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素質教育的關鍵是教師
素質教育的關鍵是教師--江蘇省泰興市洋思初級中學之行
張家港市永聯學校 張建華
早春三月,寒風漸逝,春光明媚,懷著十二萬分的仰幕之情,我們永聯學校一行45位老師,驅車來到了蜚聲大江南北的江蘇省泰興洋思初級中學。進入學校,映入眼簾的是整潔的校園環境,醒目的警句格言,寬敞明亮的現代教室,秩序井然的辦公氛圍。
一、悄然興起的教育產業化
在登記處,除了簽上來客的姓名、工作單位、職務外,按要求每人需交納15元的入校參觀學習費。以前,人們進入公園、游樂場所、博物館、影劇院等才需要門票。如今,進入學校學習聽課也需要門票,咋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在洋思初中成為現實。教育的本質屬性是公益性,第三次全教會:"把教育作為先導性、全局性和基礎性的知識產業"。這是在理論上的一大突破,教育具有雙重性:公益性和產業性。教育的產業化,一方面說明通過教育培養的學生是產品,另一方面教育事業其本身也可而且應當可以有經濟產出。從而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在洋思,除了門票外,其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學科上的教學模式和洋思老師的觀摩課錄像都有其經濟價值的(亦已成為商品)。讓我們冷靜地思考一下,為什么產業化的洋思初中還有那么多的學校、老師興致勃勃地前往送錢,這是洋思人的奇跡,這是洋思老師用汗水和成績鑄就的。
二、課堂教學的模式素質化
在洋思初中的黑板報公告欄中,公布了30多節今天對外展示公開課的班級、學科,有初一年級的,也有初二年級的;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也有美術、音樂課等。從第一節課到第三節課,幾乎都排得滿滿的,全校七十多名教師中,幾乎占到了一半以上的老師。根據學科特點,我們每位老師都觀摩了兩節課,傾聽了蔡林森校長的一席報告。在每一堂公開課上,洋思老師都習用"先教后學,當堂訓練"的目標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有計劃地安排學生進行預習嘗試,努力使學生在自學、討論的氛圍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教師的導演角色處理及時恰當,反饋糾錯及時、靈活,并且每課中都有相當長的時間(20~25分)讓學生進行訓練鞏固。課堂上,學生表現出強烈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師生間感性交流融恰,雙邊活動頻繁,教學目標達成率高,洋思的課堂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了素質化。這是洋思老師創造的又一奇跡。
三、學生行為的養成規范化
有18個班級近千名學生的洋思初中,也算是一所較大規模的初級中學。走進洋思初中,地上看不到一張廢紙,墻面看不到一點泥跡。不論是課堂上,還是課間活動,還是宿舍休息,或是做廣播操,或是集體用餐,所見學生都是彬彬有禮,行為規范劃一。此時,我們才真正體會到"會學習、會吃飯、會睡覺"的深切含義。洋思學生的高素質行為令我們每個老師感到欽佩不已。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洋思老師所創造的管理制度,看到了一絲不夠率先垂范做廣播體操的老師們,看到了學生午餐時辛勤值日的老師們,看到了午間還在教室輔導學生補差的老師們,這便是廢寢忘食到位盡責的洋思老師所創造的第三個奇跡。
四、教育質量的意識人心化
在洋思初中,不論是學校領導,還是普通老師,都有極其強烈的質量意識,這種潛意識的思想深深地扎根于每一個老師的心坎。在跟洋思初中領導的交談中了解到,洋思初中的每一個老師肩上都擔負著教育的神圣使命,心中時刻系著教育質量,認識到教育質量是學校的生命,更是每個老師自身賴于發展生存的生命線。正因為"學校是我家,質量靠大家"的共識,使洋思初中產生了今天這個蜂涌參觀的壯觀情景。洋思初中有這樣一組耀眼的數據,100%的初三學生光榮畢業,80%的學生是非施教區的擇校生,60%的學生升入重點中學。洋思初中老師自豪地說,他們產生了良性的生態學校,這是洋思初中老師所創造的第四個奇跡。
【素質教育的關鍵是教師】相關文章: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08-18
關鍵是怎樣讀故事08-20
教師素質教育心得體會03-26
幼兒教師素質教育心得體會04-10
教師素質教育心得體會14篇05-13
素質教育感想08-23
素質教育隨想08-18
淺談職校的素質教育08-18
數學素質教育心得04-09
實施素質教育心得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