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注焦點 突破難點 克服弱點
關注焦點突破難點克服弱點 ——我校推進新課程的認識與實踐 2002年秋季,新課程實驗在我校全面展開。我們以國家課程改革精神為依據,強化課程管理,充分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規范課程行為,改革課程評價,建構適應學校特點的課程體系,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位。 關注一個焦點:實行“四化”建設,強化課程管理 課程管理是課程改革的關鍵,我們抓住了這個焦點,以教育行政部門的課程計劃為依據,科學、合理地進行課程設置。 1.課程設置法制化 一方面,我們開全開足國家課程,精心安排,使課務和課時安排合理、科學,不多排、不少排、不挪用。另一方面積極開發校本課程。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我校全員參與,制定了校本課程開發方案,開發和實施“剪紙”課程,建立了剪紙網站。 2.課程資源開發全員化 課程資源的開發已經滲透進我校各個層面的工作中。學校加大了投入,寬帶入校,圖書館、各類專用教室和實驗室均配置了現代化的設備。我們建立了網站和網絡教學平臺,完善了資源庫。 除了校內課程資源的充分開發和合理利用以外,我們還努力開發利用校外的課程資源。我們建立了校外活動基地,和社區家長聯手,聘請校外專題教育輔導員,定點定時開展各種教育教學實踐活動。 3.課程評價發展化 實施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價方法。我們根據課改理念,進行了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的改革,以“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為宗旨,制定了學生成長記錄袋和教師成長檔案袋實施方案。我們的學生成長記錄袋內容充實,以學生為主體,由教師、家長、社區共同參與,記錄和展示著學生在各個學科、各個方面成長的足跡。其中有量化的資料,也有質性的評價,有終結性的成果,也有過程性的作品,雖然略顯粗糙,但大多都是學生自主選擇,自主整理的,記錄著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主觀體驗和感受。 改革形成性測試。我們取消了期中考試,加強了過程性評價,改革了形成性測試的評價方式。由教師和學生共同來命題,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可以申請免試,對測試結果不滿意可以申請重新考試,測試中采用分項評定法,讓學生能從不同領域找到自信,獲得成功的喜悅,明確努力的方向。 教師采用成長檔案袋評價法。我們改進了教師評價方式,每一份檔案袋都記錄著教師的成長歷程。我們幫助每個教師制定了“三年成長計劃”,為教師發展提供平臺,創設條件。采取激勵機制,促進教師發展。 4.課程行為規范化 我們按照教育局的規定,嚴格控制學生每天的在校時間,靜堂工作有專人負責,每天檢查、記錄、公示。平時不得隨意加班加點,節假日從不安排補課。 對于作業布置,我們有明確的規定,各年級的作業總量也用時間進行量化。不同年級不同學科均不得布置超量的作業。各類教材和教輔用書按教育局的規定統一征訂,其他各部門、任何個人都不得訂購使用。 以上各項規定,我校都以教學規范的形式向全校學生和家長公示,讓學校和社會一起來監督。此外,我們還制定了教學過程全優化的管理規定。 突破一個難點:探索綜合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發展 推進課改實驗,我們努力突破綜合實踐活動這一難點。我們學校是德育工作的先進學校,學校傳統教育活動和班隊活動具有鮮明特色和豐厚基礎,我們基于學校實際,依據新課程理念確立了與綜合實踐活動有機結合的指導思想,對課程內容的確定、活動的實施、課時的安排、課程的評價等都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我們精心策劃,制訂詳盡方案:成立綜合實踐活動開發部。由校長、分管校長、教導主任、教科室主任組成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協調和指導工作;由分管校長、教導主任、大隊輔導員以及四年級全體老師組成研究小組,負責具體策劃研究和資料收集分析工作。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研活動。我們每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教研活動,總結上周活動情況、研究活動中出現的問題,討論下周的活動計劃,以保證綜合實踐活動科學、正常、有效地開展。 開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我們根據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需要,在開放圖書館、閱覽室的基礎上,建立學校實驗室、電腦房開放制度,開辟校外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 成立導師團。我們充分開發和利用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人力資源,聘請教師、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組成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導師團,學生自由選擇,聘任導師,負責學生的活動指導工作。 制定詳細的活動計劃。我們以學期為單位,分年級制定具體的活動方案。明確活動目標,確定活動內容,安排好課時分配。同時,隨著活動的開展,把每一階段的活動都落實到位,并進行及時的激勵性評價,激發學生活動興趣,總結經驗,分析得失,改進方法,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通過積極的探索,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沿著科學的道路,正常有效地開展著,取得了初步成效。 克服一個弱點:開發校本課程,發展學生個性特長 校本課程的開發曾經是我們的弱項。我們多方考察,四處取經,經過多次研討,進一步提高了校本課程開發的自覺性,認識到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必須努力探索符合校情的、具有特色的學校文化和育人途徑。經過認真思考和研究,我們決定根據“學生有特長,學校有特色”的原則開發剪紙課程。 我們之所以把剪紙作為校本課程開發,是因為學生對此有需要,同時我們師資有保障,校內有傳統,社區有氛圍。 1.課程目標設置 使學生掌握剪紙的相關知識; 掌握剪紙的基本技法; 體驗學習活動的樂趣,獲得對剪紙創作的持久興趣,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 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為學生個性充分發展創造空間。 2.分層分段實施校本課程 課程實施分三個層次:①面向全體學生。一方面,在各年級開展剪紙教學。每周在興趣課中開設一節剪紙課,邀請專家和民間藝人進行講座。另一方面,學科滲透。每門學科根據剪紙課程的內容,結合自身學科特點,增加有關剪紙內容,滲透在學科教學中。②班級興趣小組。選取實驗班開展剪紙興趣小組活動,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愿報名參加,利用課余時間深入學習剪紙藝術。開展班級剪紙交流評比。③校級興趣小組。選拔優秀苗子,進一步訓練提高,利用周六周末藝校進行剪紙創作,研究剪紙藝術。 課程實施分三個階段:①激發學生興趣,了解剪、刻紙的基本知識,并進行簡單的操作實踐。②陶冶學生性情,教給方法,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③了解各大流派,掌握各種剪刻紙的風格,熱愛祖國優秀文化。 利用網絡交流激勵。①提高興趣,體驗成功。學校建立了剪紙教學網站,在校、在家都可以登錄瀏覽。網站上有“我的大作”、“雁過留聲”等欄目。其中又各有小欄目,如:一點通、我能行、小研究、今日之星、習作擂臺等。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孩子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②教學相長,相互促進。網站上還有剪紙課堂、剪紙溯源、剪紙欣賞、教學設計等欄目。學生和老師可以在網上互動學習,充分開發了課程資源,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3.開展校本課程的評價 評價分兩部分:一是作品展覽:開展多種形式的校內、校外、網上學生作品展覽,加強宣傳、交流,對學生進行鼓勵。二是建立個人成長記錄袋。
【關注焦點 突破難點 克服弱點】相關文章: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難點突破08-16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難點突破08-16
巧借生成 突破《放小鳥》難點05-03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難點突破08-16
突破自我09-05
突破的作文04-09
突破的作文09-08
突破優秀作文02-27
突破自己作文03-15
突破自我作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