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守則》新《規范》新在哪里
如今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大多還能背出幾條他們當年遵守的《中(小)學生守則》,“尊敬師長,熱愛集體,團結同學”,這些簡單、樸素的條文,曾在無數人的學生時代發揮了重要作用。從今年秋季開學,“老”《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在完成了多年的歷史使命后,首次被“刷新”了。在新的《守則》和《規范》中,增加了許多新鮮詞匯,體現了與時俱進。 緣何“更新” 從新的《守則》和《規范》中,我們突出感受到的是以孩子為本,是與時俱進,是切實可行。比如,由于讓學生自尊自愛,很重要的一點是珍愛自己的生命,使自己的身體健康并不被傷害,因此《守則》中有了“珍愛生命”的要求;鑒于網絡飛速發展對學生產生的影響,《規范》中添加了“遵守網絡道德和安全規定”的內容;考慮到在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學生的一些作業可以由幾個同學一起研究討論完成,因此,《規范》中在完成作業的條款中刪掉了“獨立完成”的要求,等等。這些修改貼近了學生實際,順應了時代發展。 據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守則》和《規范》集中體現了對中小學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為的基本要求,對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促進身心健康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些條款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新情況,需要修改;有的則需要根據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補充新的條款。此次對《守則》和《規范》的修訂,就是為了適應新形勢對中小學生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加強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在修訂過程中,教育部先后組織北京、上海、河北、福建等地的校長和專家進行了研討,并分別召開了各年級的學生座談會。 新《守則》之所以將原《小學生守則》、《中學生守則》合二為一,記者從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了解到,主要是由于中小學階段是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關鍵期,這一階段學生的生活、學習環境比較相似,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對學生行為的要求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也是較為全面的、原則的、基本的和切實可行的要求。因此,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中小學生教育的一致性和連續性的角度考慮,頒布一個《守則》對工作更有利。 為什么有了《守則》還需要《規范》配套?記者了解到,《守則》從大處著眼,對中小學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行為習慣養成提出了基本要求;《規范》從小處著眼,從行為習慣養成入手,提出具體的、操作性較強的要求。《規范》是對《守則》的細化,兩者應結合使用。根據中小學生的年齡差異和學習、生活環境的不同,《規范》仍保持兩個。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20條要求比較基礎,第1條對學生如何對待國家、人民、黨和社會方面提出要求;第2條至第7條主要是對學生社會交往方面的基本要求;第8條至第14、19、20條主要是對學生行為養成方面的具體要求。《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仍為5個部分共40條,基本概括了中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第一部分是針對學生自身提出要求;第二部分是對學生善待他人提出要求;第三部分是對學生在學校中遵規守紀、勤奮學習提出要求;第四部分是對學生在家庭的行為提出要求;第五部分是對學生在社會上如何遵紀守法提出要求。 新在哪里? 記者了解到,新《守則》和現行的《守則》相比,有如下變化: 保留的內容有:“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努力學習,鍛煉身體,講究衛生,尊敬師長,熱愛集體,團結同學,知錯就改,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積極參加勞動”等。 調整的內容有:將“勤于思考”改為“勤思好問”,將“遵守國家法令”改為“遵守法律法規”,將“遵守學校紀律”改為“遵守校規校紀”,將“遵守公共秩序”改為“遵守社會公德”,將“誠實謙虛”改為“誠實守信”,將“對人有禮貌”改為“禮貌待人”,將“生活簡樸”改為“勤儉樸素”等。 增加的內容有:“增強法律意識,熱愛科學,樂于探究,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有益的活動,珍愛生命,注意安全,自尊自愛,自信自強,言行一致,生活習慣文明健康,孝敬父母,互相幫助,關心他人,有責任心,熱愛大自然,愛護生活環境”等。 新的《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變化主要有: 刪除的內容有:“要用尊稱,不直呼姓名”、“對外賓有禮貌、熱情大方、不圍觀尾隨”;在完成作業的條款中刪掉了“獨立完成”等。 調整的內容有:將“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和殘疾人”改為“尊重殘疾人”;“大膽發言,不懂就問”改為“積極思考,大膽提問”;“課間做有益的游戲”改為“課間活動有秩序”;“不亂扔果皮紙屑”改為“不亂扔果皮紙屑等廢棄物”等。 增加的內容有:“接受老師的教導,與老師交流”;“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不欺負弱小,不譏笑、戲弄他人”;“不隨意翻動別人的物品”;“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優點,不嫉妒別人”;“遇到挫折和失敗不灰心,不氣餒,遇到困難努力克服”;“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少先隊員服從隊的決議,不做有損集體榮譽的事,集體成員之間相互尊重,學會合作”;“珍愛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觸電、防盜、防中毒,不做有危險的游戲”;“閱讀、觀看健康有益的圖書、報刊、音像和網上信息”,“不進入網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內的場所”,“遠離毒品”等。 新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變化體現在: 刪除的內容:為避免重復,刪掉“不叫侮辱性綽號,不欺侮同學”;“尊重外地人,遇有問路,認真指引”,“遇見外賓,以禮相待,不卑不亢”;“購票購物按順序,對營業人員有禮貌”等。 調整的內容:將“不進營業性舞廳、營業性電子游戲廳、酒吧和音樂茶座等不適宜中學生活動的場所”改為“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動及場所”。將“不受利誘”改為“抵制不良誘惑”;將“惜時守信”改為“誠實守信”;將“答應別人的事按時做到”改為“言行一致”;將“不擺闊氣”改為“不互相攀比”;將“保持圖書館、閱覽室的安靜。不在教室和樓道追逐喧嘩”改為“不在教室和校園內追逐打鬧喧嘩”;將“保護有益動物和生態環境”改為“愛護有益動物和生態環境”等。 增加的內容:“不染發”,“注意安全,防火災、防溺水、防觸電、防盜、防中毒等”,“互相尊重,理解寬容”,“勤于思考,積極參加討論”,“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不自卑,不嫉妒,不偏激,保持心理健康”,“未經家長同意,不得在外住宿或留宿他人”,“待客熱情,起立迎送。不影響鄰里正常生活,鄰里有困難時主動關心幫助”,“遵守網絡道德和安全規定,不瀏覽、不制作、不傳播不良信息,慎交網友,不進入營業性網吧”,“珍愛生命,不吸煙,不喝酒,不濫用藥物,拒絕毒品。不參加各種名目的非法組織,不參加非法活動”等。
【新《守則》新《規范》新在哪里】相關文章:
新師德規范學習心得03-19
新的校園新的環境作文04-23
新校園新環境作文07-10
新的學期新的開始作文03-25
新的學期,新的開始作文05-12
新的校園新的環境作文07-17
新的校園,新的環境作文03-14
新的學期新打算作文10-19
新的一天新的開始作文08-24
新的一年新的起點作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