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推進創造教育 培養創新人才
推進創造教育 培養創新人才
--------------------------------------------------------------------------------
——全國第七屆中小學創造教育學術年會綜述
全國第七屆中小學創造教育學術會日前在內蒙古通遼市舉行。與會代表圍繞著“建立中國特色中小幼創造教育體系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展開廣泛深入的研討,在如下幾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關于“中小幼創造教育體系”的“中國特色”內涵問題。通過研討,代表們逐步認識到“中國特色”至少包括如下要下:1.中國的中小幼創造教育理論與實踐要堅持以鄧小平教育理論為指導,鄧小平同志關于教育“三個面向”的指示,是中小幼創造教育的根本指針;2.要吸收我國從古至今著名教育家的創造性教育思想,這是歷史文化的根基;3.從當今我國中小幼創造教育的現實出發,不能全盤照搬西方發達國家創造教育的做法,必須走自己的路。
二、關于知識經濟、知識創新與創造教育問題。代表們認為,知識經濟、知識創新呼喚創新人才,而創新人才的培養靠創造教育。就目前的現實來說,中小學教育的實踐距離知識經濟、知識創新工程的要求還相差甚遠,我們應該有一種緊迫感、使命感,采取必要的戰略措施,廣泛地開展創造教育,為我國知識經濟和知識創新工程提供創新人才。
三、關于創造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代表們認為,創造教育與素質教育從根本上講是一致的。創造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尤其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培養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和方法。而素質教育要真正提高水平和質量,培養出優秀的創新人才,就必須借助于創造教育,使教育教學、課程內容、評價決策與領導管理富有創造性,對學生實施全面的創造教育。
四、關于創造教育的目標問題。代表們提出,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創造素質、培養創新人才為創造教育的目標。學生的綜合創造素質包括:創造意識、創造精神、創造思維、創造個性、創造技能、創造道德品質、創造美感。這些品質是創新人才所必不可少的,中小幼創造教育必須全面和諧地培養學生的這些創造品質。
五、關于創造教育的途徑問題。代表們較多地集中到了社會教育、家庭教育、自然教育及其與學校教育的相互配合上。社會教育包括少年宮、青少年科技輔導站;家庭教育包括開辦家長學校,提高家長的創造教育素質等;自然教育包括利用美妙無窮的大自然,對學生進行創造教育,指導學生欣賞、領略、感悟大自然的奧秘,從中愛到遍和陶治。對中小幼學生進行造教育,要堅持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自然教育相結合,協同作用。
六、關于中小幼創造教育的銜接問題。代表們認為,中小幼創造教育的相互銜接至少涉及到三個基本問題:一是中小幼三個學段創造教育目標的銜接,要先確定郵幼兒園、小學和中學各自的目標定位,進而使三者在內容和層次上具有連續性和發展性;二是中小幼三個學段創造教育課程的銜接,發研究現行中小幼教材內容的連貫性和一致性;三是中小幼三個學段創造教育評價標準的銜接,這對于三個學段創造教育實踐的連續性、一致辭性具有明確的導向作用。
摘自《中國教育報》
返回
--------------------------------------------------------------------------------
【推進創造教育 培養創新人才】相關文章:
職業教育中創新人才的培養08-18
讓藝術教育推進文化傳承創新08-15
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08-27
關注人才成長重視物理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08-20
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問題、原因及對策08-16
高職院校動漫人才創新培養模式的應用研究08-21
重視初中歷史課改培養創新人才08-20
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分析與研究08-17
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培養創新人才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