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走近“草原英雄小姐妹”
龍梅(右)和玉榮在家鄉草原
1964年2月春節前夕,只有11歲和9歲的蒙古族小姐妹龍梅和玉榮,與暴風雪搏斗了一天一夜,舍生忘死保護了集體羊群,《人民日報》曾以《最鮮艷的花朵》為題,報道了他們的感人事跡,被譽為“草原英雄小姐妹”,成了一代人記憶深處的獨特風景。轉瞬間,40載過去,“草原英雄小姐妹”如今怎樣? 春節過后,快節奏的龍梅和玉榮更顯忙碌。除兩人要承擔各自的工作外,參加自治區“草原英雄小姐妹”命名40周年座談會等紀念活動,還有是為在家鄉籌建“草原英雄小姐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而四處奔走,記者好不容易采訪到她們姐妹倆。 姐姐龍梅不太樂意接受采訪。她說,“40年前保護羊群已是陳年往事,如果還是談這些,就不是與時俱進了。”但是談起現今的工作,龍梅便滔滔不絕了。 1970年,在龍梅強烈要求下,她應征入伍。1976年轉業,先后擔任達爾罕茂明安旗旗委副書記、包頭市東河區團委副書記、東河區統戰部副部長、東河區人大副主任,1999年當選為東河區政協主席,前不久換屆連任。龍梅對這份簡歷常常感到不安:“我和妹妹其實只做了一件很小的事情,而黨和人民卻給予我們這么高的榮譽和待遇。”龍梅也經常告誡自己“要面對現實,把本職工作做好,不辜負黨和人民給予的第二次生命。” 在東河區人大任副主任期間,龍梅分管群眾信訪、政法、城建和民族工作,復雜而且具體。為解決一個普通工人因住房而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她一次又一次騎自行車跑到有關部門,幾乎把業余時間都陪上了。她還挺身而出保護因揭發違法亂紀而受打擊報復的群眾,她說:“我的官不大,不怕丟烏紗帽,不論是哪個部門的領導,誰要公開和背后整群眾,我就和他打官司。”有位工人感動地說:“龍主任還是當年的那個樣子,不論大事小事,只要找上門來,她都熱心幫忙。” 龍梅的熱情、率直、樂于助人在包頭是出了名的,常有不認識的人直截了當地請“大姐”幫助解決困難,下崗的,打官司的,五花八門。龍梅總是有求必應,為他們四處奔波。白天沒時間,晚上去管事的人家里去堵,如果碰巧人家大門鎖了,她就拿著手電筒翻墻進去。為了一個棘手的案子,她曾經跑過長達兩年的時間。龍梅笑笑,“我特別同情弱勢群體,每當幫他們做些事情,我心里也很欣然!” 對政協工作,龍梅投入極大的熱情。在她的帶領下,東河區政協工作出色,去年被區委評為政績突出班子。龍梅講起了她引以為豪的一件事情:去年,由她牽頭,從溫州引進8000多頭奶牛,吸引5000多萬的資金。她著重補充,“我沒有利用我的名字作為便利條件來做廣告、宣傳,這項投資完全是一點一滴攻堅下來的,雖然很累,可是我很高興。”龍梅說,抓好政協工作、發揮參政議政的作用外,她還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為東河區、包頭市乃至自治區的招商引資上。 一位面光紅潤,言語文靜,舉手投足之間透出從容的知識女性靜立在記者面前,她便是玉榮。 玉榮在樓梯口迎接記者,記者很快發現她的走路姿勢有些特別,兩只腳都是用腳后跟輕輕緩緩地著地。原來那場暴風雪奪去了玉榮的左下肢和右腳的大半,假肢支撐了她40年的光陰。一節節增長的假肢,記錄了玉榮艱難成長的歷程。“每換一次假肢都特別痛苦,創口處總要經歷一次次的重新磨合,直到磨出肉繭,20歲出頭才算穩定。”玉榮的夏天最是難熬,兩條假肢護腿的材料既厚重又不透氣,經常是汗津津的,底層積了一層水,接口處的肢體就在里面浸泡著,行走時間長了,就又紅又腫甚至發炎。 17歲,正在讀初二的玉榮被組織上任命為烏蘭察布盟教育局副局長。“那時也只是個掛名,沒有工資和待遇,只是出席一些會議。”1979年從師范學院畢業,組織上安排正式上了教育局副局長的領導崗位。當回憶起這一段歷史,玉榮說當時真希望能到基層再鍛煉鍛煉。1979年,經過本人申請,組織上安排她到中央民族學院進修。1980年結業后回到烏盟團委擔任副書記。1988年,玉榮和其他同志共同籌建自治區殘聯,任殘聯副理事長15年。去年9月,她調任自治區政協,擔任辦公廳副主任。 15年的殘聯工作,玉榮記憶猶新。“殘聯工作,面對這一社會特殊群體,他們的困難很多。我本身就是殘疾人,深知殘疾人的苦楚,殘聯工作非常適合我來做,殘疾人也愿意和我交談。”組建殘聯時,沒有辦公用房,到處租地方,又缺乏資金,條件艱苦。玉榮只好自己親自跑各盟市、旗縣,與當地領導多方協調,有的盟市要一連跑上好幾次。個別領導認為“健全人都沒事干,殘疾人還要干啥!”玉榮就通過自己的切身體會,介紹殘疾人的艱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他們理解殘疾人。 王老漢是達爾罕茂明安旗牧民,他的兩個兒子都是先天性盲人。因為兩個孩子的事情,王老漢找到了玉榮。玉榮把兩個孩子安排在盲人按摩醫院,為的是讓他們能學得一技之長,將來回家鄉可以開個小診所。可是令玉榮沒有想到的是兩個孩子的身體太脆弱,其中一個病倒了。玉榮帶著孩子找院長、托關系住進了醫院,又讓愛人朝克回家取來了600多元做住院押金和藥費,手術在當晚進行。玉榮因工作要出差,走之前,聯系自治區民政廳和醫院,安頓好一切。可是,由于孩子病得太厲害,在玉榮回來之前盲孩子已經離開人間。這件事,至今還讓玉榮愧疚。 “踏踏實實做事,誠誠實實做人。”這是玉榮對人生的態度。玉榮說過去是這樣,今后也是如此。對現今在政協工作,玉榮以為自己是個新兵,要學的東西很多,特別是要從身邊的姐姐身上學。一旁的龍梅接過話薦說:“我們姐妹倆相互學習,相互提高。相互鼓勵吧!” 建“草原英雄小姐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她們姐妹倆的最大心愿,而且越來越迫切。目前她們已將“草原英雄小姐妹”名稱注冊,“教育基地”也正在規劃當中,力爭今年夏天落成并接待四面八方的參觀者。 草原英雄小姐妹,英雄精神感染鼓勵了整整一代人。而今,她們又以樸素的人格魅力、執著的工作熱情,續寫著新的人生樂章…… (人民網呼和浩特3月30日電)
龍梅(右)和玉榮合影 幼年時的兩姐妹 與烏蘭夫副主席合影【走近“草原英雄小姐妹”】相關文章:
《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初中讀后感09-14
小英雄的作文02-24
精選小英雄作文四篇04-24
我是草原小騎手教學反思04-03
走近柳宗元補解小石潭——我讀《小石潭記》08-19
心中的小英雄作文500字08-18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03-30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04-21
讀小英雄雨來的心得09-08
《小英雄雨來》教學反思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