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數學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談數學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計算機的發展并進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中,使人們對數學本身及其數學教學方法的認識有了根本的轉變。傳統的數學教學只是一種形式體系,強調證明、邏輯、抽象等一系列的演繹推理方式,而隨著計算機提供的輔助教學手段和方式,數學實驗的重要性及其表現形式體現得更加具體生動,學生可以通過計算機提供的數據、圖像或動態的演示,進行更多的觀察、探索和模擬,可以產生直覺,進而做出猜測,再通過檢驗假設,證明自己的猜想。由此可見,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可以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數學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數學思維的過程和實質,展示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怎樣把數學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起來
信息技術進入數學課堂就是數學教師走進教育技術、發現和挖掘計算機在數學教學的潛力的過程,信息技術進入數學教育必需考慮數學教育的學科特點,滿足數學教育的特殊要求。
數學是集嚴密性、邏輯性、精確性、創造性與想象力與一身的科學,數學教學則要求學生在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或提供的環境中通過積極的思維不斷了解、理解和掌握這門科學,于是揭示思維過程、促進學生思考就成為數學教育的特殊要求。計算機是信息處理的有效工具,在數學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潛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軟件平臺上把計算機的數學技術、按鈕技術、窗口菜單技術等多種技術與數學教學的要求結合并用于教學的過程。例如:我在教學《梯形的面積》這一課時,先在屏幕上放映一組直觀形象的動態畫面:將三角形的面積轉化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來求,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又可以轉化為矩形的面積來求。在觀察畫面以后,讓學生討論并明確: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我們經常采用化陌生為熟悉,化未知為已知,化復雜為簡單的思想方法,然后提出:要求梯形的面積設想用什么方法?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聯想、類比,去猜測結論;在這之后,在屏幕上放映梯形可以轉化為平行四邊形或矩形來求的割補過程。這一動態過程與極大多數學生自己猜測的思維過程完全吻合,學生都為自己的類比成功喜不自禁。這說明,如何利用生動的畫面,適時發問,引導學生自己去類比,去探求,是活躍學生思維的關鍵。
現代化的教育觀念、學科教學的經驗使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發揮了特殊的功能。如利用計算機我們可以創設遠比傳統教學更富啟發性的教學情境,能設計讓學生動手做數學的數學實驗環境,能靈活自如地進行變式教學;利用計算機能更有效地使學生領悟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啟發學生更積極的思維活動,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和探索,同時能使學生交流、小組討論與“一對一”的個別化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時的數學教學已與傳統的數學教學有了很大的不同,教師的“講”更多的由學生積極參與的活動所代替,學生由“聽講”更多地變為觀察、實驗和主動地思考,這時計算機成了數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計算機對教師來說逐漸變得得心應手。一個“按鈕”可以設計成暫停,這中間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也可以設計成動畫,讓學生從圖形對比中得到啟發。一個“動畫”或鼠標拖動在數學教學中能生動地表現出一般和特殊、運動和變化……這時計算機在數學教學中真正顯示出特有的優勢,教育技術也才在促進和深化數學教改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在強調教育技術的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
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在輔助學生認知的功能要勝過以往的任何技術手段。但是再好的課件如果沒有教師出色的作用,也可能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這里教師的數學修養、教學經驗、教育理論水平起重要的作用。同時,在影響教學效果的多種因素中,教師對學生的熱愛、高度的責任感、良好的師生關系又是任何先進的信息技術無法代替的,教師不是被計算機替代了,而是用新的方式工作,從新的視角考慮問題。
在信息技術引入數學課之后,計算機手段與傳統教學完美的結合十分重要。不是計算機用的越多就越好,傳統教學的優勢應該保留,如教師的示范作用、教師與學生之間富于人情味的及時交流,教師組織起來的探討問題的活躍氛圍等等。理想的教學應該是把教師與信息技術的優勢同時充分發揮出來,把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為此就需要教師全新的教學設計。
數學學習應該是學生個體的主動建構過程,每個學生都是從自己的認知基礎出發依自己的思維方式理解數學的。從這個意義看,數學是無法灌輸的,是難以講授的,只能依靠學生的主動參與才能學好數學。建構主義應該是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這樣一來教學設計與傳統的備課就有顯著的不同。它要突出學生的活動,要面對每一個學生。有了計算機,學生的活動豐富了,教師能以更有效的方式表達了,同時在課上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計算機之間信息交互的機會增多了。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處理的是課本、教師、學生和教育技術的關系,要考慮怎樣組織起學生有效的學習活動,教學計劃可以面對班級的所有學生而制定。雖然教師在備課、課件設計和制作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課前的精心設計和準備,卻能極大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使學生在短時間里掌握了知識,而且印象深刻。
至于教學設計應遵循的原則,我想既要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又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活動不應理解為全堂上機,不應忽視書面表達和口頭交流,不應忽視閱讀、計算和操作,要講究實效,最好的教師加最好的教育技術,這才是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的意義所在。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充滿無限生機和動力。它不受時空限制,直接表現多種事物和現象,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得到充分感知,更重要的是,它感染力強,能活躍學生的思維,刺激記憶和應用。因此,在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教學整合的過程中,多媒體技術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數學的本質,理解數學教育的本質,理解數學經驗的本質,在教學中突出過程,突破難點,有利于“因材施教”。同時應當注意發揮多種教學媒體的整體效應,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和不斷創新精神,使數學課堂教學真正走上一條健康、和諧的發展之路。
【談數學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相關文章:
談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的整合08-20
數學技術、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08-18
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思考08-22
信息技術數學課程整合研究09-05
例談數學課堂教學反思的內容及方法08-24
談數學課堂教學語言論文09-05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論文02-17
信息技術的運用與數學課堂教學08-18
淺談中學數學課程教材與信息技術整合08-18
淺談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整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