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綜合教育論文>提高青少年人生價值觀水準的若干建議

    提高青少年人生價值觀水準的若干建議

    時間:2022-08-17 15:18:35 綜合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提高青少年人生價值觀水準的若干建議

    1、加強全民道德建設,改善學校德育的外部社會環境。

     

    對此,我們或許可以從學校德育內部過程的諸環節中予以探究。但筆者認為,主要原因還在于學校外部的社會環境。事實上,教育工作者對此早有清醒的認識。

    提高青少年人生價值觀水準的若干建議

    據一項調查表明,有94%的教師將“學校德育效果不盡人意”歸因于“社會風氣不好,影響了教學的實效”。許多教師認為,當前社會環境對學校德育的影響,是消極因素大于積極因素,并最終將抵消學校德育的效果。因此,學校人生價值觀教育只有在整個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的大背景下,才能得到切實的改進,真正收到實效。

    對學校德育構成負面影響的社會環境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普遍低下的社會道德水準。經過文革沖擊,我國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體系,與50年代相比,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的道德水準有了較大幅度的下降。“世風日下”是人們的普遍感受。而當前市場經濟的重利性和競爭性,更使集體主義、合作互助、社會責任等觀念受到進一步沖擊。這種狀況也自然影響到青少年。

    (2)社會輿論的錯誤導向。自80年代初期以來,西方社會一些低級、庸俗的文化意識和錯誤的社會思潮大量涌入,“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人的本質是自私的”、“一 切向錢看”、“為個人主義正名”等等形形色色的以個人主義為核心的資產階級價值觀,多次以“爭鳴”形式在青少年報刊中予以介紹。其爭鳴的結果,往往給青少年的人生價值觀和實踐帶來更大的混亂。

    (3)社會陰暗面的過分喧染。許多教師反映,現在有許多報刊,對英雄人物、先進事跡、好人好事的宣傳顯得蒼白無力、空洞無物,難以發揮其應有的教育意義,但對于違法犯罪活動、破壞黨紀黨風的行為、違反社會公德的言行,卻喧染得過分詳盡,從而給可塑性極強的青少年帶來負面教育。

    (4)家長對孩子道德精神面貌的低要求化。絕大多數家長對孩子在學業上有極高的期望,但對孩子的道德品行要求卻不甚重視,還不時向孩子灌輸些與學校德育格格不入的錯誤觀念。

    (5)民俗文化中的不健康成份。諸如封建迷信、市儈哲學、不良習俗、落后的道德觀等在社會、家庭中得以保存、喧染,沖淡了科學人生觀的教育效果。

    學校德育工作者始終期待著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我們應以黨的十四屆六 中全會《決議》為指針,加大精神文明建設的力度,營造保持學校德育效果的大環境。

    2、盡快確立新形勢下的人生價值新標準,為學校德育提供切實可行的工作目標。

    “人活著到底為什么”“人生在世如何才能更有意義”“怎么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系”諸如此類人生價值問題,是廣大青少年時常思考和討論的。

    據調查,在所列的32種需要中,認識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是當今中學生繼培養能力、掌握知識、獲得尊重、同學友誼、考上大學之后的第六位需要。可見學生對接受人生觀教育有著比較強烈的愿望和要求,對人生觀教育基本上持歡迎態度。因此,盡快確立符合當今新時期特征的科學人生價值觀標準,顯得尤為急切。

    對于人人經常遇到的公與私、利與弊、幸福與犧牲、奉獻與索娶個人與社會、革新與傳統、成功與失敗等一系列關系問題,學校開設的《科學人生觀》課程已提供了正確的處理原則和標準。這些原則和標準體現了共產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方向性,是黨和國家對青年一代人生價值言行的最高期望,也是學生人生觀教育的最終目標。但許多德育工作者也認為,至今為止,包括人生價值教育在內的學校德育目標有過高之弊。為此,我們在德育中必須堅持層次性原則。一方面應該堅持先進性的要求,用較高層次的人生價值觀教育學生,使他們中的優秀分子能夠成長為堅定的共產主義者;另一方面又要堅持廣泛性要求,對全體青少年學生進行人生價值觀基本層次的教育,使他們成為能遵紀守法、具有起碼的社會公德和文明行為習慣的好公民。

    另外,對形成于五十年代的人生價值觀,是否在保證其原有先進性的前提下,應作若干的調整和更改,以確立新的人生價值標準?筆者以為是必要的。首先,注重務實的社會容易接受的社會規范和道德準則;其次,有利于為學校人生觀教育提供切實可行的工作目標和評判標準。學校德育的難題之一,是面對中學主似是而非的折衷主義人生觀,感到“把握不準、說不清楚”,難以評判,也無法加以合理引導。確立新的人生價值標準,其目的在于使之更具有時代特征,更能適應絕大多數人的心態頁為人們所普遍認同、采納和履行,從而真正發揮其在提高社會整體精神道德水準中的應有作用。

    3、人生價值觀教育應從小抓起,形成一個科學序列。

    我們常說,中學生是人生觀、世界觀成熟的時期,是科學人生觀教育的關鍵期。但這并非說在小學階段是無足輕重的。心理學研究表明,12歲以前兒童基本不能理解“人生”、“價值“等概念的確切含義,對“幸福”、“義務”、“榮譽”、“良心”等倫理概念也僅理解表面意義。但不能據此認為在小學階段實施人生觀教育是過早了,是違背了兒童的年齡特征。因為科學人生觀是在以學校教育為主導的后天環境的不斷影響下而逐漸形成、成熟的。在小學階段直接教授《科學人生觀》課程確是不適宜的,但小學生對未來的前途與理想已有初步的設計,對人生目標、人生價值、金錢、幸福、責任等也有自己的觀點。而這些恰恰是日后形成自己獨特人生觀的基矗如果此階段已對上述方面帶有不健康的因素,那么要在中學時代形成科學人生觀,顯然是困難的。所以,人生價值觀教育必須及早開始。正如12歲前兒童不能理解“祖國”概念,但仍必須而且可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一樣,關鍵在于如何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特點,施以不同目標、不同內容、不同方法的人生觀教育,形成一個科學的教育序列。

    筆者以為,小學階段的人生觀教育主要與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相結合。因為日常行為規范中的許多內容本身就是最初級的正確人生觀。同時,可以借助生動有趣的故事、易于感染的榜樣事跡、朗朗上口的詩歌、歌曲,結合教師對班級、學校中的偶發事件處理,向學生灌輸一些較淺近的人生、價值觀點,諸如“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努力學習、爭取上進”;“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等。對這些觀點,不求學生完全理解,只要在一般現實情境中加以踐行即可。至于要使這些觀點為學生所深刻理解,并建立起深層次的科學人生價值觀,則還需在中學階段,通過開設專門課程,結合學科教學及其豐富多彩的校內外教育活動來實施。


    【提高青少年人生價值觀水準的若干建議】相關文章:

    關于進—步提高機關效率效能的若干規定06-02

    關于人生價值觀的句子08-23

    提高寫作技巧的15個建議07-01

    對高中化學學困生提高成績的幾點建議08-18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物理課堂合作學習有效性的若干思考08-18

    提高中學英語學困生成績的幾點建議08-18

    若干年后作文04-30

    學習方式組織操作的若干思考08-24

    重申自由主義的若干原則08-17

    語法化研究的若干問題04-01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有码 | 在线播放人成午夜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 日本中文乱系列 | 五月亭亭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