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探微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探微 摘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具體內容之一; 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給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供了有力的外部保障;創新活動的開展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自由發展的空間. 關鍵詞: 培養 學生創新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步伐的邁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日益成為教育者關注的課題。這里談一談自己粗淺的體會。 一.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具體內容。 素質教育提倡以人為本,以激發人的創造本性為前提,以訓練創造性思維為內容,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可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改革提出的一項具體內容。新?lt;<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提到數學教學要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實踐能力. 提高了估算教學在計算內容中的地位.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從教材的編排來看,也無不體現了這一精神。以第五冊教材第一單元第二節筆算乘法為例:復習準備題學生通過口算和一位數乘一位數的豎式計算,誘發計算一位數乘多位數的學習熱情.通過觀察、探索明白筆算的計算法則。練習二的設計有基礎練習,也有自選練習,還有思考練習。多維的思維設計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二. 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有力的外部保障. 事物的發展變化取決于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創造潛能,和諧的教學氛圍能促進學生的創造潛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和良性發展。 1. 堅持正確的“人才觀”. 創造學認為,人人都有創造的欲望,人人都有創造的潛?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主體,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創造力.公平、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的創造熱情保持持久。不輕易對學生說“不”,更不打擊學生的每一個想法,讓學生在尊重和鼓勵的氛圍中健康的發展。有個二年級學生,因為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通常不能完成作業,家長提出讓她留級.我堅信愛能感化和改變一個孩子,對她區別對待.別的同學做六題,她能做對一題我就給她打一個大大的100分.慢慢地她開始喜歡數學了,思維能力也隨之增強. 2. 堅持教學的“開放性”.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做到教學具有開放性。表現在課堂形式的多樣性,習題設計的開放性和師生交流的互動性。應試教育的課堂教師的主導作用左右著學生的主體作用,師生交流相對單一,思維方式也較單薄.開放性的課堂應該是民主、和諧的。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釋放,從而誘發學生的創造熱情.在教第五冊P24的第10題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時:學校買了2副象棋和一個足球。一副象棋3元8角6分,一個足球13元5角8分.買足球比買象棋多用多少錢?我出示題目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各抒己見. 上講臺的學生公布答案后即開始互相發問,臺上的同學向臺下的學生提問,臺下學生也向臺上的同學發問,也可以向老師詢問.幾番舌戰之后,學生熱情高漲,思維之活躍是備課前始料不及的.在練習方面,我經常設計半成品題目,給學生存有思維的空間。解題時,要求學生進行一些多元性的練習,例如:一題多問、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作業量方面,根據學生基礎的程度,我讓學生自由挑選作業,也可以自己編作業,受到學生的歡迎。 3.給學生展示能力的舞臺。 好表現自己是大多數小學生的共同點。給學生創設表現的機會對發展他們的能力是大有幫助的。經常開展學科競賽活動有利于展示學生的創造力,增強創新的自信心。在教學中,我經常讓學生相互間匯報自己的思維過程,讓學生主動向家長匯報自己的學習體會。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錘煉。家長開放日活動中,我讓學生自己導、自己演,充分展示他們的能力和自信。 三.創新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學習活動,創新活動的開展能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孕育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創新能力的體現使活動本身更具創造性。 1. 小組學習有利于開展創新活動。 開學伊始,我將班里的學生每3-4人編成一個學習小組。課堂里,經常組織小組競賽活動。通過學生相互間的互補作用,學生的思維靈敏度大大增強,求異思維得到發展。例如:我在教第五冊P25的第17題:先看一看前四個算式的乘積有什么規律,再按照規律把后五個算式的積填在( )里。 99×1=99 99×2=198 99×3=297 99×4= 396 99×5=( ) 99×6=( ) 99×7=( ) 99×8=( ) 99×9= ( ) 出示題目后,我要求小組討論,然后演講競賽,看哪組的發言更精彩。有的說個位數字逐個減少,百位數字逐個增大,用這種方法可以填出后五個算式。我提出,如果不許用前面的題參照你有辦法嗎?通過激烈的討論,學生又發現:乘積十位上的數都是9,個位和百位上的數的和也是9,百位上的數比乘數小1。我又問還有別的辦法嗎?學生再討論后又有新發現:用9的乘法口訣可以計算。99×5這樣算:五九四十五中間和為九,即99×5=495。用這種方法很快計算出:99×6=594 99×7=693 99×8=792 99×9=891。看得出,學生為自己的發現欣喜不已。 2. 讓實踐活動伴隨學生的思維過程。 抽象思維弱于形象思維是小學生的一個思維特點。在教學中,重視直觀性原則的運用,讓學生多操作、多實踐。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學生的理性認識得到發展。在教“千克和克的認識”這一內容時,我先安排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市場調查和嘗試購物并做好有關記錄。課堂里,教師展示大量的實物,讓學生看一看、猜一猜、掂一掂、秤一秤。系列的實踐活動之后,學生對這兩個重量單位有了深刻的認識。 3. 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創新. 好奇是小學生的天性。鼓勵他們經常觀察事物,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 題,在探索的過程中求得創新。我在教乘、除法口算時,要求學生多背乘法口訣表。學生嫌枯燥、單調。有一次,我出示口算題3×2=問學生能想起哪句口訣?學生笑了笑,顯然覺得太簡單.我緊接著說:你能根據“二三得六”這句口訣編出18道口算題嗎?學生收起了臉上的笑容沉思起來。當他們通過思考得出:300×2=600 300×200=60000 30×200=6000 600÷3=200 6000÷3000=2 ……等算式的時候,臉上又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思維的訓練不是一朝一夕的,堅持正確的教學方向,貫徹先進的教學理念,既注重知識信息的傳播,又不斷努力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我們的教育事業會欣欣向榮. 參考文獻: ①《創新教育教學實踐》 唐國慶 主編 ②《小學教學研究》2001、8 林春賢 ③《廣東教學研究》2001、8 李祥宗 ④《現代中小學教育》2001、7 徐抵忠 ⑤《湖北教育》2001、17 艾學富 ⑥《廣東教育》2001、9 潘鏹英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探微】相關文章:
歷史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08-18
英語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08-22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法舉隅08-24
探討小學語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08-21
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初探08-19
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08-15
運用多種思維,培養創新能力08-24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08-20
淺談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08-18
談音樂創作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