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優化課堂結構 提高教學效率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在小學階段,要使學生學會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要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并能正確地書寫、運用;一年級學會常用漢字個左右,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間架結構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識字教學要改進教學方法。因此,教學生學的音、形、義,我們要致力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才能達到大綱要求,才能適應當前推行素質教育的需要。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有的老師講得多,課堂教學效率低,阻礙了學生自主發展;有的老師改革教學方法,優化課堂結構,提高了教學質量。識字教學如何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下面以第二冊《明明上學》為例,談談個人看法。 《明明上學》是一篇注音看圖學文一類課文。在第一課時教學里,要使學生了解圖意,初步認識課文內容,重點是教學生學會“叢、扒、追、仔、遲、拍、往、校、教、室、課、”十一個生字。老師一分鐘的準備談話導出課題,示四幅掛圖,啟發學生仔細觀察后說圖意,接著讓學生聽錄音朗讀課文,再由老師領讀一次,然后展開生字教學。 深入鉆研教材,重新組織教材,教學偏旁、結構。教師在生字教學中,不一定按課后生字的排列順序進行。例如:間架結構和偏旁部首教學,以愉快教學的競賽形式,歸類的方法,一次性出現。老師先在黑板板書: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再指名十一個同學持生字卡,按結構“對號入座”,貼在黑板,然后“開火車”說偏旁部首,最后重點啟發“叢”、是“人”旁是不是“一”,“教”是“夂”旁,區別“亻”與“彳”,書寫“辶”。 這樣從“趣”切入,交給規律,解決難點,用時不多,學生印象深刻。所以,我們深入鉆研教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法,是優化課堂結構與提高教學效率的有力保證。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自學能力,讀準每個生字的音。偏旁、結構教學之后,先讓學生細聲讀課文,找出生字,連詞畫上“——”,并在課文末的生字表中給每個生字注上拼音,自己練習拼讀一次;再指名按黑板貼的生字順序,逐一拼讀,帶領全班同學拼讀;提出問題學生思考:這十一個生字,拼讀時,要注意什么?(zi、chi、shi)是整體認讀音節不用拼;“xiao、jiao”注意“i”;“c、zh、z”不要讀成“q、j”),學生間互相議論,老師重點正音。 一年級的第二學期,學生已掌握一定的拼讀技能,引導學生根據書本按“找、畫、注、拼、辯”的思維方式,培養其讀準字音的自學能力。這樣,學生養成習慣,在以后學習語文就會自覺運用拼音這個識字工具。要改變由老師逐一教學生拼讀的陳舊模式,擺正主體與主導的位置,是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從根本上解決動力問題。 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克服千篇一律,使學生認清字形。該課十一個生字都是由學過的偏旁部首和大多數獨體熟字組成,老師略加點撥,學生就能認清字形,所以無必要個個字進行書空練習,進行筆順、筆畫教學。教學時,先啟發學生熟字與生字對比;如“八——扒,子——仔,白——拍,住——往,老——教,到——室”再讓提出難認的字形(教、追),然后叫學生自己用堂上練習本,按筆順、筆畫寫這兩個字,與此同時每字指名兩個學生板書,最后討論注意點。學生都能發現“追”的兩個半口同樣大;“孝”最后一筆提( )不是橫,“夂”旁的第三筆是撇(丿),與“人”的筆順一致,先撇后捺。(注:不小中小學生寫含“夂”旁的字,往往先寫捺后寫撇,小學低年級要注意點化。) 正確地書寫字形,是防止錯別字關鍵的一步,是以后寫作的基礎。但是,教學字形,要相信學生,教會學生學習,主要點撥難記難認的字形,只有這樣,才能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果。 多種形式教學字義,散發思維,培養口頭表達能力,滲透思想道德教育。字義教學研究,歷來各級教研部門都很重視,老師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根據象形、形聲、會意的字的構造、故事、“字——詞——句”一條龍,“注提”實驗等等。在《明明上學》一課的十一個生字教學中,創立具有個人教學特色的方法,從而達到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課堂效率。 有的老師在教學該課的字義時,采用了一字組多詞、以姿勢助說話、字謎、造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了解字義的同時初步會運用,激起學習興趣,潛移默化進行思想教育。例如:一字組多詞,扒:扒開、扒土、扒草;室:教室、校長室、辦公室、廣播室、語言室、電腦室、音樂室、美術室、……,學生把學校所有的室都說出來了,不但了解字義,還了現代學校場室的設備,無形中進行了愛校教育。以姿勢助說話,“拍“演示球拍(用作名詞),作打乒乓球姿勢(用作動詞),“拍”臺區別于“按”、“摸”臺。字謎:叢——兩人行一條獨要橋。造句:“仔”學生組詞后,用“仔細”說一句話,絕大部份的學生都能按老師要求作答。例“我做完作業仔細檢查一遍才交;我們要仔細觀察圖畫;老師批改作業很仔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同時很自然地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生字的音、形、義教學后,老師不失時機地抓好鞏固、反饋練習。首先要求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提出不懂讀音的字(質疑);再用練習本把每個生字寫三次,邊寫邊記憶其音、形、義;最后及時反饋教學效果,全班聽寫生字連詞:草叢、扒開、追上、仔細、遲到、拍土、往學校、教室、上課。結果:合格率100%,滿分的占75。3%。最后我們對這一節的識字教學評估為優化了課堂結構,課堂密度較大,靈活地在識字教學中實施素質教學,教學效果良好。
【優化課堂結構 提高教學效率】相關文章:
優化物理課堂提高復習效率08-17
關注教學生成提高課堂效率08-16
十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08-24
優化教學過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03-15
談怎樣提高課堂效率08-17
提高學生課堂效率教學經驗交流08-24
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08-19
靈活運用學案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08-24
五項措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