模式。近十年來,我國也開始了“創造性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驗,但效果不佳,影響不大。國內外許多教育工作者都在努力探索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最佳教育模式。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和實驗,我們認為,湖北大學黎世法教授創立的異步教學方式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一、異步教學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異步教學的目標就是現代教育的目標。黎世法教授指出:“現代教育是一種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為基礎,發展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為主導,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具有科學思維頭腦和個體發展優勢,并成長為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的智能化的開放教育。”知識經濟時代的教育不再僅僅是一般地傳授知識或一般地培養能力的教育,教育所傳遞的內容是創造和發現的總和,現代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其核心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創造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終目的。異步教學的目的是要培養具有科學的思維頭腦的人,最終是要學生“學會創造”。黎世法教授在他的多部著作和大量的學術論文中,多次提到培養學生的創造才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是異步教學的核心目標。這一目標緊緊扣住了時代脈搏,能夠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教育的要求,體現了“創造為本”的現代教育思想。可以說,異步教學是一種創造性教學模式。
科學教學模式應該能夠有效地實現教育目標。封閉陳舊的傳統教學不可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異步教學構建了一個能體現學生學習過程的,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學習、自主創造的現代教學結構。這種教學結構能夠“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培養自學能力,學會自學;讓學生在創造過程中,培養自主創新能力,學會創新;讓學生在科學思維過程中,培養科學思維能力,學會科學思維;讓學生在理論聯系實踐過程中,培養自我教育能力,學會做人。”在異步教學中,學生是進行創造學習活動的主人,教師尊重學生,不是以權威者的角色出現,而是以指導者、參與者的角色參加教學活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程序是課堂教學的基礎,教課不是照本宣科的“傳聲筒”,而是一項富有創造性的工作;教師鼓勵學生探索和選擇新途徑,學生好問而不迷信權威。異步教學符合創造性教學的多種條件,因而能有效地實現全面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教育目標。通過下表,可以看出異步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比較項目
異 步 教 學
傳 統 教 學
教學目標
培養自學能力、創造能力
培養接受能力,掌握現成知識
本質特點
學生學習個體化,教師指導異步化
班級授課,同步教學
教 師
指導者,教為學服務
主宰者,以教代學
指導自學,啟發研究
灌輸知識,傳授經驗
學 生
學生是主人
知識的接受者
自主學習,主動探索
被動接受,死記硬背
教學方法
六步學習,五步指導
滿堂灌,一刀切
舉三歸一,以一反類
機械模仿
教學內容
“八個基本”
“雙基教學”,限于書本
人的創造性才能和創造性的教學是由思維與個性兩個方面的因素綜合而成的,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只有把創造性思維品質(流暢性、變通性、精密性、獨創性)與創造性個性品質(好奇心、想象力、挑戰性、冒險性)結合起來,綜合訓練,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創造型人才。異步教學正具有這樣的優勢。異步教學的實質,就是要實現學生學習的個體化,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實現教師指導的異步化,充分發揮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只有個體化的自主學習,才有利于養成創造性個性,一刀切的同步教學怎么可能培養個性?只有教師因材施導指導的個體學習,才有利于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滿堂灌的同步教學怎么可能開發學生的創造力?異步教學方式能夠完整地實現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的目標。
二、“六段教學”是一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體系
異步課堂教學結構即“六段教學”(提出問題→指示方法→學生學習→明了學情→研討學習→強化效應)。異步課堂教學程序是學生的“六步學習”與教師的“五步指導”密切配合并有效統一的教學程序。這種教學模式,不但適合現代社會學生的學習規律,而且完全適應現代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需要!傲谓虒W”的每一步都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種策略。
“提出問題”是異步課堂教學的第一步。這一步對于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能有三個好處。①激發認識興趣。這是培養創造思維的一條重要策略。教學由“問題”開始,揭示認識的對象和任務,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引起學生的求知興趣。興趣是創造的向導,當學生對“問題”發生興趣時,他就會主動地、執著地去探索。②確定學習和創造的方向。每一次有效的創造訓練必須先定向。這樣,學生學習活動和創造性思維活動就有一個明確的指向,能夠保證學習的系統性和創造訓練的有效性。③引導“暴露思維過程”。同步教學“以講代學”,以教師的思維過程代替學生的思維過程。異步教學是以學生為主人的思維活動的教學。這種思維活動的教學是暴露思維過程的教學,暴露教材中的思維體系,暴露學生的思維活動過程,暴露教師指導的思維過程。異步課堂教學由提出問題開始,整個教學過程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解決一個一個的學習問題,就是典型地再現一個一個的創造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在各種思維的互相影響和碰撞中,能夠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
“指示方法”是思維訓練的一個重要步驟。這一步的作用是:開拓知識領域,促進遷移和聯結!爸甘痉椒ā币卜Q作“啟發思維”。啟發就是為新舊知識在學生頭腦中建立有效的聯系,給學生指出尋求解決問題的恰當的認識條件的途徑、思路和方法。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往往靠有關事物的啟示,觸發聯想,從而實現認識上的飛躍。開拓學生的認識領域,使學生有了廣博的知識,就便于發現各種知識之間的聯系,受到啟發,產生遷移和聯結,形成新的觀點,新的理論,達到認識上的新的飛躍。蘇霍姆林斯基說:“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這說明,一要開拓學生的知識面,二要促進學習的正遷移。這兩條,都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
“學生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異步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就是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教師的指導程序以學生的學習程序為基礎。與同步教學在教學結構上明顯不同的是,異步教學專門安排了“學生學習”這一環節,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條重要策略:訓練創造主體,培養創造個性。學習的本質特點是學習的個體性。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是通過學生的個體學習實踐培養起來的。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首要的問題(也是最根本的問題),是要把學生當成學習知識的主人,充分發揮他們在認識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要把學生作為創造的主人,讓學生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通過獨立思考和獨立作業,獨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自學中學會自學,讓學生在創造中學會創新”。學生在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既發展了創造思維能力,又發展了創造個性。
“明了學情”和“研討學習”都是因材施導的有力措施!懊髁藢W情”是教師實現指導異步化的關鍵。它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能夠實現課堂教學的實事求是,有力防止了教師指導活動的主觀盲目性。教師的異步指導是根據“學生學習”的學情來進行的!懊髁藢W情”的過程也是了解學生創造能力發展水平的過程,沒有這一步也就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發展創造能力。這一步是“研討學習”的準備,實際上這一步常常與“研討學習”交織在一起!把杏憣W習”實質上是教師進一步向學生提出問題、指示方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分類指導或全體指導,這是因材施導的教學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個性差異(認知的、情感的),采取不同的創造教育策略會使學生創造能力有普遍提高!把杏憣W習”是一種創造性的師生雙邊活動。創造教育是通過教與學的師生以邊活動來實現的。美國創造教育家托蘭斯指出:“教師和學生的密切交往是創造性教育的前提”。
“強化效應”教學階段是對學生創造性學習活動的總結和鑒定的階段。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教師采用多種形式的激勵辦法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異步教學的強化,是對學生學習的正確的學習結果給予肯定,以達到加深和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強化對于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和增強學生反應,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鼓勵學生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六段教學對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創造性個性,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六段教學構建了一個學與教既能結合又能分開的教學結構,這是教學結構研究史上的一大突破,是對教育科學的寶貴貢獻。
三、“舉三歸一,以一反類”是一個創造性的思維過程
創造力包括多方面的心理因素,如敏銳的觀察力,準確的記憶力,豐富的想象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等等,其核心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異步教學旗幟鮮明地指出“現代教育要培養具有科學的思維頭腦的人”。具有科學的思維頭腦的人,就是能夠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異步教學的基本思維方法是“舉三歸一,以一反類”。黎世法教授指出:學生按照六因素進行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舉三歸一,以一反類”的過程。
“舉三歸一,以一反類”的思維過程指的是:學生通過少量典型(有代表性)事例(直接經驗或間接經驗)的分析研究[舉三],而歸納(概括)出一個基本(一般的、本質的、帶規律性的)認識[歸一],然后,運用這個基本認識[以一],去解決這個基本認識所覆蓋的一類問題[反類]。(黎世法《異步課堂教學的理論和方法》第41頁)
學生六步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舉三歸一,以一反類”的創造性的思維過程。創造性思維活動過程分四個階段:①準備階段。決定方向,積累知識和經驗,搜集資料,整理資料;②醞釀階段。消化知識,分析新舊知識的聯系,促進產生新的聯想和觀念;③頓悟階段。處于“恍然大悟”的時機,一種新的關系突然被覺察出來,新觀念、新形象“突然”涌現;④驗證階段。運用邏輯思維和科學程序進行校核,檢驗其功效,證明其科學性。目前,世界上對創造性思維活動過程還有多種階段分法。我們認為,六步學習中的“自學”,是創造性思維活動的準備階段,“啟發”是醞釀階段,“復習”是頓悟階段,“作業”、“改錯”、“小結”是驗證階段。
“舉三歸一,以一反類”是一個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總的思維訓練框架。在這個總的框架中,各種具體思維訓練都可以并應該開展。“舉三歸一”是歸納思維,“以一反類”是演繹思維,“歸納與演繹”是兩種不同目標的思維活動,它們互相聯系,互相制約,對立統一于比較之中!皻w納”與“演繹”兩種思維都是培養創新能力所需要的。黎世法教授說:“每一個學習問題的解決,每種新的認識都來源于“舉三歸一”。“舉三歸一”在本質上是創造的推理過程,“以一反類”論證“舉三歸一”的正確性,而“以一反類”又可發展新的認識。“舉三歸一”與“以一反類”多次循環推進,就能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異步教學構建了一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良好環境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需要營造一個民主、開放、寬松的教學環境。異步教學環境非常適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從根本上說,異步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優化環境是由以個體化學習為基礎的問題化教學的異步教學結構創造出來的。
異步教學是一種民主化的教學。民主是創造性思維活動的必要條件。無論教師還是學生的創造力的表現,都是一種非常自主的自由活動,它把外在壓力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這就需要教學民主。學生只有充分利用和體驗其能力和環境的自由,才能自主學習,自由創造。在異步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是為學服務的,教學方式完全適合學情,師生關系和諧,教師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發表不同意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能夠得到充分發揮。異步教學方式創設了一種既不放任,又不專斷的氣氛,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非常有利。
異步教學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教師提問是開放性的,讓學生有充分思考、想象和發表意見的余地。作業是開放性的,有必做題、鞏固題、過渡題、深化題、提高題五種作業題,適應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需要。異步課堂教學允許學生離開自己的座位,找別的同學“對學”或“群學”,座次位置不是固定的,而是經常變換的。課堂教學也是對外開放的,隨時可以接受各方面的人看課、評課,聽取意見,改進教學。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建立了廣泛的聯系,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異步教學方式營造了一種寬松的教學環境,它沒有應試教育那種森嚴、沉悶的氣氛。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在題海戰術、死擂苦磨的氛圍中,不可能有學生的獨創精神。異步教學有“輕負擔、高效率”的特點,這是因為充分實現了學生學習的個體化和教師指導的異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