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綜合教育論文>試探云南怒江經濟落后根源及對策

    試探云南怒江經濟落后根源及對策

    時間:2023-02-27 09:25:42 綜合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試探云南怒江經濟落后根源及對策

    試探云南怒江經濟落后根源及對策 摘要:怒江經濟與內地相比在國民生產總值,人均收入,基礎設施,工礦企業等差距較大。落后根源在于歷史原因,自然環境,思想意識等。應結合本地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探險,生物資源開發等以發展經濟擺脫落后面貌。 關鍵詞:怒江;經濟,對策。  人類社會已進入二十一世紀,和平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黨和政府作出關于西部大開發的偉大決策,怒江正處于西部,作為怒江人民的一員,為家鄉的發展,祖國社會的進步獻計獻策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怒江是一個神奇美麗的地方,它資源豐富,集險奇秀幽為一體。這是怒江社會發展的前提和條件,然而由于歷史,地理和民族等原因怒江與內地相比差距較大,使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一直處于貧困狀態,本人擬對怒江州的歷史及現狀進行初步分析,并提出一點不成熟的想法,以供參考。 一 歷史與現狀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處祖國西南邊陲,位于東經98 07′_99 39′,北緯25 33′_28  23′之間。境內主要有傈僳族、怒族、獨龍族、普米族等少數民族,其中傈僳族是各民族中人數最多的,占全州人口總數的50%以上。怒江州境內最早的居民是怒族,怒族自稱是怒江和瀾滄江兩岸最古老的民族。據稱怒江即因怒族最先居住于此而得名。⑴據史書《元混一方輿勝覽》中記載"潞江,俗稱怒江,出潞蠻",潞蠻就是今天的怒族。怒江一名始見于唐代史學家樊綽的《蠻書》,固怒族在唐代已在怒江居住。此外《清職貢圖》中有"傈僳,……其居六庫山者,在諸夷中最為強悍"和"俅人,居瀾滄江外大雪山,……俅人與怒人接讓,畏之不敢越界"等關于傈僳族、獨龍族的記載。⑵近幾年來還在州內發現大量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石器、金石并用時期的銅器、戰國時期的青銅器等文物出土,在蘭坪、福貢發現古人類遺跡。如1976年底在蘭坪縣通甸鄉玉水坪村金雞巖的玉水坪新石器文化遺址文物豐富。福貢縣匹河鄉同平村吳符的新石器時代巖畫。⑶證明怒江有人類早期的活動。從西漢時中央政府就把此地歸于益州郡的嶲唐、不韋二縣管轄。東漢又設永昌郡管理此地,魏晉時期又設云南和西河兩郡。唐宋時期怒江先后經歷南詔和大理國段氏統治。明朝時起在云南推行土司制度,據《明清云南土司通纂》記載怒江州分屬大理府、麗江府、永昌府管理,其中屬于大理府的是云龍州歸化里老窩土千總段氏、六庫土千總段氏、魯掌土千總茶氏、登埂土千總段氏和卯照土千總段氏。屬于麗江府的是蘭州土舍羅氏。屬于永昌府的是保山縣登埂土千總段氏、魯長土千總茶氏、卯照土目段氏、練地土巡捕楊氏。⑷清朝康熙年間進行"改土歸流",但不徹底,1911年1月4日英帝國主義武裝侵占我國片馬、古浪崗房等地。民國時期,云南地方政府為遏制英帝國主義擴大對我國侵略的野心,并削弱地方土司的權力,建立"怒俅殖邊總隊",成立知子羅、上帕和菖蒲桶三個"殖邊公署",1916年改為行政公署"。1913年怒江蘭坪最早設縣。新中國成立以后,1954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成立包括瀘水、碧江、福貢、貢山四縣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區",1957年改為自治州,1973年8月10日成立中共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委員會,1975年自治州首府遷于六庫。目前怒江共有瀘水、福貢、貢山、蘭坪四個縣。自治州與緬甸北部毗連,邊境線長449公里。⑸ 解放前,只有一個用手工生產的蘭坪拉雞井鹽場。  解放以后在黨和國家的幫助和關懷下,怒江社會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發展。怒江工業生產從無到有,目前已形成三大工業門類:以鉛鋅礦為主的有色金屬冶金工業;以森林、大理石為主的建材工業和以鹽礦為主的鹽化工工業。交通方面德國專家曾稱怒江為"公路禁區",解放后,得到國家的支持公路目前有不同等級的125條,全州公路通車里程2728公里。農業生產的糧食是關系到各族人民生活以至邊疆地區穩定,黨和政府從資金和技術上給予扶持,引導各族人民由原始農業向傳統農業乃至現代農業過渡,糧食生產有一定的發展。如瀘水上江鄉已實現大面積畝產千斤稻。商業上民族貿易得到發展,商業網點遍布全州。  至今怒江州經濟發展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以農業生產為例,1995年怒江州農民人均糧食占有330公斤,  而同年全省人均有糧356.4公斤。1995年全省農民人均收入為1011元,人均所得收入(扣除生產支出)為700元,同年怒江人均純收入為446元,其中低于500元的有28.47萬人,占農村人口的71.3%;低于300元的有3.7萬人,占農村人口的34%。到2000年全州農民人均純收入為857元,人均有糧是410公斤,同年全國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253元,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怒江與內地的差距,據1998年統計數據表明,按人均580元/年為脫貧標準,尚有11.38萬人未解決溫飽。⑹ 二 經濟落后原因分析  制約怒江經濟發展的因素有生產方式落后、人民觀念滯后、生態環境脆弱、交通基礎落后、勞動力素質差、自我發展能力弱幾個方面。造成貧窮落后是由歷史、自然、社會、經濟、政治意識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首先是落后的生產力,生產力是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獲得物質生活資料的能力,它的水平高低,決定人類征服自然能力的強弱。歷史每一種社會形態之所以比先前的社會形態進步,歸根到底,是由生產力發展決定的,生產力的落后必然造成整個社會的落后。怒江州生產力的落后表現在生產工具數量少,質量差,種類貧乏;,生產方式的單一,經濟生活主要以農業為主。生產技術落后,依賴自然的程度大;土地和勞動力利用率低;單位面積產量低。適宜農業發展的條件不足,在很早以前本地勞動人民大都以狩獵為生,至解放前傈僳族的社會經濟有兩種類型即靠近內地的封建經濟和沿邊境地區的是原始的刀耕火種農業,而靠這種方法農業收成最多僅夠半年的口糧,其余時間靠狩獵和采集野果和野菜維持生活。以怒族為例,在解放前,農業生產力水平低,刀耕火種、輪歇耕作的原始農業占主要地位,傳統的水田犁耕農業比重較小。采集和狩獵是獲取生產資料的重要手段,作為農業的補充。鐵制農具在生產中雖占主要地位,但量少質差,怒族不能鍛制鐵器,多數鐵制農具仰給于蘭坪、云龍、維西的漢族、白族和納西族。⑺據《怒江舊志》一書的《瀘水志》記載:"農具有用牛耕者名犁架、犁灣霜,人工用具分條鋤、板鋤、釘耙、鐮刀、斧子、刀子等。瀘水有水蹍二盤,旱蹍無。磨分人工手磨、水磨兩種。此外無何項農器?quot;工業方面"紡織無;瀘水僅有瓦窯,別無陶業。瓦技師多由大理聘請,本地無窯業者;瀘水無礦可采,故無冶具;瀘水無泥工,人民住房用土墻、茅屋、竹笆、板房等,漸有殷實之戶,建筑瓦屋。磚墻匠人,多由大理聘之。瀘水無石工、無造紙。"以怒江州經濟較為發達的蘭坪縣為例,1921年知事趙耀基等輯的《蘭坪縣治繪圖地志說明書》一文中記載:"查蘭坪八里,務農者四萬六千五百余人。而山田多,平原少。歷來未曾丈過。即荒地新墾,靡有立錐之地。耕作山地,春耕夏耘秋收、、、、、、農具俱用鐵鋤,或以牛耕之。無特別者。并無新開之水利也?quot;工業"蘭坪所用之布匹器具,各項皆由榆、鶴、麗采購之,無有特產及大宗工藝品之名稱。本地務工者,只有皮匠二三十家,鐵匠三十八家,銀匠九家,單線行十一鋪,合并聲明。"⑻解放后有較大改變,但仍處于傳統生產模式。  經濟基礎薄弱,工業生產以資源為依托,科技含量不高,僅屬于初級開發,由于科技、人才及設備等條件的限制無法進行深加工。無高等級公路,無鐵路,航空,水運,極大的限制了與外部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使一些大型機器設備無法運到怒江州,沒有在世界、中國乃至于云南的有影響的大型工礦企業,在外部缺乏影響力。怒江州歷史上未成為交通要道或者是一個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在國內外缺乏知名度。    思想觀念落后,包括民族社會習俗和宗教信仰兩個方面,在怒江州表現出多樣性和原始的集體主義觀念。如下列習俗對經濟、文化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或阻遏作用:酗酒、殺牲祭鬼和只習慣以物易物或相互蝕贈的方式來調劑不足之需,不習慣商品性質的經營等。傈僳族、怒族、獨龍族有信仰基督教的宗教習俗,普米族有祖先崇拜和神明崇拜習俗、部分怒族還信仰天主教、藏傳佛教,目前絕大部分信教群眾處于文盲和半文盲狀態,對經典和教義理解甚少。如有的鄉村宗教活動過多,影響生產;境外教會勢力經常進行滲透活動。    自然條件差,怒江州位于青藏高原南端的橫斷山區,全州地域的主體是高山峽谷,地形地貌十分復雜,境內有四山即擔當力卡山、高黎貢山、碧羅雪山和云嶺。還有三江即獨龍江、怒江、瀾滄江,如此復雜的地形在世界上都是罕見。這種地形造成該地交通不便,無論是公路、鐵路、民航的發展都受到制約,它阻隔了怒江人民與內地的經濟和文化的交流,缺乏交流就限制了本地的發展,它限制了人們的視野和思維僅局限于很小的范圍內。這樣的環境不利于發展現代農業,甚至不利于人們的生存。據統計全州的總面積為1470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是47299公頃,人均為0.1公頃。耕地呈垂直分布,高山地占28.91%,山區半山區地占63.47%,河谷地占7.62%。   科技和教育水平的落后,人民受教育程度低。教育的落后制約怒江經濟的發展,解放前全州沒有一所中學僅有60  多所小學,在校生不滿2000人,教育基礎薄弱,居民生活分散,基礎教育普及率低。而教育關系到人才和人民素質的問題,更關系的經濟發展的前景。怒江教育存在辦學效益低,投入高,鞏固率和合格率低;教師隊伍數量不足、不穩定、質量不高;不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民族文字推行工作進展不大;教育經費緊張;語言隔閡,必須使用雙語教學;居住分散;需要國家扶持;文化基礎薄弱等問題。科技人才方面缺乏,尤其是高科技方面的人才,大量文盲充斥農村,人口素質差,能工巧匠、科技人才、商品生產和經營人才奇缺。科技人員隊伍偏小,水平低,結構不合理,不適應經濟開發需要。  經濟結構不合理,發展不協調。工業產業布局集中在蘭坪和六庫,以采掘、建筑和森工為主,福貢、貢山有部分大理石的開采。農業集中在瀘水、福貢和貢山,第三產業主要在六庫和蘭坪。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山高坡陡,可耕地不多,發展農業特別是種植業制約因素多,農業在全州工農業總產值占絕對優勢;工業生產基礎差,發展不平衡,管理水平低,效益不高,四個縣中,蘭坪發展最快,西部三縣落后,工業布局不合理,而且有的廠建廠時缺乏可行性研究,有的選址不當,管理人員少,特別是專業知識的管理人員水平低,造成不必要的人為的損失,而且職工文化素質差;由于地理環境的影響,怒江地區商品經濟不發達,在解放前商業上體現為以物易物的直接交換和以商品貨幣關系為特征的商業并存,當時脫離農業生產的本地民族商人還未出現,只有少數兼營小商小販在農閑是以少量資本,或以極為有限的剩余產品出售于較遠地區市場,在規模或范圍上交換均有局限,解放后商業網點480個,但集中在蘭坪和瀘水。地方財政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財源不廣,企業效益差,上繳利稅少,農業是免稅,只是簡單的再生產,缺乏擴大再生產的能力;部分地區生態平衡由于沿襲原始耕作方式而被破壞,喪失生存條件的人口超過4萬人。缺乏對外資的吸引力,信息不靈,投資環境差。 三 發展經濟對策  經濟發展的內容有三個方面即生產力水平和生產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其中生產力的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內核,是社會發展的軸心。生產力的發展主要表現為勞動者的生產知識、勞動技能和勞動組織水平的提高和勞動手段的進步。生產發展的根本動力是勞動者。經濟發展不是孤立進行的一定的人力資源、自然資源和經濟資源是經濟發展的一般要求。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作為勞動者的人居于主體地位,與物的要素相比,人的要素起決定作用。⑼  怒江州有優越的發展經濟的條件,礦產資源方面是云南有色金屬王國的組成部分,蘭坪鉛鋅礦,怒江河谷沿岸的大理石等;生物資源方面怒江是我國寒、溫、熱三個氣候帶的生物物種基因庫;水能資源豐富,大江小河縱橫密布,水流落差大,適宜開發中、小型水電站;旅游方面怒江州是有怒江峽谷和獨龍江峽谷,山奇水險,奇花異草,民族風情多姿多彩,是開展科考、探險和旅游的好地方。這些優勢轉化為生產力的關鍵在于人。人是所有經濟活動的制造者、參與者、歸宿者,在整個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領域中都是人的活動,固人是經濟活動的主角。而人行為是受先天素質即智力和體力以及后天教育狀況的制約,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受教育程度、生活經歷、道德品質、氣質與氣量、心理狀態、文化背景、生活方式、思想感情、行為舉止、家庭情況乃至個人嗜好,都可能通過各種渠道在經濟活動中反映出差別來。人的不同個人素質,不僅直接在經濟活動中發生作用,而且個人在經濟活動之外的行為也將起間接作用。所以解決怒江經濟發展的問題應首先改變人民落后的思想觀念,具體對策是大力發展教育,運用法律手段,保障民族教育的持續穩定地發展;保證教育經費在財政支出中的比例,控制人口增長,實現優生優育,加強教育經費管理,杜絕貪污浪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補充數量,提高質量,鼓勵教師進修,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搞好普通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質。開展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經濟發展所需人才,如商品生產的設計者能工巧匠,技術性工人,商品經營者。在農村要加強民族文和掃盲。同時也要培養本地區民族高素質的人才,同時引進外地人才為怒江服務。其次要加強科普宣傳,改變思想觀念和科技知識落后的面貌鑒于群眾文化水平低的現狀采取直觀的教育方法,如采取影視錄像、圖片展覽、現場示范和能工巧匠表演等手段,邀請專家講課,科普常抓不懈,增強人們的文化意識、科技意識和商品意識。解決人口問題,加強人口控制,提高素質,進行人口產業結構調整、人口城鎮化發展和人口疏移。破除小生產觀念和原始平均主義殘余,樹立市場、價值、競爭、效益、信息和知識等觀念。  其次是發展交通基礎設施,需要提高現有公路等級、標準,增強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著重改造連接州內外的主要通道,如六庫至蘭坪、劍川至蘭坪、瓦窯至貢山、六庫至東風橋和躍進橋至片馬的公路,改造了這些路段可以使怒江的礦產資源很快的運出去,縮短了距離,減少了運費,同時可以鞏固邊防發展邊民互市,并成為向南亞開放的窗口。改造橋梁,為滇藏公路打下基礎。解決獨龍江交通問題關系重大,因為獨龍族作為我國的一個少數民族全國僅居住在獨龍江地區,其西部是緬甸,該處尚處于原始社會末期是人文科學研究基地,這里有保存完整的生物帶譜,是天然的動植物研究基地。溝通連接貢山至西藏的公路打破貢山縣處于死角的閉塞狀態,迅速建成本州的公路運輸網絡,加強驛道的建設,發展馱馬長途販運,促進山區商品經濟的發展。采取多種形式的交通運輸,解決經濟文化內外交流。但更重要的是怒江要有現代交通工具尤其是鐵路、航空和航運,就怒江州來說三江并流地區,有發展航運的條件,瀾滄江在下游地區已經開發,怒江水流湍急不利于長距離航運,但可以進行短途運輸。雖說怒江地理條件的現狀使鐵路很難建成,也不無可能,過去李白說'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現在不是也有鐵路,筆者認為事在人為,今天看來在怒江州修鐵路,建飛機場更有其重大意義,可以連接緬甸,成為國際大通道,使怒江州成為云南乃至中國世界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    發展旅游業和高科技產業。旅游業發展的條件是怒江州處于橫斷山峽谷,是世界上罕見的高山峽谷地貌區它與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相比各有不同,而美國也把科羅拉多大峽谷建成為國家公園,尤其是怒江峽谷是中國少有的動物、植物、地質、地貌、人文、社會多科學的實物博物館。獨龍江峽谷是原始自然環境保存最完好的,這里有種類繁多的生物資源,不亞于西雙版納,蘊藏從熱帶到寒帶各氣候帶的生物,在獨龍江由于地理條件這里形成多品種的植物博物館,例如僅分布于臺灣和高黎貢山的屠杉,其余還有世界稀有的瀕危樹種紅杉、'植物中的大熊貓'黃杉、植物中的'活化石'蕨,此外花卉有二百五十多種,以杜鵑花、蘭花居首位。目前獨龍江區域內被列入保護的植物達一千多種,還有很多未知種屬的.等待考察。動物資源方面獸類發現一百二十四種,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已記入典籍的有一千六百多種屬。一些是原生動物的殘存種,科研價值與大熊貓并駕齊驅。以上可以看出這里是史前期遺留的一個生物基因庫。⑽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地區這里有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要使這些變為怒江發展的條件需要大量的資金,可采取多種融資渠道,多種經營方式。首先建立以州府六庫為中心的旅游區和商品集散地,加大宣傳力度,使外人了解怒江,擴大怒江州在外的知名度。加緊建設旅游基礎設施,,為游客創造滿意的食、住、行條件。在不破壞原有的狀況下,大力開發具有怒江特色的旅游商品,挖掘怒江民族傳統文化。高科技方面因為怒江人才等方面的原因,在很短的時間內很難有重大變化,但二十一世紀生物技術是最有前景的,怒江既然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不久會發展起來的。   水能資源的開發也是怒江經濟發展的一條思路,這里的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按三江干流計算為1217.71萬千瓦的大水電,可開發裝機容量73.10萬千瓦,全州可開發裝機為917.07萬千瓦,占全省可開發量的12.78%。這里開發水電站有人煙稀少,淹沒損失和對生態環境破壞小的優點,水能資源的是能源建設的基礎,符合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  開發中藥材和綠色食品,典型的立體氣候區為藥用植物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如珍稀名貴藥材貝母、天麻、熊膽和麝香等,要采取人工種植的辦法,擴大規模,以適應市場需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建立怒江州自己的制藥廠。開發綠色食品,如貢山丙中洛產的個大質優的瑞士板栗,福貢產的蘋果、楊梅,維生素超過北京鴨梨的蘭坪兔峨依主梨等。建立基地實行專業化生產,進行深加工和保鮮處理。 依據發達國家對欠發達地區的經驗和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制定怒江州經濟發展的規劃  。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不少的國家,諸如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等,實行對不發達地區的大規模開發,取得了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以美國為例,美國曾經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很不平衡的國家。自本世紀30年代特別是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政府采取工業遷移、區域補償、政府投資等針對性措施,加強對南部和西部落后地區經濟開發,促使這些地區的人口和經濟迅還增長使美國境內各地區的發展逐步趨于平衡;經濟整體實力更加強大,南北和東西差距不斷縮小。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制定完善法規和全面的發展戰略并由中央政府主導實施大開發。中央政府不斷加大在欠發達地區的投資,重點發展一批新興產業,帶動其整體發展。支持鼓勵國內的發達地區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投資。政府制定一系列鼓勵在欠發達地區投資的政策。怒江州經濟的發展要堅持科技領先,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特別是對資源的開發上,要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三統一,堅決避免一哄而上、掠奪式開發。在開發全過程中  要注重區際優勢重組,實現區域間經濟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原則,更多地依靠市場這個杠桿來調節,通過市場機制實現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和最佳組合,以市場為主導,以區位利益為驅動,通過優勢互補、資源優化配置實現各地區間經濟共同發展。⑾ 怒江州經濟的落后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要采取直接的和間接的、長遠的和近期的、經濟的和非經濟的多種途徑和辦法。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統一全州人民的思想,抓好交通、能源建設,應用科學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發展教育,提高人民素質,敞開州門,加大對外開放。加大扶貧工作力度。搞好計劃生育請求國家和省委、省政府支持。  總之,怒江州只要抓住歷史的機遇,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是能夠擺脫困境,縮小與內地的差距。 參考資料: ⑴《怒族社會歷史調查》《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頁  ⑵《云南各族古代史略》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年內部發行第二版309頁 ⑶《怒江州傈僳族州情知識300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委宣傳部、講師團編 民族出版社1996年 ⑷《明清云南土司通纂》龔蔭 編著 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⑸《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概況》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之一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 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⑹《騰飛的東方大峽谷》怒江五十年統計年鑒(1949-1999)中華書局2000年版 ⑺《怒族簡史》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之一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之云南人民出版社43頁(1985年) ⑻《怒江舊志》怒江州志辦公室1998年6月 ⑼《人才與經濟發展》李福增、張鳴、彭松建主編 中國展望出版社1998年 ⑽《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經濟發展戰略規劃》(1991年_2000年)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怒江州人民政府編制   ⑾世界地理研究》2000年6月第九卷第二期《發達國家實施欠發達地區開發的經驗與啟示》 

         


    【試探云南怒江經濟落后根源及對策】相關文章:

    環境問題的制度根源與對策08-06

    黨員信教問題的現狀、根源及對策08-12

    怒江的攀枝花作文08-22

    試論會計信息失真的文化根源及其對策08-07

    渠道沖突的根源08-05

    動作是智慧的根源08-07

    中國產品責任法——兼論假冒偽劣之根源和對策08-05

    教學生學會“試探”08-05

    銀企信用扭曲的根源與治理08-0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青青青在线视频 | 最新国产美女菊爆在线播放 | 夜夜爽天天爽一区 | 亚洲欧美91AV | 午夜福利不卡视频 | 色偷偷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