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淡學生主體性學習品質的培養
創新性與主體性是教育教學中的孿生兄弟,是實現創新教育的最高層次,沒有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精神,教學中的創新是無法實現的。因此,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一以貫之,使學生形成一種主體性品質,是實施創新教育教學的前提和必然 。本文擬就如何培養中學生主體性品質談點己見。 1.密切主導與主體的關系。 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主要體現在學生能主動地學習同,能根據自身的水平和需要進行有選擇的學習,能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旺盛的精力獨立自主的學習,并隨時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充分調動自己的潛能及豐厚非智力因素。學生這些主體性的發揮要靠老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要做到熱情熱心、善教樂教,要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實際和需要出發,最大限度地適應學生的實際和需要,通過主導設計的一系列教學活動,有針對性地實施“羞怯差異教學”,使每個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潛能得到開發,得到發展。可以說,教師的主導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體性發揮的關建,切不可因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而忽視教師的主導精神功能。 2.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動力,使學生熱愛學習。 學生的主體性得以發揮的中;另一個要素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善于改善學生的主體結構。主體結構中的動力系統具有激活、驅動、強化和調節的作用。學生能否主動地參與學習,其本質是學習活動是否出于自我需要。這一方面和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動機有關,另一方面也和我們教師設計的教學目標、導學活動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有關。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人數多,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參差不齊,如果我們采取“一刀切”的教學目標,或就高不就低,或就低不就高,自然導致課堂教學中部分學生感到困難,部分學生則感到太淺顯,這又怎么能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如果我們能抓準學生的學情,制制定出分別處于他們各自的最近發展區的教學目標,并為其提供適應的導學方案,讓絕大多數同學能“中跳一跳摘果子”,就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再者,教師要想方設法使教學目標內化為學生學習的目標,調動學生自身的動力系統,教師要努力使每個學生對每一節課產生極大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學習。其一,教學要聯系實際,特別是注意聯系學生學情實際,從使學習變成學生內在的需求。其二,要注意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情感因素,做到知、情、意結合,課堂上師生民主平等,互相病重尊重,多給學生成功的機會使學生得到情感的需求。其三,在教學中要用多種方法和形式,使表態的內容動態化,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之對學習產生內在的需求。 改善學生的主體結構,教師要和學生一起,隨時不斷反思并指導學生反思教與學的過程,調控教與學的過程, 并在調控的基礎上確立新的學習目標,明確新的追求,形成相互和自我激勵的機制。 3、幫助學生建立操作系統,使學生學會學習。 學生不僅要熱愛學習,而且要學會學習。只有學會學習,才能在學習中真正體現和保持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注意改進和改善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要講得得體告誡適度,授要授得得法有效。我認為為學生設計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自己主動而獨立地獲取知識和發展能力應該是當今教育教學的側重點。這種活動既指外部的學習活動,更包括內部的思維活動,還包括內外活動的雙向轉化。按照認知心理學派的理論,學生參加學習活動的過程,就是主動建構的過程,即不但用舊的、巳有的認知結構同化新的知識,建立新的更高的認知結構的過程,這個過程的本身就是再創造。 促成學生操作系統的建立,使學生學會學習,是我們每位教師的一項艱巨的任務。首先,要求教師的教學活動本身具有建構性、多樣性的選擇性,以符合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而且要求在實施活動的過程中,突出指導學生的方法和策略,尤其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其次,要善于覺察學生認識結構的構建狀況,隨時給予輔助和疏導,保證暢通,并促成更新認識結構的建立。 4、強化動態教學策略意識,使學生學會合作。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不僅體現在他們各自的個體上,而且也體現在他們的群體上,教師應當鼓勵同學間的相互合作,集思廣益,依靠群體的力量來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隨著教學改革的日趨深入,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式”學習不斷加強,它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而且通過學習間的相互交流,互通有無,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但就目前的教學現狀看,仍存在著形式單一,交流局限的弊端。以語文語言教學為例,就形式而言,教師大多采用“分組討論式”,任務下達,學生就像“集體辦公”,會集一起,各行其是,其實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的方式,如“任務分公式”、“切塊拼接式”、“主次合作式”、“口述筆寫式”,等等。就內容而言,多屬課文教學的合作學習,僅限課文中詞句及問題的討論等。其實我們還可指導學生“合作式閱讀”、“合作式寫作”。如針對同一閱讀材料一組閱讀命題,一組閱讀作答;結對野外寫作,相互交流修改等待。即教師應當跟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合作形式,并時時給予合作策略的指導,強化動態學習的科學性。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合作的效率,還合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除此,教師還應對學生進行合作態度的培養,養成合作習慣,學會不僅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合作,而且能在日常學習活動中積極合作,在合作中共同探求新知,解決疑難問題。
【淺淡學生主體性學習品質的培養】相關文章:
淺淡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興趣08-20
淺淡低段小學生語文閱讀習慣的培養08-24
淺淡歷史復習課中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08-23
幼兒主體性培養初探論文08-15
在體育活動中關注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08-19
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的嘗試08-22
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08-23
淺談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08-25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品質08-18
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良好意志品質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