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綜合教育論文>《讓我們把“人”字寫大》

    《讓我們把“人”字寫大》

    時間:2022-08-17 15:57:01 綜合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讓我們把“人”字寫大》

    讓我們把“人”字寫大
    ——從新課程看新時期師德素質
    青田縣城東小學    劉巧芬
    關鍵詞:人、師德、個性
    內容摘要: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建設一支具有良好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有效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關鍵。因此教師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人格,以生為本,實施差異教育,以身示范,利用情感育人,轉變觀念,樹立服務意識,從而于細微處把“人”字寫大。

    徐徐秋風中,我們又迎來了第20個教師節。建立和慶祝教師節,目的在強調教師的作用和地位,它傳達著這樣一個真理,強化著這樣一種信念: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它呼喚全社會尊師重教,也激勵廣大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和道德水平。我們在人們的關注與問候中也告訴自己一定要寫好這個“人”字。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建設一支具有良好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有效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關鍵。當前,從國家教育部一直到各中小學校,都十分重視教師的素質的提高。面對新局面,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師知識能力結構的完善,教師角色轉變的最終完成,成為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課題。但是,我想,不管未來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發展到何種程度,加強師德建設永遠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重中之重。
    一、以人為本,尊重學生人格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每天面對的是變化無窮的課堂和充滿奇思妙想的小腦袋,作為新課程的實施者,我也時常和同事討論有關課改問題。待我整理出一些“體會”時,忽然發現,我們所關注的更多的是日常教學活動中的某些具體場景。一堂課抑或一句師生對話都可能給人一種頓悟,而當我們帶著這種頓悟再去審視課改的有關問題時,那些看起來有些枯燥的理論似乎就變得很具體、很生動。這是為什么呢?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做到了“以人為本”,尊重了學生的人格。
    記得兩年前,我剛從師范院校畢業,被分配到如今所在的小學任教四年級的語文。有一天,我提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讓一個平時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回答,旨在鼓勵他樹立自信心。誰知他吭哧了半天,臉憋得通紅,也沒答出個所以然來。我長嘆一聲,以“同情”的目光看著他,然后用挖苦的語氣對他說:“快坐下吧,看把你累的!”沒想到,他的回答讓我感到吃驚:“老師,我不累。”那稚氣的臉上充滿了受寵若驚的感激。這溫柔的迎頭一棒,一下子把我打蒙了。憑心而論,我當時寧愿他能聽出我是在奚落、挖苦他,因此而惱恨我,可他偏偏沒有聽出來,還把我惡意的語言當作對自己的關懷。那一刻,我慚愧至及。無法面對他那雙純真的眼睛,無法面對他那像白紙一樣透明的心靈……
    兩年多過去了,那個孩子已經走進中學的大門,但這件事一直留在我的腦海里,那一時的錯誤使我受用一生。“老師,我不累。”這句話也給了我深刻的啟迪:學生與老師之間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絕不能凌駕于學生的人格之上。小學生年齡小,思想單純,在他們心目中老師就是“天”!這份純真的感情值得我們每一個為人師者珍惜。同時我也深刻體會到,新課程改革是一項影響深遠,任務艱巨的工程,它讓我們每一個教師都面臨著新的挑戰。在新課改的浪潮中,我們不僅要學習新的教學觀念,更新教育觀念,還要從細微處體現“以人為本”,即把新的教育理念和教改思想真正轉化為具體生動的教學實踐活動。
    如今我開始任教一年級的新課程,當學生有出色的表現時,我總是毫不吝嗇地把微笑和贊揚送給他們,當學生有不足和過失,我也微笑著鼓勵他們,哪怕是批評也爭取做到“忠言不 逆耳”。因為他們是一個個鮮活的有生命體,今天我們播種的是微笑與尊重,明天我們收獲的就是高尚的人格。總之,作為教師,既要喜歡“春光明媚,鳥語花香”,又要容得下“烏云密布,電閃雷鳴”,因為,站在我們面前的總是一群天真無邪、爛漫如花的孩子。
    二、以生為本,實施差異教育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于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而要著眼于學生未來。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一個人都同時擁有九種智力,只是這九種智力在每個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組合存在,使得每個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學校里沒有所謂“差生”的存在,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也是出色的。自從認識到這點,我總是樂于對每一位孩子抱以積極、熱切的期望。從多個角度來評價他們。尋找他們的閃光點,發現并發展他們的潛能,充分的肯定和欣賞,樹立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如今面對這一群天真無邪,純如白紙的孩子,我知道自己需要更主動、自覺地為每一位學生設計“因材施教”的方法,以配合其智力組合的特點,促進其優勢才能的展示與發展,實現個人價值。因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無法整齊劃一。從中我也深刻體會到,教師不但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要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眾所周知,愛迪生七歲上學,因成績差退學,愛因斯坦兩歲說話,上學智力遲鈍,德國詩人海涅是盡人皆知的后進生,普京上小學時學習成績一塌糊涂,而現在成為力挽俄羅斯經濟大滑坡的總統。事實表明,學習成績與創造力無明顯的聯系。創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個性的人,創造力越突出,個性是創造的前提,把個性多樣性作為一種有價值的東西,一種財富來加以接受,我們就不會按成績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我們眼中就會沒有差生,只有差異。實施有差異的教育,實現有差異的發展。這是新課程對我們師德素質的新要求。
    三、以身示范,利用情感育人
    學生是獨特的人,他們有著自身的情感體驗。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我們知道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啟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細節。記得前幾天走在街上被幾個陌生學生團團圍住,親熱的直叫“劉老師!劉老師!”鬧了半天,原來是去年借班上公開課的一個班。時光飛逝,我對眼前的面孔感到完全陌生,可他們卻還牢牢記得,猛然撞見竟然熟稔如昔日好友。
      我冥思苦想,僅僅一堂課的交情這些學生為何如此深刻地記住了我?于是便請教同辦公室的老師,他們說新面孔新刺激,在說這類課肯定準備的充分,學生的印象自然就深嘛。我承認這些,但我覺得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新老師肯定是特別熱誠 ,而且借班上課時對待課堂里的每一位學生都是平等、尊重的,多肯定、多贊許而絕少指責、冷遇,更不會戴上“有色眼鏡”。因而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沒有因為“熟老師”所慣有的定勢而失去那一份應該屬于他的關愛。甚至,全體學生都會認為:這是一位好老師。
     這不禁使我想起一位美國教育家的話:贊許猶如陽光!是的,每一位學生不論其個性品質如何,無一例外地都渴望得到老師們的關注與肯定,都渴望照耀到鼓勵,贊許的春日陽光,特別是后進生。我想如果每一個老師都不以先入為主的印象給班級成員定性,那么在我們施教過程中,就回少一些偏見,多一些平等;少一些歧視,多一些尊重;少一些冷眼,多一些贊許,那么每一個孩子都將均衡地享受到溫暖的陽光。
    隨著教改步伐的加快,我們教師確實需要迅速更新教育觀念。在《新課程標準》的三維一體中也明確提出,培養孩子的情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比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更為重要。是的,有情有趣才是真正的教育。這種課堂是情感的課堂,應當突破單純的知識和智力的局限,把培養積極的學習情感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 ;應當使課堂溫馨宜人,熱情洋溢,給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應當從冷面要求變為真誠激勵,從強調苦學變為熱情鼓舞,從一味指責變為千方百計喚醒進取之心,讓每一個孩子都去品嘗成功的快樂。這就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以身示范,真正做到情感育人。
     四、轉變觀念,樹立服務意識
    “教師的天職是變化、自化、化人”,那么,新時期的服務觀務必是寬廣的而不是狹窄的。過去一度受“智育為上”的支配,雖然我們一些教師也服務于學生,但只關照成績較好的學生及其學業成績,熱心于一些學生,冷淡一些學生,造成人溫自怨的尷尬局面。我們提倡的寬廣的服務觀涵蓋兩層意思:一是服務于全體,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做到一碗水端平,讓所有學生同乘一輛前行的車。我們在聽他人上課的時候,時常會聽到老師這樣說:“請這節課沒被我抽到過的同學舉起手來,下面的問題可以由你們來回答。”我覺得這些老師是高明的,因為他明白要照顧全體,服務學生。二是服務于全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成績以及身體素質都要悉心關照,服務周到,促使其全面發展。“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教育方針也要求我們必須要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再如我校作為縣改革試點學校,率先推出“學生對老師的滿意度測評”、“家長對老師的滿意度測評”制度,就是做到了尊學生為上帝,尊家長為上帝,就是樹立一種服務意識的最好典范。由此出發,我們每位教師都必須權重于服務育人。
    “智如泉涌,行可以為表儀者,人之師也”,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一是靠真理的力量,二是靠人格的力量。教師自身的知識再多、能力再強,可如果沒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健康的人格做基礎,就不會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甚至會出現反作用。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學生,如果對學生缺乏責任感,缺乏愛心,他就干不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教育不好學生。新課程改革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做教師的一定要多多反思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修養,使自己的思想觀念、道德品質、心理品格能夠符合新時期社會發展的要求,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需要。
    史煙飄過,回看今天。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師德 ,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新課程引領我們一起把“人”字寫大,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參考文獻:
    1、《走進新課程》朱慕菊主編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人民教育》2003年22期總第474期
    3、《淺析新形式下教師素質的缺失兼論補救措施》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看观看 | 亚洲RB在线视频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三区 | 正在播放约少妇高潮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