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心”教育讓學生懂得了關心
本報訊(記者陶繼新)面對當前人際關系錯綜復雜的現狀,濟南市歷城區(qū)實驗小學實施了“學會關心”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學會關心”教育的核心是“關心與做人”: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學會關心,在學會關心中培養(yǎng)興趣和責任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及主體精神,加強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關心;培養(yǎng)新一代公民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責任感,力求改變以說教為主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為以重實踐深化情感體驗為主的德育模式,最終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和做人的品位。 實施“學會關心”教育需要遵循一個由感知引導到自主實踐的過程,一是明確關心目標,分層實施教育;二是開展“學會關心”系列活動,使學生于“潤物細無聲”中得到情感體驗。比如:“今天我當家”、“學做小主人”、“勞動技能大賽”等,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增強了學生的同情心及責任感;三是組織“學會關心”主題班隊會,開展“學會關心”大討論,通過生動有效的形式,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四是以行為規(guī)范為突破口,評比星級紅旗班,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增強集體榮譽感;五是學校家庭同步教育,通過“家校聯(lián)系冊”實施“學會關心”目標檢測,形成過程性多元評價機制;六是以學科教育為主渠道,滲透“學會關心”教育,如“關心水污染問題”、“在合唱教學中培養(yǎng)合作精神”等。通過以上方式,引導學生時時關心,養(yǎng)成關心的品質,主動實踐關心的行為,培養(yǎng)主體精神。 自該校開展“學會關心”教育以來,教師以身示范,寫出了許多“關心學生”的教育案例,并進行了交流。他們欣喜地看到,在“學會關心”各項活動中,學生“關心”的意識逐步增強,“關心”的品質得到提高,自理能力增強了,關心孝敬父母的多了,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的多了,班級凝聚力強了,團隊精神、良好班風逐步形成。 《中國教育報》2003年4月18日第2版
【“關心”教育讓學生懂得了關心】相關文章:
關心短信08-16
關心語錄經典11-01
經典關心句子09-30
關心的作文12-10
關心的句子03-08
有關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4-10
有關心理健康教育感悟08-12
關于安全教育有關心得04-06
有關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2-16
下雪關心短信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