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造性教學的基本特征
創造性教學的基本特征1.問題性
創造性教學主要是教師引導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它發端于問 題,行進于問題,終止于問題。學生對問題產生困惑并產生求解過程的強烈愿 望,是創造性教學的前提。正是由于問題激發學生去觀察、思考,他們在教學 過程中才能表現出能動性、自主性、創造性,積極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案,并力 圖克服一切困難,發展其創造性人格。這就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應善 于從教材中發現問題,創設積極的問題情景。所謂問題情景,就是在課堂教學 中設置一種具有一定的困難,需要學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學習任務, 又是教學過程發展的動力。因此,問題情景的創設成為教師進行創造性教學的 關鍵環節。
在一般教學活動中,學生通過做作業、做習題等形式解決問題,但他們解 決的并非是創造性活動意義上的問題,更多的是在復現老師所教的知識、技能 和方法,并沒有真正發揮他們的創造能力。創造性教學通過創設問題情景引導 學生發現問題,通過對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綜合、加工、組合,達到創造性解 決問題的目的。
2.探究性
傳統的教學活動以傳授為主,以“告訴”的方式讓學生“占有”人類已有 的知識經驗,造成了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這種教學思想不承認學生的認 識也是一種具有巨大潛在力的能動反映,從而抹殺了學生在求知過程中主動探 索、積極思維的潛在能力。創造性教學是師生共同探索求知的過程,學生的探究活動需要教師進行探索性的引導。探究意味著獨辟蹊徑、求實創新,也意味 著嘗試錯誤、克服困難。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理性活 動與非理性活動協同發揮作用。在智力因素中,敏銳的觀察力、持久的記憶力、 豐富的想象力、靈活創新的思維力對學生的探究活動作用重大。在創造性思維 中,應注重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發散思維與聚合思 維的互補。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中,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冒險精神、創造學 習的熱情、克服困難的毅力以及持久忍耐力,有助于學生的探究活動。教師引 導學生對未知領域進行探究活動時,必定經歷一個由模糊到清晰的過程,其間 有探究、嘗試、挫折到豁然開朗,對于學生以知、情、意為基礎的創造性人格 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3.個性化
傳統教學實行班級授課制,給予學生共同的知識教育,共同的思想教育, 共的體質訓練,共同教育的背后是學生的潛能存在著明顯的個別差異。反映在 智力上,有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方面的差異;反映在個性特征上, 有興趣、愛好的不同,性格、氣質、意志品質的差異,學生的差異是創造性教學注重個性化的前提。創造過程是復雜的,美國心理學家華萊士在《思想的藝 術》一書中提出了創造過程要經歷準備、醞釀、明朗和驗證四個階段。其實, 科學家、文學家進行創造的過程是各不相同的,靈感的突發有時在睡夢中,有 時在游玩中。學生的創造力正處于發展階段,程度不一,教師的指導存在質量 高低,對知識經驗、先天素質本來就千差萬別的學生實施創造性教學,形成的 創造能力、創造性人格一定各不相同。因此,創造性教學在注重學生整體素質 提高的基礎上發揮專長,促使學生將來在各自的生存領域中都能創造性地作出 貢獻,提高其生命質量。
【創造性教學的基本特征】相關文章:
語法教學與創造性思維培育08-18
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08-17
淺談創造性思維在美術教學中的培養08-15
在制圖教學中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08-22
對孩子進行創造性教育08-23
淺談幼兒語言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08-15
歷史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08-18
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培養策略09-05
談如何創造性的使用數學教材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