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議活動課的組織管理
淺議活動課的組織管理熊麗珍
一、加強活動課程的計劃管理,實行長計劃短安排。
活動課一般是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由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的,但自主并不等于自流,活動形式、活動地點和活動項目都必須實行全時制、全過程、全員額的計劃管理。要制訂出目的明確又科學可行的活動課教學計劃。計劃可在教師的指導、啟發下,讓學生參與討論制定。制訂計劃應注意學校場地、設備、條件。在活動課計劃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反應和活動效果及時補充和修正,使活動計劃逐步趨于合理、完善,確保活動課正常、持續地開展。
二、爭取各方面的支持,采取必要的保證措施。
活動課不同于學科教學,學習的效果不能在試卷上以分數體現出來。因此,第一,學校領導要重視活動課的開設,提供必備的物質條件。活動場地統一規劃、統籌安排,活動儀器、設備、圖書館書籍、電教室、實驗室、體育活動場所等,在活動中充分發揮效益。第二,要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家庭能給孩子們開辟良好的社會實踐活動場所。如“雛鷹達標”、“文明禮儀教育”等活動就必須在家長的密切配合下;才能持續、有效地完成。要請有經驗和特長的家長擔任校外輔導員,為活動出謀劃策。第三,要取得社會的支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要花大力氣培養、選拔一批優秀、穩定的指導老師,還可借用社會力量,向社區組織和教育機關爭取支援。
三、正確處理活動課教學中的三種關系。
一是要處理好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的關系。課堂教學側重打好文化基礎,實踐活動側重于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實踐活動與課堂教學互相補充,相輔相成。教師首先要扎扎實實地抓好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實踐活動中,再指導學生將課內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活動中去,通過動腦動手,獲得感性知識,使理性知識與感性知識統一起來。
二是處理好教育性和趣味性的關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興趣必須服從于思想教育的目的。在組組管理、計劃安排活動時,必須認真考慮到“四性”結合,即寓知識性、趣味性、健康性、實效性于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如開展“小學生行為規范”教育活動時,我曾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集趣味性、實效性于一 體的主題班隊活動,讓學生自編自演,把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些小事通過各種節 目的形式再現出來,并發表對這些現象的看法,從而提高了大家的是非辨別能力,達到了教育學生從小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目的。
三是要處理好普及與提高的關系。活動課是素質教育所需要的課程,是對學生實施全面發展教育的必要途徑,它的著眼點必須是面向全體學生。然而,實踐活動中,學生的能力和發展是不平穩的,所以教師在活動中既要發現和培養一批有特長的學生,又要面向全體,普及和提高相結合。這兩者關系處理恰當,必然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淺議活動課的組織管理】相關文章:
淺議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有效實施08-24
淺議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法律理由08-18
淺議建筑施工現場中風險管理的應用08-17
淺議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班級管理策略的轉變08-24
淺議繪畫入門08-15
淺議法律和道德的關系08-24
淺議藝術教育發展改善08-15
淺議唱歌時空氣的作用08-21
淺議電視民生新聞論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