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法
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法 [文章作者] 謝凌鵬 [文章來源] 廈門市瑞景小學 在當今信息時代,信息技術課教學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我國教育是否能夠早日實現教育的信息化。如何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是我們應該努力去探究的。在探究的過程中,“任務驅動”教學法脫影而出。它受到了許多信息技術教師的喜愛,但事實上還有許多教師并不是十分了解“任務驅動”教學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教學模式。下面我將淺談一下對“任務驅動”教學的一些看法。 1. 什么才是“任務驅動”教學?
單從“任務驅動”字面上看,好像是學生在老師布置的“命令(任務)”驅動下完成某些學習,如果這樣的話,那學習過程就不是主動積極的學習而是被動積極的學習了,學生主體仍然沒有從被動的去接受知識中解放出來。我們這里所說的“任務驅動”是建構主義理論中的一種教學模式,是將所要學習的新知識隱含在一個或幾個任務之中,學生通過對所提的任務進行分析、討論,明確它大體涉及哪些知識,并找出哪些是舊知識,哪些是新知識,在老師的指導、幫助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通過任務的完成而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事實上它并不是簡單的給出任務就了事,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講畫圖中的圖片翻轉時,我們可以提出這樣一個任務:畫出一個倒“!弊謥。學生得到這一任務后,他們就會主動的思考并學習完成這一任務所需要的知識。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完成這一任務需要用到“為圖畫添加文字”這一舊知識和圖片翻轉這一新知識,學生就可以通過完成該任務學習并復習新舊知識,而且還學到了把知識綜合起來運用。
2.“任務”怎樣設計才科學合理?
在“任務驅動教學”中,“任務”的提出是最重要的,它將決定這節課學生是主動的去學習還是被動的去學習。就如上面的例子,如果把任務設計成“告訴老師怎樣進行圖片翻轉?”,那學生就只能圍繞這一問題去學習該知識,這就成為被動的學習了。
任務的提出首先要綜合性,它應該把學過的知識和即將要學的知識綜合進去,這樣學生既學到了新知識又復習了舊知識,同時還學會了綜合運用新舊知識;其次要實踐性,任務必須能夠通過實踐來完成,應盡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論化任務出現;然后要有吸引力,興趣對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有了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如果學生對你提出的任務沒有興趣,那該任務也是失敗的,所以提出的任務必須讓學生感興趣,必須有吸引力;最后要有創新性,我們在設計任務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到留給學生一定的創新空間,這樣才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總之,提出的任務要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融合教學內容于開放平等的教學環境中,引導學生去探求知識,去獲取知識,去運用知識。
3.“任務驅動教學”的實施環節有哪些?
任務提出以后,當然需要實施,實施的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其環節應該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生的情況以及教師的教學習慣來決定。我在教學中的教學流程大體上是這樣的,(1)創設情景,使學習能在一種與本節課教學內容一致的情景中發生;(2)提出任務,在上述情境下,導入課前設計好的與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任務作為學習的中心內容(讓學生面臨一個需要立即去思考和學習的問題);(3)自主學習,不是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應當如何去解決面臨的問題,而是由教師向學生提供解決該問題的有關線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類資料、從何處獲取有關的信息資料等),并要特別注意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包括:①確定學習內容表的能力(學習內容表是指,為完成與給定問題有關的學習任務所需要的知識點清單);②獲取有關信息與資料的能力(知道從何處獲取以及如何去獲取所需的信息與資料);③利用、評價有關信息與資料的能力;(4)協作學習,討論、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加深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理解。(5)解決問題,由同學講解自己完成任務的方法,教師最后補充說明。(6)鞏固練習,鞏固這節課學到的知識?傊處煈撘龑W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學習相應的知識或技能。
4.“任務驅動”教學下學習效果如何評價?
我在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方面作了許多的探討,結論表明:對學習結果的評價往往比較客觀一些,對學習過程的評價標準相當地難以衡量。所以我主張兩者必須相互結合,互有側重。我們特別應該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參照評價項目內容,逐項給予自己的評定,并在作品之后或學習體會之末附上簡短的自我評語或得分。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評價團給予核實(活動類)或教師給予檢查評定(平常)。評價是達成學習目標的主要手段,教師如何利用此達到教學目標,學生如何利用它來完成學習任務從而達成學習目標,都是相當重要的。因此,評價標準的設計以及如何操作實施都是值得關注的。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造性、具有明顯的時代發展性特點的新興課程,“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叭蝿镇寗印苯虒W法符合計算機系統的層次性和實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層深入的學習途徑,便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在信息技術課中體現“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的信息處理“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會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從而培養出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
【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法】相關文章: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嘗試08-25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教學中的運用08-18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數據庫教學中的應用08-27
“任務驅動”教學反思04-21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08-20
任務型教學法的推廣與研討05-31
試析真實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在高職平面廣告設計教學中的應用08-18
嘗試“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興趣08-22
淺談作文教學法08-20
語感教學和任務型教學法08-18