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研究型課程探微
研究型課程探微安桂清
所謂研究型課程,指的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和條件,選擇不同的研究課題,獨立自主地開展研究,從中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一種課程,這種課程的突出特征是堅持學生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的“自由選題,自主探究和自由創造。”
一、研究課程對以往課程體制的突破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集中體制的課程行政政策,中小學校的課程設置、課程標準和教材都是由國家統一規定的。這一體制著眼于國家整體的利益,力圖保證學校基本的教育和教學質量,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這種體制一方面造成課程的設計和實施只有統一性而缺乏靈活性和多樣性,只強調共性而忽視個性,課程體制走向劃一和封閉;另一方面忽視教師在課程體制中的主動參與,使得教師只能被動地服從和執行國家的課程規定。研究型課程的產生以彌補現有體制的不足為出發點,其顯著特點就在于:它是由各個學校根據“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哲學思想自主開發的適合學校具體特點和條件的課程,屬校本課程開發的一種形式。它所認定的課程計劃主體為學校,確切地說是校長、教師、課程專家、學生以及家長和社區人士共同參與學校課程計劃的制定、實施和評價活動。研究型課程是課程編制權限部分下放的產物。它充分調動了老師參與課程規劃、設計、實施和評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加符合各地的實際需求和學生的多樣化需要,同時能應對社會生活的變化和發展,具有很高的靈活性和開放性。這是以往集中體制下的課程體系所無法達到的。
二、研究型課程對以往課程編制模式的突破
課程編制是指包括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確定課程目標,設置、組織并實施課程,根據對課程的評價進一步改進課程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研究型課程的編制采取的是一種綜合創新的模式。它吸收了目標模式和過程模式的合理成分,改變了環境模式僅作為一種編制思路的現狀,提供了多樣化的可供選擇的行為方式,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在課程目標、內容、學習活動方式、評價等方面別具特色。
(一)目標
研究型課程認為課程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它突出了學生對研究目標的自主設定,極大地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且以指向不同個體為主要特征的目標群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達到各自期望以及可能達到的發展目標。
(二)內容
研究型課程沒有統一課程內容。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內容,課程內容具有開放性,這就形成了研究型課程的另一個重要特點:跨學科性(或綜合性)。研究型課程的開放性使學生擺脫被動、封閉的學習環境的禁錮,以主動積極的姿態去探索、去嘗試、去謀求個體創造潛能的充分發揮。而它的跨學科性則利于消除學科的隔閡,增強學科間的溝通,在學科綜合之處迸發創新思維的火花。
(三)學習活動方式
研究型課程采取課題研究小組的組織形式,在整個研究活動過程中,包括確立研究課題,收集并開發利用資源、進行深入研究、寫出論文報告、進行成果展示,都由學生自覺規劃和自主設計,老師只需適度參與,重點在總體指導、組織、評價等環節上發揮作用。同時小組群體的共同活動還使學生注意彼此的合作,在充分表現個體創造性的同時養成團隊精神。
(四)評價
研究型課程在整個實施過程中,學生要依據有關要求自我評審活動的進展情況,隨時有針對性地作出自我改進。同時,由老師和專家組成的評價小組運用各種形式(學生匯報、量表等)對學生的研究情況有序地進行跟蹤評價,避免課程實施過程失控。課程的評價目標,在于學生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的能力是否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高,并將總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緊密結合起來。因此,研究型課程運用的是指向不同個體的評分標準,充分肯定每個學生的努力和價值,并能有針對性地給以具體的改進建議,這是傳統課程評價無法做到的。
三、研究型課程與創造能力的培養
1、研究型課程突出學生在受教育中的主體地位研究型課程以學生的“自由選題、自主探究和自由創造”為宗旨,學生在研究和探索中始終處于主體地位,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他們都時刻需要審視、反思探索活動,并通過經驗的融合和重組來解決遇到的難題,這時他們的直覺思維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就能得到充分的培養。
2、研究型課程為學生提供了自由活動的空間研究型課程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一是它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活動以及表現和發展的機會。二是在實施中研究型課程反對劃一,崇尚個人差別和獨創見解。三是研究型課程鼓勵學生自由奔放和新穎地想象,使創造潛能得到充分釋放。
3、研究型課程優化了學生的智能結構在研究型課程的實施中,一方面,學生接受到了最新科技與社會學知識和信息,解決了課堂知識的老化問題,從而優化學生的智能結構。另一方面,研究型課程又強調掌握方法和參與社會實踐,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了查閱資料的方法、科研的數理統計的方法、新的實驗操作技術、計算機輸入與數據處理方法等綜合方法,從而使智能結構進一步完善。
【研究型課程探微】相關文章:
大學英語課程研究型教學模式個案分析08-16
電教媒體與揚長教育探微08-24
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探微08-20
儒家的修身思想體系探微08-18
初中記敘文虛構手法探微08-20
文學作品有效閱讀方法探微08-19
”汽車尾貼”告示語探微作文06-07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探微08-24
新課改需要研究型教師08-23
基于新課改理念的初中教學管理探微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