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綜合教育論文>提高民族文化素質的重大課題

    提高民族文化素質的重大課題

    時間:2022-08-17 15:11:35 綜合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提高民族文化素質的重大課題

        ──關于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問題的思考
        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我國進入了追求現代化的歷史性轉折時期,顯然,社會的現代化依賴于人的現代化 ,而人的現代化的內在基礎則是人的文化素質,因此,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素質,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 目標的主體性前提和保證,亦是我國當代文化建設和教育發展的當務之急。因此,研究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 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素質,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一、問題提出的特殊性和普遍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現代化事業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它同時也清楚地昭示了,現代化作為一個 總體性進程所應具備的更為深刻、復雜的內涵。在具體的技術操作和經濟運行的背后,人們發現了從傳統向現 代轉變過程中出現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的沖突,以及這些沖突對現代化的制約和影 響。從而表明,以人的素質提高和文化轉型為內涵的人的現代化就同社會的現代化即經濟、政治和科學技術的 現代化一起,構成了中國現代化的基本歷史任務。
        民族文化素質是一個涵蓋廣泛的概念,從歷史縱向的角度,民族的文化素質與民族的文化傳統具有內在的 、邏輯的聯系;從文化主體性的層面,它至少包括文化基礎和技能、思想道德與心理質素、價值觀念和思維方 式等方面。因此,民族文化素質的提高,是一個整體的、有機的系統工程,缺乏文化教育的基礎,思想道德和 心理素質的提高是沒有根基的;而只局限于文化的智力性教育,忽略思想道德及心理素質的教育,人的現代素 質則是片面的、畸形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從我國近十余年來社會迅速變化的過程來看,應該說物質文明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 就,精神文明的發展在掙脫“左”的片面性束縛之后,人的主體性意識獲得了空前的解放。但是,在人的主體 性獲得解放的同時,又出現了一種新的主體性迷失的情形,這就是過度的物質化、功利化的傾向,文化世俗化 的流行,精神與心理健康被忽視等,具體表現在正義感、責任感的淡化,榮辱觀、是非觀的混淆,公德心的普 遍缺乏,個人行為的失范以及個人主義的抬頭,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警醒。誠然,當一個社會從封閉走向開放 ,從一種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過程中,必然引起社會價值觀、道德觀的分裂,由于心理 、情感和認識的原因,分裂的結果客觀上往往會發生與原來定勢相異的某種逆向傾斜。同時新舊觀念更替之際 ,必然出現某種理論斷層和價值真空,因此,對于主體性新的迷失情形,我們需要進行全面的、歷史的分析。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思想道德文明的建設提供確實可靠的資料。但是,我們又不能對某 種片面的傾斜采取放任自留,“順其自然”的態度,這不僅因為市場經濟本身并不能完全自然衍生出符合科學 理性的道德精神,而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客觀上提出了建立新的人文精神和規則的迫切要求。顯然 ,中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推進必須重視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諧調發展,在當前,關于國民的人文精神和思想 道德的建設問題,尤其需要予以特別的關注和研究。這既是一個世界現代化進程的普遍性問題,又是中國現代 化亟待解決的特殊問題,如果我們不予以充分地認識,就會犯歷史性的錯誤。
        二、思想道德教育的失衡與傾斜
        我國從70年代末實現歷史性轉軌以來,在否定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極左路線的同時,對教育領域中輕 視、貶低智育,以政治沖擊一切的狀況實行了全面拔亂反正,從而為補就十年動亂造成的損失,縮短與發達國 家的人才距離,以及為實現我國現代化目標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奠定了基礎,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是,當 我們理性地回顧和省察這十余年社會推進的歷程,不能不說某些歷史性的忽略對于今天發生的主體性的新的迷 失有著某種內在的聯系,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第一,在扭轉輕視智育的左傾錯誤時,某種程度上忽略了人的思想道德及心理素質的教育。
        第二,在商品經濟全面推進之時,教育的回應缺乏力度,傾斜于“適應”經濟規律,忽略了教育自身的規 律。
        第三,思想道德教育的滯后性某種程度上造成人們對直接利益誘惑的傾斜。
        綜上三個方面,要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及心理素質,必須正視某種歷史的、現實的片面傾斜,同時要在研 究和把握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向上來考慮“如何才能提高”和“怎樣提高”的問題。
        三、突破“傾斜”的思路與基本點
        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及心理素質是一個關于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建設問題,而這種“基礎建設”的基本途徑在 于教育。廣義的教育是一種社會性的教育,狹義的教育主要是指學校有目的的系統性教育,人的思想道德與心 理素質建設當然要由這兩個方面共同承擔。在我國社會發展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才能發揮教育在對人的思 想道德與心理素質中的作用?怎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在當前我們需要關注三個層面:
        第一,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時代前提。與傳統人生活的社會基本處在同一共同文化,具有共同的價值觀念 、宗教信仰及行為模式相對應,現代社會的開放性必然打破單一、孤立和自成體系的封閉。工業文明的進步, 電子、信息等技術的發展不僅是溝通各種社會關系的手段,同時必然分解文化、價值觀念、宗教信仰及行為模 式的一元性。因此,對于個體來說,從思想觀念到行為方式等選擇都必置于多種參照系的聯系之中。如果我們 不能自覺地將教育置于這樣的時代前提去考慮和把握,就會陷入極大的被動,就不可能取得充分的、有效的教 育效果。
        第二,關于教育主客體定位的問題。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教育主客體的定位是長者優位的,尤其是思想 道德教育。但事實上,現代社會的教育已日趨連續化,道德教育方面也越來越呈現出全年齡階段的傾向,所不 同的是教育關注點上的差異。
        第三,思想道德素質的“硬件”和“軟件”。毫無疑問,關于人的思想道德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必須 要有長遠的規劃和切實可行的措施,必須要有“硬件”和“軟件”的相互配合。從硬件的方面,要建設青少年 成長的良性環境。一個城市、一個地區應該有一流的博物館,一流的藝術館,一流的科技中心,一流的教育中 心,從宏觀上給下一代的成長創造精神文化的廣闊空間,讓人們在自然的熏陶中了解高雅文化,凈化心靈,提 高涵養,對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發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軟件的方面要強化公德心和責任心的基本教育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理論部)

    提高民族文化素質的重大課題


    【提高民族文化素質的重大課題】相關文章:

    提高民族中學生作文水平的方法08-15

    湖北省重大調研課題基金項目2009年度課題指南08-19

    如何提高邊疆少數民族學生高中化學的學習效率08-19

    小為重大則榮08-24

    如何提高農村少數民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08-15

    談新時期英語教師文化素質的培養08-19

    重大事項報告制度07-17

    重大疾病申請書05-11

    加強提示型教學法應用提高民族民間舞教學效果08-25

    重大危險源應急預案08-2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在线四区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美女足 | 在线看亚洲福利中文字幕 | 久久香蕉亚洲视频 | 中国浓毛少妇毛茸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