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綜合教育論文>對當前農村學校課題研究工作的幾點思考

    對當前農村學校課題研究工作的幾點思考

    時間:2022-08-17 14:05:55 綜合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對當前農村學校課題研究工作的幾點思考

     

    對當前農村學校課題研究工作的幾點思考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貫徹實施,新一輪的課改活動在各地搞得轟轟烈烈,各種圍繞新課標的研究課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毋庸置疑,深入的研討活動,濃郁的研究氣氛,對廣大教師全面領會新課標精神,正確把握教科研方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但是,當前農村學校圍繞新課標開展的課題研究工作存在一些現象,應該引起重視。

    一、研究課題重功利,輕內需。

    “教育科研是學校教育的第一生產力”,這已經成為廣大學校領導的共識,同時,學校教科研工作也已成為學校工作的一個重要窗口,體現了一個學校的辦學水平,各級領導都普遍高度重視。于是,圍繞上級有關部門制定的總課題,各級各類學校紛紛行動,出現了校校有課題、人人搞研究的局面,但是,在數以百計的課題中,許多只是為了評優、評先進,還有是教師為了評職稱而立的,很多的農村學校課題立項缺少上級部門的指導,沒有從教育面臨的實際問題著手,沒有從課堂教育的矛盾沖突中選題,沒有成功的教育經驗的依托,科學性、可行性都值得探討,對學校的教育工作沒有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帶有明顯的急功近利的色彩。同時,教科研的選題反映整個研究的價值,引導著研究的方向,也制約著研究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中小學教科研的基本任務是解決中小學教育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問題。“教育實踐”是中小學教科研課題的主要源泉,也是一線教師研究的重點。尤其在“走進新課程”以后,教育理念的巨大變革,課程資源的開發挖掘,教學模式的重新構建,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教學方法的擇善而從,師生關系的重新確立,教學評價的多元化趨勢等無不是課題選擇的“源頭活水”。但是目前學校和教師在教科研選題上“跟從”別人的多,加以創新的少,課題選擇缺乏創新意識和時代特征。眾多課題并無太多差異,有特征、有個性的少,重復研究、低層次研究的多。如“自主性學習模式”、“研究性學習”等課題遍地開花、大同小異。或者“穿新鞋走老路”,或者“穿別人的鞋,走別人的路”,惟獨失去了自己的個性。其實,具有“創新意義”的課題研究,是具有“校本”、“師本”傾向的,必須就學校及教師本身教育實踐中的問題進行調查、歸類,找出共同特點,再結合先進的教育理念對其進行修正、提煉,去偽存真。

    二、究課題重成果,輕過程。

    教科研的實施,是一個從假設到驗證、再到推廣,或者是調查研究、經驗概括、實施推廣的過程。它追求的是實踐中的探索,注重的是過程中的實效。目前,教科研活動中追求“形式主義”的太多,主要表現在:1、重視了“方案”和“報告”的撰寫,而忽視了實施過程的歷練,方案和報告寫得盡善盡美,“理論”、“原則”敘述詳之又詳,而具體操作過程避重就輕,蜻蜓點水。2、重視開題及結題時的“轟動場面”,而無視實施進程的厚積薄發。開題及結題時,專家云集,嘉賓滿座,經過幾次的展示活動后,積累了一些資料,特別是形成了論文集,結論往往是“該課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平時大量的研究工作往往被擱置一邊,對研究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偏差卻常常輕描淡寫,甚至遮遮掩掩。3、課題更換頻繁。為追求所謂的科研成果,許多知名的學校課題研究都搞“短平快”,當一個課題結題后,新的課題又上馬了,教師剛剛從研究活動中得到的教學體驗已不再適應,角色又要進行轉換。誠然,以上做法的出發點也許是好的,專家指點確實能保證課題實施的規范性,名師引路又能確保少走彎路。但教育關系到的是人的成長,一個課題的實施乃至于一個教師的成長,更需要自身大量的實踐活動,需要經歷一個艱苦磨練的過程,哪怕是實施中的失誤與偏差也是很寶貴的研究成果,需要我們腳踏實地潛心研究,剝繭抽絲,于細微之處見功夫,而且,由于農村學校受到多方面條件的制約,教師無法適應不斷變換的課題,往往被牽著鼻子走,課題研究也只能是走過場。因此,在專家論證、名師指導后的“操作過程”、“自我練兵”是萬萬不能忽視的。課題研究只有扣住“研究內容”,抓住內在聯系,層層推進、步步深化,由表及里,去偽存真,才能使教科研方案的假設及成果的呈現珠聯璧合,渾然一體。

    三、研究課題重展示,輕推廣。

    在課題研究中,重視物化成果,忽視“推廣輻射”的現象屢見不鮮。即使是關注“過程實施”,很多學校也喜歡大規模、大動作,通過大型公開展示,不惜花費大量的財力和精力,聘請導師來校“指點迷津”,希望能讓老師茅塞頓開,快速成長。不少學校在一個課題的實施過程中,挑選優秀教師進行2至3次的公開展示活動,試圖通過活動證明課題研究的價值,論證所采用的方法手段的合理性,然后順理成章地結題。即使是這樣的活動,也往往局限于幾所所謂的“項目學校”,很多的學校只能是看熱鬧的旁觀者,出現了重城市、輕鄉村的現象。然而,對于廣大中小學教師來說,從事的主要是“應用性研究”,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動研究法”,研究的目的在于應用,并在應用中再進行研究、改進和發展,這樣的研究才是最有價值和意義的。課題“研究”并不是主要為了結集論文、展示成果、獲得獎項,而是為了積淀經驗、形成反思,提升理念、形成規律,并加以總結、推廣,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特別是農村學校,許多先進的教育理念要從名校名師那里汲取,教師可以在課題研究活動中得到啟迪,從而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許多好的課題有很大的推廣價值,可是最多經過2至3年時間便宣布結題,而農村的教師剛剛摸出頭緒,剛剛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嘗試,卻不得不因為不合時宜而中斷,投入所謂的新的研究中去。這樣的課題研究,社會效益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既浪費了大量的優秀教學資源,又打擊了許多教師的教科研積極性,可謂得不償失。

    總之,廣大農村學校應該是課題研究最廣闊的天地,課題研究應該植根于農村,植根于廣大農村教師,有關部門應該要進一步重視課題研究實效,加大對農村教師的教科研培訓,落實農村學校課題研究計劃,帶領廣大農村教師一起投身課改,讓他們共同體驗課改的喜悅,享受課改的成果,這樣才能達到課改的真正目的

         


    【對當前農村學校課題研究工作的幾點思考】相關文章:

    學校情感德育的幾點思考08-20

    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幾點建議和思考08-17

    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幾點看法12-19

    對企業稅收籌劃的幾點思考08-18

    對中學體育教學的幾點思考08-25

    關于地理美育的幾點思考08-20

    初中地理教學的幾點思考08-19

    關于歷史教學的幾點思考08-19

    【隨筆】關于教育的幾點思考08-23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11-05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 亚洲一线高清精品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农村A网站 | 亚洲精品国产一卡二卡三 | 日韩精品网曝流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