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活動課程設計的指導思想、原則
活動課程設計的指導思想、原則文可義
目前對活動課程的認識、設計和實踐存在幾個傾向:一是有的借活動課程之名,行“應試教育”之實,從時間到內容都服從于應試學科拓展與延伸的需要;二是沒有什么設計,完全放任自流,隨意性很大;三是教育觀念和方法沒有換位,老師包辦代替,學生沒有自主權,體現不出活動課動手動腦等特征。
針對上述情況和根據《指導綱要》精神,我們強調九年義務教育活動課程設計必須遵循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思想,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對學生有效地進行素質教育;因地因時因人設計活動,務求豐富多彩,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活動,使學生獲得直接經驗和多方體驗,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實踐意識、創造意識,促使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增進身心健康,為培養適應21世紀建設需要的全面發展人才作出貢獻。
活動課程作為九年義務教育課程計劃的重要組織部分,有其獨立性,在設計時要根據活動課程自身的規律,遵循以下原則。
1.教育性、趣味性原則
活動課程的地位與作用要求設計的活動課程要面向21世紀的需要,既要把愛國主義教育、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和中國革命斗爭傳統教育以及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現代科學技術、文化藝術不斷發展等信息作為活動課程的重要內容,又要針對學生身心特點、興趣愛好,寓教于樂,力求形象,具體、生動、活潑。如設計《火箭探秘》一是說明火箭是我國最先發明的,二是鼓勵學生勇于探索未來火箭。
2.實踐性、創造性原則
活動課程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重在能力的培養。要使學生在實踐中,動手動腦,取得對事物的親身體驗,掌握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活動課程的設計中,要注意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使他們勇于獨立思考,標新立異,掌握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辦法,起到啟發學生創新意識的作用。《火箭探秘》不但給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還給他們提出大膽設想、創新的思考。
3.導向性、自主性原則
在活動課程設計中,必須明確學生是主體,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給予指導和幫助。因此,在確立活動課程的內容和形式上,要克服主觀性、盲目性和隨意性。
在使學生有計劃、有步聚地開展活動時,能給予學生較多的選擇活動和自己設計、組織、主持開展活動的機會,發揮他們的自主性,使學生在活動中能學有所樂,學有所得,增長才干。例如“迷路事件”這一活動全由學生份演各種角色,解決各種難題。
4.通用性與民族性、地方性相結合的原則
活動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在設計時,要注意到學生的民族差異、個體差異和興趣愛好的區別,做到普及與提高相結合,通用性與民族性,地方性相結合的原則。編寫時必須同時考慮從地域環境、經濟發展、社會需求以及師資條件、場地設施、經費來源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出發,突出重點,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寫出特色,注意其可行性和實效性。如《板鞋舞》是廣西民間體育、文藝項目,在全國各盛市也可以通用。
5.靈活性、開放性原則
活動課程有統一的目的和基本要求,活動內容應相對穩定;活動課程具有多樣化的特點,需經常不斷地改進和豐富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活動課程范圍很大,不局限在課堂,要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相結合。根據這些情況,設計時,注意充分利用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資源和優勢,能使學生廣泛接觸社會,聯系生活、生產實際,從中獲取知識和教益,體現靈活性、開放性原則。如《諺語知天氣》使學生廣泛聯系實際,效果很好。
【活動課程設計的指導思想、原則】相關文章:
整改方案指導思想07-11
選題的原則01-02
原則的作文05-21
好簡歷的原則08-15
課程設計心得08-24
課程設計感想08-24
課程設計心得09-04
2009屆畢業生就業指導思想08-19
做人的原則與素質句子02-04
關于做人原則的句子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